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颗粒物的消解国标(重金属元素的消解采用什么方法,其常规检测方法)

海潮机械 2023-01-30 01:11 编辑:admin 195阅读

1. 重金属元素的消解采用什么方法,其常规检测方法

消解的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形态(价态)的金属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以便测定。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2. 测重金属为什么要消解

是利用高压消解罐(西安仪创)体内强酸或强碱且高温高压密闭的环境来达到快速消解难溶物质的目的,是测定微量元素及痕量元素时消解样品的得力助手。样品前处理消解重金属、农残、食品、淤泥、稀土、水产品、有机物等。

高压消解法被我国有关部门认定为标准方法,比如GB/T17378、SN/T2004.1、2—2005,GB/T5009、GB/T14962、GB/T6609、GB/T11914、、SN/T 1634-2005等。

3.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属于

密度在 56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铬和汞等45种。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 ,实际上指主要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坤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目前最引人注意的是汞,铬,镉等。重金属随废水排出时,即浓度很小,也可能造成危害。由于重金属造成的污染环境,称为重金属污染 ,

4. 重金属元素测定常采用哪些方法

现在大部分都是在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但精度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检测技术相对成熟。

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成分分析已趋于成熟,将大气颗粒物捕集后不经样品消解处理而直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仪器中子活化法(INAA)、质子诱导X射线荧光法(PIXE)、能量色散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法(XRF)等。

大气颗粒物经消解后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法虽然广泛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和痕量金属成分的测定,但每次只能测定单一元素而不能做到对同一份溶液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而且操作繁琐费时,灵敏度相对较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在大气颗粒物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已成为大气颗粒物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手段。

由于一些元素所处的化学种态(价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毒性,如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强,三价砷的毒性比五价砷的毒性大得多,因此,了解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种态,有助于寻找污染物的来源,同时有助于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目前,有学者已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研究。

通过采集上海市不同地点和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铬、锰、铜和锌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利用该谱分析了这些元素在颗粒物中的种态。

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样品中铬主要以三价形式存在,锰主要以二价形式存在,铜也以二价形式存在,而锌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张桂林等用X射线吸收和穆斯堡尔谱研究了上海市不同地区大气颗粒物样品中一些主要金属元素的化学种态。

另外光度分析也可以进行金属元素的价态分析,电化学形态分析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适应现代分析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要求,尤其适于现场实时检测。现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灵敏度方面已能基本满足大部分实际样品的测定需要

5. 重金属检测为什么要消解

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测定目前主要是有下面几种方法,各方法的优缺点是:

1、原子吸收光谱法

这种方法是相对比较传统的测量重金属的方法,先将土壤风干,再经过消解处理、定容,之后制备标准溶液,之后上机操作测量。测量原理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它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结构形式。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这种原理测出来相对精度较高,只是测量的时间上相对过长,通常整个过程需要24小时出结果。

2、伏安极谱法

这种方法也是先将土壤风干,再经过消解处理,然后将浸提液放入极谱仪中,直接测量。其原理是通过将一个变化的电压信号施加到电极上,而后测量电极的响应电流来测量重金属的含量,这种方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测量精度更高,运行成本低,可以做形态分析等。

3、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利用初级X射线光子或其他微观离子激发待测物质中的原子,使之产生荧光(次级X射线)而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化学态研究的方法。这种方式测量土壤重金属无需将土壤进行前处理,测量速度快,精度也能达到ppm级。可以进行GPS定位,记录地方土壤测量的结果。并且测量时不存在任何耗材,无需任何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