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道二衬台车几种型号?
台车一般由模板总成、顶模架体、平移机构总成、门架总成、主从行走机构、丝杠千斤顶、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组成。
模板总成:模板有两块顶模机及两块边模构成横断面,顶模与顶模之间通过螺栓联成整体,顶模与边模之间通过铰接轴联接。台车在纵向由多节模板组成,12m长台车共8节,每节模板宽1.5m,模板之间皆由螺栓法兰式联接。模板上开有呈梅花型排列的工作窗,其作用为:①浇注混凝土:②捣固混凝土:③涂脱模剂:④清理模板表面。另外在模板顶部安装有与输送泵接口的注浆装置。边模间用10根对扣槽钢焊成的箱梁连在一起,加强边模整体刚度。
顶模架体总成:顶模架体主要承受浇注时上部的混凝土压力及模板的自重。它上承模板,下部通过支撑千斤顶传力于门架,顶模架体由3根纵梁、多根横梁及立柱组成。纵梁由钢板焊接成工字型截面,顶部台梁采用型钢制造,小立柱支撑也用型钢制造。
平移装置:一台液压台车,平移装置前后各一套,它支撑在门架边横梁,平移装置通过升降油缸与顶模架体纵梁相联,通过油缸的收缩来调整台车的竖向定位及脱模,平移装置水平方向前后各有一个油缸,用来调整模板的衬砌中心与隧道中心一致,平移量左右各100mm。
门架总成:门架是整个台车的主要承重构件,它由横梁、立柱及纵梁通过螺栓联接而成,各横梁及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梁及斜拉杆连接。门架的主要结构件由钢板焊接,横梁和立柱采用钢板焊制成工字钢截面,纵梁采用箱形截面焊接而成。横梁之间用型钢做成的纵向连接梁,纵斜撑用型钢斜拉。门架总成由六榀龙门架通过螺栓联接而成。
主从行走结构:台车行走机构一般有2个主动行走机构及2个从动行走机构组成。电机功率为2×11KW,台车运行速度为6.8m/min。
丝杠、千斤顶:共分边模丝杠、对地丝杠、顶模架体支撑千斤顶、底纵梁支撑千斤顶、抗浮千斤顶。
1、边模丝杠:安装在边模通梁与门架之间,用来支撑、调节模板位置,承受灌注混凝土时产生的压力。螺杆直径为φ65-φ75mm。
2、对地丝杠:作用是把浇注混凝土时产生的压力传递到路面上,改善台车的整体受力条件,另外台架脱离时可起到支撑模板的作用。螺杆直径为φ65。
3、顶模架体支撑千斤顶:它主要是为改善浇注混凝土时台架纵梁的受力条件,保证台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螺杆的直径为φ75mm。
4、门架支撑千斤顶:它连接在门架纵梁下面,台车工作时,它顶在轨道上,承受台车和混凝土的重量,改善底纵梁的受力条件,保证台车工作时门架的稳定性。螺杆的直径为φ75mm。
5、抗浮千斤顶:安装在顶模架体的纵梁上,上与岩面接触,用来传递浇注时台车产生的上浮力。螺杆的直径为φ75mm。
液压系统:台车的液压系统采用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进行换向,来实现油缸的伸缩,左右边模采用两个换向阀控制两侧水平油缸的动作,四个竖向油缸各采用一个换向阀控制其动作。两个小车平移油缸各用一个换向阀操作。利用机械锁对四个竖向油缸进行锁闭,保证模板不致下降。采用单向节流阀调节油缸的运动速度。当换向阀处于中位时,系统卸荷,防止系统发热,直回式回油滤清器和集成阀块简化了系统管路。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主要对行走电机的起、停、及正、反向运行进行控制,并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行走电机设有正反转控制及过载保护。
二、隧道二衬台车如何定位?
拱顶中线及标高,先找到台车端头拱顶的中点,通过测量该点的坐标与设计相对照,然后用液压系统调整,逐步接近,多测几次就基本到位了,拱部到位以后复核、调整边墙模板偏距即可,标高则不必理会。
三、隧道二衬台车挂布方法?
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二衬台车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高速铁路隧道施工缝处易发生掉渣、掉块,严重威胁高速列车行车安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隧道施工用二衬台车,包括二衬台车本体,二衬台车本体顶部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分别沿二衬台车本体顶部首尾两端的设计弧度环向固定于二衬台车本体上,第一橡胶条是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橡胶条,第二橡胶条是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橡胶条,且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的高度和腰长相同。
优选地,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分别沿二衬台车本体顶部首尾两端的设计弧度环向粘接于二衬台车本体上;
上述二衬台车的使用方法如下:
隧道砌衬施工时,移动二衬台车本体,使二衬台车本体移动至下组砌衬的下方,所述下组砌衬为待浇筑的下组二次砌衬混凝土,且第二橡胶条位于上组砌衬与下组砌衬之间施工缝的正下方,所述上组砌衬为已浇筑的上组二次砌衬混凝土,缓慢顶升二衬台车液压油缸,二衬台车本体逐渐上升,直至二衬台车本体上升至设计位置,此时,第二橡胶条的侧面与上组砌衬底部前端预留的倾斜槽紧密贴合,而后,在下组砌衬处浇筑下组二次砌衬混凝土,由于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的作用,浇筑完成并降下二衬台车本体后,下组二次砌衬混凝土前后两端的底部对应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处均会形成倾斜槽,且下组砌衬与上组砌衬的施工缝处的两个倾斜槽共同形成等腰三角型凹槽,依次重复上述操作,使施工后相邻两砌衬的施工缝处均形成三角形凹槽,避免隧道内高速列车通过时产生的高气压使施工缝处掉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如下:
1.通过在台车上固定橡胶条,使得砌衬混凝土在浇筑时即在橡胶条所在位置预留出倾斜槽,并通过第二橡胶条保证相邻两个砌衬施工缝处的两个倾斜槽无错位对接,所形成的的凹槽能有效避免高速铁路隧道施工缝处发生掉渣、掉块的问题,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行,且施工高效快捷,使用方便;
2.台车与砌衬混凝土之间位于施工缝处采用橡胶条进行软搭接处理,可保证施工缝处的倾斜槽与橡胶条之间的密封性,可有效控制施工缝处在浇筑过程中漏浆,确保施工缝不出现蜂窝或掉块,保证施工缝处的密实
3.橡胶条可重复多次使用,成本低廉,安装和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进行下组砌衬浇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二衬台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组砌衬浇筑后,上下组砌衬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表示二衬台车本体,2表示第一橡胶条,3表示第二橡胶条,4表示下组砌衬,5表示上组砌衬,6表示倾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二衬台车,包括二衬台车本体1,二衬台车本体1顶部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橡胶条2和第二橡胶条3,第一橡胶条2和第二橡胶条3分别沿二衬台车本体1顶部首尾两端的设计弧度环向粘接固定于二衬台车本体1上,第一橡胶条2是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橡胶条,第二橡胶条2是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橡胶条,且第一橡胶条2和第二橡胶条2的高度和腰长相同,所述腰长相同即第一橡胶条2的横截面的斜边与第二橡胶条2的横截面的腰长相同。
上述二衬台车的使用方法如下:
隧道砌衬施工时,移动二衬台车本体1,使二衬台车本体1移动至下组砌衬4的下方,所述下组砌衬4为待浇筑的下组二次砌衬混凝土,且第二橡胶条3位于上组砌衬5与下组砌衬4之间施工缝的正下方,所述上组砌衬5为已浇筑的上组二次砌衬混凝土,缓慢顶升二衬台车液压油缸,二衬台车本体1逐渐上升,直至二衬台车本体1上升至设计位置(二衬台车本体1上端面与下组砌衬设计位置的下端面相平齐),此时,第二橡胶条3的侧面与上组砌衬5底部前端预留的倾斜槽6紧密贴合,而后,在下组砌衬4处浇筑下组二次砌衬混凝土,由于第一橡胶条2和第二橡胶条3的作用,浇筑完成并降下二衬台车本体1后,下组二次砌衬混凝土前后两端的底部对应第一橡胶条2和第二橡胶条3处均会形成倾斜槽6,所述前端指朝向待浇筑混凝土的一端,后端指朝向已浇筑混凝土的一端,且下组砌衬4与上组砌衬5的施工缝处的两个倾斜槽6共同形成等腰三角型凹槽,依次重复上述操作,使施工后相邻两砌衬的施工缝处均形成三角形凹槽,避免隧道内高速列车通过时产生的高气压使施工缝处掉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四、隧道二衬台车有几种型号?
隧道二衬台车的具体型号分为好多种,具体型号以实际使用过程所针对的施工构造物为标准的。
一般情况下,按照所针对的构造物不同隧道二衬台车可分为:普通公路单线台车、普通公路双线台车、高速公路双线台车、高速公路三线台车、普通铁路单线台车、高速铁路台车、水利水电导流洞台车、矿山巷道台车,地铁衬砌台车,还有就是内外模衬砌台车。
按照隧道二衬台车的具体衬砌长度一般可分为:6米、9米、12米、15米等等,具体二衬的台车长度,以实际施工中所针对的隧道弯度大小为制作长度标准。 综上所述:隧道二衬台车的具体型号以实际施工构造物的弯度大小及断面尺寸为型号标准。
五、隧道二衬台车有多少吨?
12米隧道二衬台车重量达130吨左右。
①隧道二衬台车运载量为500吨;
②隧道衬砌台车是隧道施工过程二次衬砌中必须使用的专用设备,用于对隧道内壁的砼衬砌施工。
六、隧道二衬台车副测量资料,二衬台车怎么测量它的尺寸啊?
1.模板(衬砌方向)长度:普通钢圈尺就可完成2.模板周长(隧道径向):普通钢圈尺就可完成台车上有对中的点,依据此点配用全站仪可完成半径、周边各点尺寸测量!
七、二衬台车定位详细步骤?
待台车定位时,先将台车行走到本组二衬的里程,然后定位,定位过程先将已完成二衬断顶紧二衬,自由端得定位先用铅垂线将中心点定位定位包括对中和高程控制(顶面高程+铅垂线长度如果等于本里程面二衬中心点高程就可以了),接下来定位两个大边模上沿点,再定位两个小边模上沿点,
八、隧道二衬台车行走电机配电箱接法?
台车一般由模板总成、顶模架体、平移机构总成、门架总成、主从行走机构、丝杠千斤顶、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组成。 <一>模板总成:模板有两块顶模机及两块边模构成横断面,顶模与顶模之间通过螺栓联成整体,顶模与边模之间通过铰接轴联接。台车在纵向由多节模板组成,12m长台车共8节,每节模板宽1.5m,模板之间皆由螺栓法兰式联接。模板上开有呈梅花型排列的工作窗,其作用为:①浇注混凝土:②捣固混凝土:③涂脱模剂:④清理模板表面。另外在模板顶部安装有与输送泵接口的注浆装置。边模间用10根对扣槽钢焊成的箱梁连在一起,加强边模整体刚度。 <二>顶模架体总成:顶模架体主要承受浇注时上部的混凝土压力及模板的自重。它上承模板,下部通过支撑千斤顶传力于门架,顶模架体由3根纵梁、多根横梁及立柱组成。纵梁由钢板焊接成工字型截面,顶部台梁采用型钢制造,小立柱支撑也用型钢制造。 <三>平移装置:一台液压台车,平移装置前后各一套,它支撑在门架边横梁,平移装置通过升降油缸与顶模架体纵梁相联,通过油缸的收缩来调整台车的竖向定位及脱模,平移装置水平方向前后各有一个油缸,用来调整模板的衬砌中心与隧道中心一致,平移量左右各100mm。 <四>门架总成:门架是整个台车的主要承重构件,它由横梁、立柱及纵梁通过螺栓联接而成,各横梁及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梁及斜拉杆连接。门架的主要结构件由钢板焊接,横梁和立柱采用钢板焊制成工字钢截面,纵梁采用箱形截面焊接而成。横梁之间用型钢做成的纵向连接梁,纵斜撑用型钢斜拉。门架总成由六榀龙门架通过螺栓联接而成。 <五>主从行走结构:台车行走机构一般有2个主动行走机构及2个从动行走机构组成。电机功率为2×11KW,台车运行速度为6.8m/min。 <六>丝杠、千斤顶:共分边模丝杠、对地丝杠、顶模架体支撑千斤顶、底纵梁支撑千斤顶、抗浮千斤顶。 1、边模丝杠:安装在边模通梁与门架之间,用来支撑、调节模板位置,承受灌注混凝土时产生的压力。螺杆直径为φ65-φ75mm。 2、对地丝杠:作用是把浇注混凝土时产生的压力传递到路面上,改善台车的整体受力条件,另外台架脱离时可起到支撑模板的作用。螺杆直径为φ65。 3、顶模架体支撑千斤顶:它主要是为改善浇注混凝土时台架纵梁的受力条件,保证台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螺杆的直径为φ75mm。 4、门架支撑千斤顶:它连接在门架纵梁下面,台车工作时,它顶在轨道上,承受台车和混凝土的重量,改善底纵梁的受力条件,保证台车工作时门架的稳定性。螺杆的直径为φ75mm。 5、抗浮千斤顶:安装在顶模架体的纵梁上,上与岩面接触,用来传递浇注时台车产生的上浮力。螺杆的直径为φ75mm。 <七>液压系统:台车的液压系统采用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进行换向,来实现油缸的伸缩,左右边模采用两个换向阀控制两侧水平油缸的动作,四个竖向油缸各采用一个换向阀控制其动作。两个小车平移油缸各用一个换向阀操作。利用机械锁对四个竖向油缸进行锁闭,保证模板不致下降。采用单向节流阀调节油缸的运动速度。当换向阀处于中位时,系统卸荷,防止系统发热,直回式回油滤清器和集成阀块简化了系统管路。 <八>电气系统:电气系统主要对行走电机的起、停、及正、反向运行进行控制,并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行走电机设有正反转控制及过载保护。
九、隧道二衬台车施作二衬混凝土时,如何放线定位台车呢?请好心人详细说明步骤?
测量组先用全站仪将五个点(模板中心点、2个大边模上沿点、2个小边模上沿点)在仰拱的投影放样出,用钉子钉入仰拱混凝土作为标志,并记下钉子面得高程。
待台车定位时,先将台车行走到本组二衬的里程,然后定位,定位过程先将已完成二衬断顶紧二衬,自由端得定位先用铅垂线将中心点定位定位包括对中和高程控制(顶面高程+铅垂线长度如果等于本里程面二衬中心点高程就可以了),接下来定位两个大边模上沿点,再定位两个小边模上沿点,最后再反过来校核中心点的对中和高程,如果偏差不大的话定位就完成了,偏差大的话重新调整定位!(如果你们测量组有时间可以进行现场定位,那就不用钉子这个方法了,直接将五个点的高程和里程控制好久可以了)
十、隧道二衬台车施作二衬混凝土时,如何放线定位台车呢?请好心人详细说明步骤?
拱顶中线及标高,先找到台车端头拱顶的中点,通过测量该点的坐标与设计相对照,然后用液压系统调整,逐步接近,多测几次就基本到位了,拱部到位以后复核、调整边墙模板偏距即可,标高则不必理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