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漏斗的操作方法(分液漏斗的操作方法及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1-06 11:47 编辑:admin 106阅读

1. 分液漏斗的操作方法及原理

分液漏斗的颈部有一个活塞,这是它区别于普通漏斗及长颈漏斗的原因。  分类:分液漏斗分为球型、梨型等。  球形分液漏斗  梨形分液漏斗  使用方法: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将分液漏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  

2、检漏: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3、漏斗内加入的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3/4,而且不宜装碱性液体。  

4、为防止杂质落入漏斗内,应盖上漏斗口上的塞子。使用时,左手虎口顶住漏斗球,用拇指食指转动活塞控制加液。此时玻璃塞的小槽要与漏斗口侧面小孔对齐相通,才便加液顺利进行。  

5、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  

6、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  

7、分液时根据“下流上倒”的原理,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全部流出,关闭活塞。上层从上口倒出。  

8、分液漏斗不能加热,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  

9、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防磨砂处粘连。

2. 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的使用方法

分液的操作步骤是:先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加塞.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在漏斗架上或铁架台的铁环中(如需振荡液体,则应充分振荡后再静置).待液体分成两层后,旋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漏斗管流下.在旋开旋塞之前,应该使分液漏斗顶部活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口颈部的小孔,使与大气相通,否则,液体就不能通过旋塞从下口流出.当下层液体流尽时,立即关闭旋塞,然后再从漏斗上口把上层液体倾倒出来.

3. 分液漏斗的操作方法及原理图片

分液漏斗的结构一般为:上端为磨砂玻璃塞,中间为一定形状的容器,下端为两通活塞及漏斗管柄,其主要功能为萃取分液。传统的分液漏斗萃取式分液漏斗在萃取时,将所需萃取液体从瓶口倒入,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检验气密性的方法为将一只手握住分液漏斗下端旋钮处,另一只手握住上端旋塞处,旋转180°,若无液体漏出,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但往往在旋转过程中会有液体从上端管口与下端管口漏出。

4. 分液漏斗的操作方法及原理视频

一。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二。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若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好。 三。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

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 总结:前两种方法是利用了热胀冷

缩的特性,而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了压强的缘故。 一般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从这两方面因素考虑。 分液漏斗检验气密性原理 夹紧止水夹,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较多水后,开启分液漏斗活塞,过一会儿,若分液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长颈漏斗:常用加水法,通过是否形成液面差,判断气密性。 (2)分液漏斗:常用加热法。将装置末端的导管通入水中,能反应器加热,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不用是否能滴水的方法,原因: (1)由于重力的作用,即使气密性良好,开始也会有液体滴下,只有滴下体积足够多的液体时,压强达到足够大时,水才不会滴下。 (2)加水法,不如加热法方便,且加水会使相关仪器变湿,有可能会给后而加药品带来

5. 分液漏斗的构造和使用原理

1、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

原理: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在分液漏斗中加水,若分液漏斗中水面不能持续下降,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

2、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原理:内部气体不漏气,经水压缩后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和漏斗内水压平衡,托出漏斗内水不下落

6. 分液漏斗的正确操作方法

右手捏住漏斗上口颈部,并用食指根部(或手掌)顶住顶塞,以防顶塞松开。

用左手大拇指、食指按住处于上方的旋塞把手,既要能防止振摇时旋塞转动或脱落,又要便于灵活地旋开旋塞。

漏斗颈向上倾斜30~45°角。

用两手旋转振摇分液漏斗数秒钟后,仍保持漏斗的倾斜度,旋开旋塞,放出蒸气或发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

7. 分液漏斗工作原理

加热某些含氧化合物,使之分解生成氧气,当然这种加热要适合实验室条件,温度要求不能太高。因此常用的是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相比较氯酸钾更好,因为所有的氧元素都转化为氧气,产率高,但其温度要求较高锰酸钾高,因此常使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或将氯酸钾与高锰酸钾混合加热,可以又快又多的制取氧气。

装置特点是固体加热分解制取气体,防止固体中的湿存水受热成为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回流导致试管底破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收集氧气可采用排水收集法,一般不用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与空气较接近,不易排尽空气而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实验结束时要注意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因为停止加热,装置内气压减小,导致水倒吸进入装置,损坏装置。

此外也可以使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常温分解生成氧气,此装置不要加热,属于液体常温与固体接触生成气体,固体放在广口瓶中,液体通过分液漏斗逐渐加入,两者接触即产生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