1. 翻水车的作用
1、鲁班 鲁班距离我们时间比较久远了,他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名班,因而后人称他为鲁班。鲁班算是一个伟大的木匠,像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夫头、墨斗、尺子等都是鲁班所发明的。他绝对堪称中国古代十大发明家之首。
2、张衡 张衡是今天河南南阳人。张衡曾经做过《两京赋》,它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发明家。他先后发明了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了纪念张衡的伟大功绩,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3、蔡伦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人,他虽然是一名宦官,但却心怀大志。当时,社会上所使用的纸不仅造价成本高,而且纸质粗糙,并不适合书写。蔡伦经过研究,改进了造纸术,使用稻草便能制造出质量很高的纸张。后来这一发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蔡伦堪称中国古代十大发明家之一。
4、杜诗 杜诗是东汉热,可能很多人对他不太了解,但他却是重要的发明家。他曾发明过水力鼓风机,,推动了冶铁技术的发展。
5、马钧 马钧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机械发明家。古代农业是国家非常重视的,当时很多地方都有水车由于浇灌。但是低处的水却无法浇灌高处的田地,御史马钧发明了翻水车解决了这一困难。
6、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它不仅料事如神,文采极好,且还是发明家。发现后发明过木牛流马、孔明灯,并改进连弩弓。今天吃的馒头也是他创造的,堪称中国古代十大发明家之一。
7、毕升 毕升是宋朝人,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在当代便已经出现了,但一直都是雕版印刷,可谓浪费人力物力。后来,毕升便发明活字印刷术,可以多次循环使用,促进了书籍的刊印和文化的传播。
8、沈括 沈括也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和发明家。他写有《梦溪笔谈》一书,里面记载了各种地理、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所用的指南针便是沈括发明的。后来,之一发现被马可波罗传到欧洲,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 来源:-沈括 来源:-蔡伦 来源:-鲁班
2. 牛力翻水车
铁轮大车的用途主要用于农家自用、专业运输和婚丧嫁娶及官家专用等。
铁轮大车的类型主要有,马车(包括骡马车子车)、牛车和驴车。官家、财主、文人和婚丧嫁娶专用一般用马车;比较富裕人家用骡子车;一般百姓用牛车,小户或穷人用驴车。
铁轮大车的使用必须配置套具和鞍具,鞍具和套具除牛车有特别要求外,马车、骡马车、和驴车大同小异,只不过尺寸不同,装饰不同而已。
下面主要将牛车的配置做较详细的介绍,涉及马车、驴车时仅作简单说明。
1. 套具
1)牛套
牛套,是使用牛作业的专用工具,牛套分为旋(转)套和车套。车套专用来拉车;旋套用来拉犁耕地、拉水车浇园、拉磨磨面、拉碌碡(liuzhu)碾场等。
牛套的构造及使用。牛旋套:牛鞅()yang、鞅绳、搭腰、拉绳、和套杆、挂钩等。牛车套就不用搭腰了,直接将拉绳绑在后鞧上。
牛车套的作用是通过牛鞅、拉绳将牛力传给大车,使车前进。
牛鞅的制作方法,首先选好原材料,必须是硬质细腻木材,因为经常使用,
有较强的耐磨度,以多年生枣木为最佳。枣树不但木质坚硬细腻,树干枝杈挺直者甚少,大多具有自然弯度,使用枣木做出的牛鞅好看、结实、耐用。
牛鞅就是这么一根不起眼的弯木,但它却纪录了人类发展和变迁的历史。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使用牛鞅,尽管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很多农具都先后被现代的和新式的用具所替代,但牛鞅却一直牢牢的占据着它的专利舞台。牛鞅也和牛的性格一样,它不声不响的为人们做着贡献,它的样子很丑陋,质地也不珍贵,在所有的农具中也不占有多大的位置,但它的历史功绩决不可没。农村孩子小名就有叫“牛鞅”的,提起小名“老牛鞅”,村人无人不知,要说大名知道的就少多了。
另外,牵引牛的器具有,牛笼头,牛缰绳,牛鼻具和牛兜嘴。行唐俗称“兜嘴”,乃兜住牛的嘴巴之工具,防止路上偷吃别人家的庄稼。
2).驴(马)套,
没有牛鞅,用夹板代替,另加鞈鞡(gela)。即套在驴或马脖子上,起到夹板的垫在子作用,使驴敢于用力拉扯,又能防止夹板将驴或马磨伤。)
驴或马的器具有,笼头,缰绳和嚼子。驴或马戴上嚼子就不用再戴兜嘴了。
赶大车马鞭
赶马车就需要鞭子了。马鞭由鞭杆儿、鞭穗儿和鞭鞘儿组成。手握鞭杆儿,摇动鞭穗儿,鞭鞘儿啪、啪作响真是威武锐气。马车由两匹马拉车,没有长鞭不行。
3. 汽车翻水是什么意思
汽车的水温应该在80至90度,95度也没有问题,我们知道,发动机工作是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因为燃烧,因为机械运动会产生热,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发动机都有冷却系,就是冷却和保持发动机工作温度的。
如果将发动机工作温度设定在50度,冷却系就要有强大的冷却功能,冷却系的成本就增加了,水的沸点是100度,此时的水会很快蒸发,经常加水不利于汽车的长距离行走,所以,设计的时候就将温度设定在80至90度,既可减轻冷却系的压力,也可减少水的蒸发。
你的车水温在90度,甚至95度都可以,只要没有沸腾。
只要这个温度是准确的。
汽车的水温指示一般误差在10%左右,建议你在停车前看看水温表,停车后,看看水箱是不是很烫手,如果手摸水箱盖可以达到1秒钟,一般水温在80度左右,这时,你用湿毛巾包住水箱盖,小心打开水箱,插一根水银温度计到水箱里,实测水温,如果此时的水温在80度左右是正常的,也表示你的车的水温表是指示准确的。
4. 古代翻水车
这两个有着本质的区别,你说的没错,他们都是重力势能转化成了 动能但是水永远是往下流的,然后通过太阳蒸发,大气循环又把水“搬”到了高处,这个过程就是外界有新的能量补给了水车旋转的消耗。
5. 翻水的意思
防冻液从水壶溢出的三大原因: 1.防冻液盖子损坏,壶内温度高; 解决方法:建议到4S店或修理厂更换或自行更换。 2.防冻液超过水壶的上刻度线; 解决方法:加注防冻液时注意观察防冻液容器上刻度线,加注不要超过该刻度线。
3.节温器故障导致水温过高,冷却液无法进入发动机水道进行大循环。 解决方法:建议到4S店或修理厂更换节温器。 防冻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思是具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冷却液在寒冷的冬天结冰使散热器开裂,冻住发动机缸体。防冻液是一种含有特殊添加剂的冷却液,主要用于液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具有冬季防冻、夏季防沸、全年防垢防腐等优良性能。
汽车副水箱也是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平衡水箱压力。 发动机温度高,液体膨胀,部分防冻液会通过水箱盖流入副水箱。温度下降后,冷却系统的压力会把辅助水壶的防冻液吸回水箱。辅壶有相应的刻线,如果加多了防冻液,辅壶就会溢出。同时从刻线也可以看出当前防冻液的量是否充足。
6. 翻水车原理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7. 翻水车是谁发明的
鲁班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爷。
他曾经帮助楚国制造兵器,如创制云梯去攻打宋国,但被墨子劝阻并让鲁班多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鲁班接受了墨子的建议,随后一直专注于生产工具的制造。他的许多制造思想都是来源于生活,如有次爬山被小草割破手了,他根据这个制造出了伐木的锯子;观察小鸟飞行制造出了飞鹞。除了这些,他还在早期制造了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还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实用的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伞等对人民生活影响巨大的工具。著名成语“班门弄斧”也是和他有关而流传下来的。正是由于他的突出贡献,他才被人们尊称为木工匠的开山鼻祖。
墨子
墨子(公元前468 年—公元前376年),名翟,华夏族,滕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要是宣传他的政治思想,发扬墨家。但是他在器械制造上也是一位大家,善于制造器物。想古代最早的风筝就是他制造出来的,还有对于车辆的制造也是深有研究,他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这在古代是难以想象的。除了这些,墨子还对小孔成像也是有着研究,是世界上最早对此研究的人。
蔡伦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蔡伦,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进者,被评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当然蔡伦的发明创新也不仅仅就是改进造纸术纸,他制作的秘剑和其他的如杯盏等皇家御用器物都十分精美耐用,他的这些制作工艺都流传于后世,得到皇家的认可。
张衡
张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汉族,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衡自小刻苦向学,少年时便会做文章,但他除这外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在天文和机械制造方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器械上,制造了三个轮子的机械(有人认为是记里鼓车或指南车)和一只木雕(能在空中飞翔);在天文上,制作出了最早的地动仪、闻名于世的浑天仪,还编撰出了天文学著作《灵宪》,可谓是个全才。
马均
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字德衡,扶风人。
马均本人善于思考,注重实践,对于器械方面深有体会,对不上擅长言辞。他改进了前人所造织绫机、百戏木偶,再次发明了已失传的指南车、自己独立发明翻水车(即龙骨水车),改进了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能工巧匠。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汉族人,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他主要是从事政治与军事方面,但他在器械方面也不可小觑。相传他在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发明了天灯(亦称孔明灯)求救,最后得以脱险;除此之外,还发明了至今赫赫有名的诸葛连弩,此连弩的发明对于军事方面影响巨大;还在北伐时发明了木牛流马的运输工具。
杜预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和发明家,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
他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专门从事于政治和军事方面,而器物发明创造只是相当于爱好,但是基于这种爱好,他也发明了许多器械。他积极发明创造,如制造成功人排新器和重新复制出久已失传的欹器,亲自主持修建富平津大桥等,在天文上修订出了《二元乾度历》。
马待封
唐朝时期的一代巧匠,他的器械方面的才能被唐传奇篇名所记录,广为流传。
唐德宗贞元末时期,他擅长与器物制造,改进了指南车、记里鼓、相风鸟等古人的作品,还为皇家制造器物,如为皇后制造妆具,设计精巧;后又给后帝制造妆台和欹器等,制造出来让人叹为观止,可见他技艺之高。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在天文上,制造过我国古代观测天文的主要仪器——浑天仪;在数学上,创造了新的高等级数求和法—隙积数,还发明了会圆术;在物理学中,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晚年写出了著名的《梦溪笔谈》,他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黄道婆
黄道婆(1245 -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改革家。
她师从黎族人并从黎族姐妹中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她重返故乡后,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除此之外,她还跟木工师博一起,经过反复试验,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提高了两三倍。由于她的突出贡献,到了清朝时期,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宋应星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
他28岁考中举人,后赴京赶考几次均以失败告终,后来终以放弃,而专注于科学研究。在去赶考几次途中见识大增,他还经常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年间写成了著名的《天工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