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记忆(描写老式缝纫机的片段)

海潮机械 2023-01-22 06:20 编辑:admin 241阅读

1. 描写老式缝纫机的片段

中国最老的缝纫机是金福牌。

中国最早的缝纫机是1931年产自上海的“金蝠牌”缝纫机,制造厂为上海切森缝纫机器工业社,黑色机身上写着金色的汉语“金蝠牌”三个字。据介绍,“金蝠牌”缝纫机是依照美国胜家缝纫机1921年的铸造件,搭配上海零部件组装贴牌而成,这是那段时期的历史见证。

2. 描写老式缝纫机的片段作文

妈妈给予的关怀永远不会忘记,妈妈织的鞋垫真的是非常的舒服,有妈妈在就是那么的温暖,妈妈总是给我们所有的爱!

这鞋垫看起来简单,其实制作工序还是很复杂的。首先,要用硬纸照着鞋的大小剪出鞋样,再用糨糊把一些厚薄一样的边角布粘在纸样的两面,上面粘三层,下面粘四层,最上面一层要用完整的红布,最下面一层也要用完整的结实的新布作底。粘好后要照着鞋样剪整齐,然后把它压在箱底,压平,干燥后,就可以做花样了。在做花样之前还要用圆珠笔和直尺在红布上画出均匀的小方格。然后就照着事先选定好的图案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用十字针法从上到下向下绣,每一针都要穿透那七层布,所以做起来还是很慢的。一双鞋垫至少要一个星期才能制作完成。

我觉得只有织的鞋垫才是最舒服的,有妈妈在才是一个最温暖的家,妈妈给了我最舒适的脚步!

3. 描写老式缝纫机的片段句子

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脊背弯曲着”说明这是一位(瘦弱艰辛)的母亲。

4. 老式缝纫机背后的故事

断针故障

1.缝厚料断针 分析:机针过细或弯曲,缝料厚度不均,针杆窜动过大。 处理方法:换新粗针,适应放慢缝速并用手帮助送料,换新针杆或针杆套。

2.短针距不断针,长针距断针 分析:送布牙动作滞后、送布牙不合格、机针碰送布牙后端而断针。 处理方法:应调整送布凸轮的定位,适当缩短针距或换新送布牙。

3.机针断在针板下面 分析:机针位置偏低,机针碰摆梭,梭床没装好,摆梭尖碰机针,摆梭托与机针端两面隙过小或过大,摆梭托碰针或失去护针作用。处理方法:调整针杆或机针的位置,重新装摆梭,调整摆梭托与机针的端面间隙。

4.机针断在针板上面 分析:手拉缝料过猛,致使机针弯曲,压脚螺钉松动,致使压脚歪斜碰机针,送布凸轮位移致使缝料拉断机针,缝料中有硬物使机针碰断。 处理方法:加强操作练习,调正压脚拧紧螺钉,调整送布凸轮螺钉位置。

5. 老式缝纫机故事

我的妈妈手工活做的好,最早就是做鞋垫,她用缝纫机一天可以做五十双,每次赶集都能卖完几百双鞋垫,可想而知她的手艺有多好,慢慢的妈妈又做上了鞋子,成本低,质量好,又盈利了很多,她就办了一个鞋厂,进了机器,还有几个工人,一直到现在当工厂老板,一步一个脚印,真是很拼了。

6. 缝纫机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描写了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7. 老式缝纫机的样子描写

噪音震耳欲聋

七十台缝纫机发出的是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