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犊刚买回来要注意

海潮机械 2023-06-27 00:32 编辑:admin 147阅读

一、牛犊刚买回来要注意

养殖小牛犊首先要注意 小牛的反映,小牛抵抗力较弱,多勤于观察牛群,发现个别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牛舍的卫生,应保持通风干燥。其二就是牛犊饲料的配比,合理的利用酒糟是关键,很多养殖户过多或是过少的参用酒糟,造成小牛犊消化不良,胀气等症状,应十分注意。

二、买回来的小牛犊要怎么喂养?

第一步:小牛犊出生的0-24个小时内,初乳饲喂量一定要充分,它能吃多少就要给多少。小牛犊在出生1个小时内要吃1-3公斤的初乳,同时更要保证其质量。

    第二步:要让小牛犊尽快的开食。小牛犊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吃的初乳,但是在生长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就要开食了,同时给小牛犊准备合适的开食料是非常关键的,开食料要具备易易消化、含适量的粗纤维、优质粗蛋白等她特征的颗粒状饲料。

    第三步:小牛犊在开食之后,要给它提供饮水,饮水量要够,而且要干净、新鲜。

    第四步:小牛犊的生长空间要有舒适的卧床、良好的采光以及新鲜的空气,关键的一点是要单独饲养。

    第五步:给小牛犊饲喂鲜奶质量要好,而且要定时、定量、定温。

三、刚下的小牛犊喂什么好

母牛产后两小时左右,要用2斤麸皮配2两小苏打,2两食盐,20斤温水,再加上益母草1斤,红糖1斤,搅拌均匀给牛喝下。红糖、益母草是补气血,促进恶露的排出,连续使用5-7天,对母牛的恢复非常好。

第二天给牛加精料,为了不让母牛产后掉膘,第二天开始加料,从3斤加到7斤左右就可以。这样饲喂母牛产后打栏早,配种快。母牛产后精料配方:玉米55%,食盐1%,小苏打1%,牛妈妈1号2.5%,豆粕28%,麸皮12.3%%,双效霉杀清0.1%,牧肽宝0.2%。

四、刚买回来的牛犊如何调理

买回来的牛犊越来越瘦的原因:

原因一:寄生虫。

牛身上的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体外的寄生虫一般都会导致牛身体出现疙瘩或者皮肤瘙痒的现象。体内的寄生虫则会导致牛身体里面的大量营养流失,那么就会出现牛干吃不长的现象,寄生虫还会传播很多疾病。所以不管是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对牛的危害都比较大。

如果我们遇到了牛干吃不长的现象,那么首先可以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来给牛进行驱虫,在驱虫以后,可以在牛吃的草料里面或者是牛的饮水里面添加:多维太保,来给牛补充一下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样就可以改善牛干吃不长的现象。

原因二:牛的消化吸收不好。

牛的肠胃消化吸收不好,主要原因就是牛的胃出现了毛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的胃病,比如说牛的前胃弛缓等疾病,就会导致牛出现干吃不长的现象。所以我们给牛驱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调理牛的胃部以及整个消化系统。

具体方法,我们可以给牛拌料:安胃太保+肥美太保,这样就可以治疗牛的干吃不长的现象,对于比较瘦的牛,可以起到增肥的作用。

原因三:饲料营养太过于单一。

如果牛吃东西正常,但是却不长膘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饲料里面营养太过于单一,牛在长膘的过程中得不到所需要的营养,那么也会导致牛出现干吃不长的现象。牛的生长也需要很多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旦缺乏了这些营养,那么长的肯定会比较慢。我们如果要增加饲料的营养,可以在牛吃的草料或者是饮水里面添加:多维太保,这样就能给牛补充所需要的营养,增加牛的生长速度。

五、刚生的牛犊喂什么奶粉

喂羊奶粉,一般一次取20克左右的奶粉,配合1:5比例的开水。当奶瓶晾凉到40℃的时候,就可以投喂了,一日三次。小牛犊吃羊奶粉的时间大概在一个月左右,等到生长到一个月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断奶。

六、刚买的犊牛喂什么饲料好

尤其是母牛产前产后,补充钙质特别重要,因产前一个半月,正是牛犊在母体中吸收营养最强烈的时期,所以这时补充钙质对母牛的生产和健康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产后因牛犊哺乳,牛奶中的钙质含量非常高,这就会造成母牛体内的钙质严重流失,所以补充钙质也很重要。但也不是补充的钙质越多越好,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如今市面上这种补充微量元素的制剂很多,可选择优质的直接在精饲料里面添加,就能有效预防因缺乏微量元素造成的很多病症。多数养殖户对于牛的营养健康没有重视,养殖母牛的方式还是很原始的,所以要改变养殖方式了。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不会造成养殖成本的大增,但是对母牛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好处。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常年添加微量元素,尤其是舍饲的养殖户,更要注意这点。现在养牛基本都是秸秆和玉米作为主要饲料,秸秆和玉米中的钙物质含量很低,所以有必要进行补充。

七、新购的牛犊到家怎么喂

一、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

(一)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确保小牛呼 吸 小牛出生后如果不呼吸或呼吸困难,通常与难产有关 ,必须首先清除口鼻中的粘液,方法是使小牛的头部低于身体其他部位或倒提几秒钟使粘液流出;然后用人为的方法诱导呼吸,也可以用稻草搔挠小牛鼻孔或用冷水洒在小牛头部以刺激呼吸。

(二)、肚脐消毒

呼吸呼吸正常后,应立即注意肚脐部位是否出血,如有应用干净棉球止住。将残留的几厘米脐带内的血液挤干后必须用刚浓度碘酒(7%)或其他消毒剂浸泡或涂抹在脐带上。

出生两天后应检查小牛是否有感染,正常时应很柔软,如有感染则小牛表现沉郁,脐带区红肿并有触痛感。

如脐带感染可能很快发展成败血症(积血液受细菌感染),后者长引起死亡。 (三)、防止腹泻

犊牛出生后为了防止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细菌以及母牛乳房感染引起的腹泻,在采食初乳前,先灌服肠炎宁散、肠毒顽痢散(任选其一)后再吃初乳课起到很好的预防腹泻作用。

八、刚买的犊牛喂什么饲料比较好

首先小牛刚出生由于过于小,可能牙齿没有长全有的东西吃不了,甚至不能进食部分草食,再就是行走笨拙吃母牛的奶水是最好的选择,母牛奶水中含有小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能够使小牛快速成长起来,也能够抵抗疾病的出现,等到小牛足够大能够独自觅食了再母牛与小牛分开喂养。

  还有就是小牛与母牛在一起会学到一些生活技能,以至于小牛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独自生活时能够得到帮助,初乳小牛出生时不会使用三个前胃,也就是说,它还不会吃草,只在头4到6周喝牛奶。为了控制这种疾病,牛、水牛和肉牛必须在出生后8小时内饮用至少1 - 2升初乳。正常情况下,每天被喂食两次,一次在早上,一次在中午,一次在下午,24小时饮用水。喂草犊牛从生后1周开始,就可以投给优质干草,犊牛生后10天就开始训练吃精饲料,将麸皮、豆饼、玉米面等加少量鱼粉、食盐、骨粉混合成干粉料。

  每日约喂15-25g,放在饲槽内任牛犊舔食。一般在出生后20天开始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或甜菜20-30g,到2月龄时,日喂量达到1-1.5kg,3月龄可增加到2-3kg,以促进消化器官发育。断奶牛犊出生后5至10天就可开始为新生犊牛提供小牛饲料,一般3~4月龄完全断奶最佳,具体需要根据牛犊体质和环境等因素决定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犊牛的哺乳量,节约大量商品奶。另外,提早给牛犊喂饲料,可以促进牛犊瘤胃的发育,从而提高犊牛的培育质量,提高犊牛的成活率,降低养牛风险。在育肥后期,也就是牛犊8-12月期间,这个时候是牛长的最快的时候。

  每天应该增加精料的比例同时也要控制粗饲料的比例。粗料比例控制在10%-20%之间,这个比例更利于牛的反刍消化。以上就是如何养好初生牛犊的具体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初生犊牛抵抗力差,疾病多种多样,如不及时防治,很容易造成犊牛的死亡,为减少犊牛的的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要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卫生、通风和保温,并定期消毒,提高犊牛抗病力。

九、刚买回的牛犊怎么喂

犊牛出生后只要呼吸正常,就可以喂食牛奶,最好在犊牛出生一小时内进行饲喂,之后24小时内需饲喂牛奶5kg,确保初生牛犊得到足量的抗体蛋白。

新生犊牛最合适的外界温度在25℃作用,因此,饲养人员要确保饲舍通风、保暖、光照良好,慢慢培养小牛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饲喂小牛的初乳温度应控制在36℃~38℃之间,要用热水将牛奶温热,直接加热牛奶易凝固,牛奶温度过低食用后容易导致小牛肠胃功能失调,造成下痢;牛奶温度过高,新生小牛会因强刺激引发口炎,或导致小牛拒食初乳。

十、刚买的犊牛喂什么饲料最好

出生后的8小时内,至少让牛犊吃到1-2升初乳,之后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分别喂食1次,同时要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饮用水。2、出生1周后,投喂优质的干草,出生10天后,开始投喂精饲料。3、出生20天后,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20-30克,2月龄时日喂1-1.5公斤,3月龄时日喂2-3公斤。

1、牛犊出生后的8小时内,要及时让它吃到初乳(至少为1-2升),母牛的奶水中含有牛犊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让它快速生长,而且还能增强其免疫力。一般情况下,牛犊每天需喂食3次,分别为早上、中午、下午,同时要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饮用水。

2、牛犊出生1周后,开始投喂优质的干草,出生10天后,开始训练它吃精饲料,一般可在麸皮、豆饼、玉米面等饲料中添加少量的鱼粉、食盐、骨粉,混合成干粉料,然后进行投喂,每日投喂15-20克,放在饲槽中任由牛犊舔食即可。

3、牛犊出生20天后,在混合精料中加入20-30克切碎的胡萝卜或甜菜。2月龄时,日喂量增加至1-1.5公斤,3月龄时,日喂量增加至2-3公斤,以促进牛犊的消化器官的发育,提高成活率,降低养牛风险。

4、牛犊3-4月龄时,根据其体质以及环境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要完全为其断奶(一般情况下出生5-10天即可提供小牛饲料),断奶后可减少犊牛的哺乳量,从而节约大量的商品奶。

5、育肥后期(8-12月龄),每天应增加精料的投喂比例,同时需控制粗饲料的投喂量,粗料比例一般应控制在10-20%之间,这个比例有利于牛的反刍消化。

6、保持牛舍的清洁、干燥、卫生、通风,适时保温,定期消毒,以增强牛犊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