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粒度国家标准(颗粒粒度国家标准是什么)

海潮机械 2023-01-30 19:02 编辑:admin 287阅读

1. 颗粒粒度国家标准是什么

最大粒径是指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 公称最大粒径是指保留在最大尺寸的标准筛上的颗粒含量不超过10%(也就是指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90~10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通常比集料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 我们国家是最大粒径和公称粒径混用的(并且不加以说明)比如AC---13所用的矿质混合料中是有超过13的粒径的,这里的“13”我认为就是指的公称粒径,但是对于沥青混凝土所用的粗集料规格中只有“15”,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把“13”理解为最大粒径(根据结构类型、层位、道路等级来确定的最大粒径)我理解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特色。

2. 颗粒值标准

规定粒径范围内、单位质量的碎石或砾石在规定压力和时间作用后,小于某一粒径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就是该种集料的压碎值那么:根据所属的建筑材料实验规之规定:取10m~20mm的颗粒作为标准试样,并在自然干燥状态下进行平行试验。对碎石或砾石的压碎指标值按式 Qa=(m0-m1)/m0*100%计算,准确至0.1%。

3. 颗粒物标准多少正常

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采样效率接近100%滤膜上采集已知体积的颗粒物,恒温恒湿条件下,称量采样前后采样膜质量来确定采集到的颗粒物质量,再除以采样体积,得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3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2毫克/立方米。

4. 粒度组成国标标准

二、根据粒度和粒径划分的砂子

参阅我国建筑用砂的标准:砂子指粒径小于5mm,在湖、海、河、山间等自然条件中形成和堆积的岩石碎屑,也可以是经矿山机械加工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建筑颗粒。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5. 颗粒粒度国家标准是什么意思

粒径分级

粒径分级是指将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土粒根据其有效直径划分的级 别。按国际制,划分为黏粒(<0.002 mm)、粉粒 (0.002 〜0.02 mm)、砂粒(0.02 〜2 mm)和石砸 (大于2 mm),其中砂粒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粗砂和 细砂,它当初被认为是国际标准制,但除了 少数国家外已不再使用。

6. 颗粒检测标准

装配眼镜国家标准《GB 13511.1-2011》

  表一:验光处方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偏差规定

水平方向顶焦度绝对值(D)

0.00-0.50

0.75-1.00

1.25-2.00

2.25-4.00

≥4.25

光学中心水平允差mm

0.67△

±6.0

±4.0

±3.0

±2.0

  1、 验光处方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互差不得大于表中光学中心水平允差的二分之一

  2、 验光处方定配双光眼镜主镜片的光学中心水平偏差亦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子镜片几何中心水平距离与近瞳距的差值不得大于2.5mm。若配镜者对子镜片顶点高度有特殊要求的,不受上述要求限制。

  表二:装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垂直方向顶焦

度绝对值D

0.00-0.50

0.75-1.00

1.25-2.50

>2.50

光学中心垂直

互差mm

≤0.50△

≤3.0

≤2.0

≤1.0

注:镜片的光学中心应位于镜圈几何中心垂直方向上下3mm的范围内

  1、 双光眼镜的子镜片顶点在垂直方向上应位于主镜片几何中心下方2.5mm至5mm处。两子镜片顶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互差不得大于1mm。

  2、 装配眼镜的柱镜轴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

  表三:定配眼镜的柱镜轴位方向偏差

柱镜顶焦度绝对值 (D)

0.25—≤0.50

>0.50—≤0.75

>0.75—≤1.50

>1.50—≤2.50

>2.50

轴位偏差(度)

±9

±6

±4

±3

±2

  验光处方定配棱镜眼镜其棱镜屈光力偏差与基底取向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四:定配眼镜处方棱镜度偏差

棱镜度(△)

水平棱镜度偏差(△)

垂直棱镜度偏差(△)

≥0.00—≤2.00

对于顶焦度≥0.00—≤3.25D; 0.67△

对于顶焦度>3.25D;

偏心2.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

对于顶焦度≥0.00—≤5.00D; 0.50△

对于顶焦度>5.00D;

偏心1.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

〉2.00-≤10.00

对于顶焦度≥0.00—≤3.25D; 1.00△

对于顶焦度>3.25D;

0.33△+偏心2.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

对于顶焦度≥0.00—≤5.00D; 0.75△

对于顶焦度>5.00D;

0.25△+偏心1.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

〉10.00

对于顶焦度≥0.00—≤3.25D; 1.25△

对于顶焦度>3.25D;

0.58△+偏心2.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

对于顶焦度≥0.00—≤5.00D; 1.00△

对于顶焦度>5.00D;

0.50△+偏心1.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

例如:镜片的棱镜度为3.00△,顶焦度为4.00D,其棱镜度的允差为0.33△+(4.00Dx2.0CM)=1.13△

  5.7.1多焦点镜片的垂直位置(或高度)与标称值的偏差应不大于±1.00mm,两子镜片高度的互差应不大于1mm。

  5.7.2两子镜片的几何中心水平距离与近瞳距的差值应小于2.0mm

  5.7.3子镜片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应不大于2°。

  表五 装配质量

项目

要求

两镜片材料的色泽

应基本一致

金属框架眼镜锁接管的间隙

≤0.5mm

镜片与镜圈的几何形状

应基本相似且左右对齐,装配后无明显缝隙

整形要求

左右两镜面应保持相对平整、托叶应对称

外观

应无崩边、钳痕、镀层剥落及明显擦痕、零件缺损等疵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