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漏斗作用(分液漏斗作用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1-15 16:51 编辑:admin 209阅读

1. 分液漏斗作用原理

优点

使用实用,可使实验操作过程利于控制,减少劳动强度,当需要分离的液体量大时,只需搬动活塞的三通便可将斗体内的两种液体同时流至下管,无需更换容器便可一次完成

2. 分液漏斗的原理

分液漏斗原理:两种不能互溶的溶液在一起后分层,密度大的在下方,密度小的再上方,下方液体可以从小口流出,带流尽后,上方液体可以从上口倒出,达到分液的目的。分液漏斗操作: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

然后关闭旋塞,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为防止杂质落入漏斗内,应盖上漏斗口上的塞子。

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

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分液漏斗用途:固液或液体与液体反应发生装置:控制所加液体的量及反应速率的大小.。

物质分离提纯:对萃取后形成的互不相溶的两液体进行分液。

3. 分液漏斗的工作原理

它和其他分液漏斗一样,都可以进行分液、萃取等操作。与其他分液漏斗不同的是,恒压分液漏斗可以保证内部压强不变,一是可以防止倒吸,二是可以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三是减小增加的液体对气体压强的影响,从而在测量气体体积时更加准确。

4. 分液漏斗百科

当混合物中存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时,由于存在密度差,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分层现象,轻的在上,重的在下。

在分液漏斗中,打开节门就可以放出重液,轻液从上部取出。

5. 分液漏斗的使用原理

1、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

原理: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在分液漏斗中加水,若分液漏斗中水面不能持续下降,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

2、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原理:内部气体不漏气,经水压缩后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和漏斗内水压平衡,托出漏斗内水不下落

6. 分液漏斗应用

分液漏斗上方的盖子叫玻璃塞,作用:密封漏斗或排放漏斗内气体。

7. 分液漏斗的手法

选择容积较液体体积大一倍以上的分液漏斗,把活塞擦干,在活塞上均匀涂上一层润滑脂(切勿涂得太厚或使润滑脂进入活塞孔中,以免污染萃取液)塞好后再把活塞旋转几圈,使润滑脂均匀分布,看上去透明即可。

2、检查分液漏斗的顶塞与活塞处是否渗漏(用水检验),确认不漏水时方可使用,将其放置在合适的并固定在铁架上的铁圈中,关好活塞。

3、将被萃取液和萃取剂(一般为被萃取液体积的1∕3)依次从上口倒入漏斗中,塞紧顶塞(顶塞不能涂润滑脂)。

4、取下分液漏斗,用右手手掌顶住漏斗顶塞并握住漏斗颈,左手握住漏斗活塞处,大拇指压紧活塞,把分液漏斗口略朝下倾斜,并前后振荡:开始振荡要慢,振荡后,使漏斗口仍保持原倾斜状态,下部支管口指向无人处,左手仍握在活塞支管处,用拇子和食指旋开活塞,释放出漏斗内的蒸气或产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此操作也称“放气”。

如此重复至放气时只有很小压力后,再剧烈振荡2—3min,然后再将漏斗放回铁圈中静置。

5、待两层液体完全分开后,打开顶塞,再将活塞缓缓旋开,下层液体自活塞放出至接受瓶:

(1)若萃取剂的比重小于被萃取液的比重,下层液体尽可能放干净,有时两相间可能出现一些絮状物,也应同时放去;然后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三角瓶中,切不可从活塞放出,以免被残留的被萃取液污染。

再将下层液体倒回分液漏斗中,再用新的萃取剂萃取,重复上述操作,萃取次数一般为3—5次。

(2)若萃取剂的比重大于被萃取液的比重,下层液体从活塞放入三角瓶中,但不要将两相间可能出现一些絮状物放出;再从漏斗口加入新萃取剂,重复上述操作。

6、将所有的萃取液合并,加入过量的干燥剂干燥。

8. 分液漏斗的作用

.

优点: 

1.注射器体积小、操作简便、节省试剂、可靠安全、污染少,广泛用在气体制备、收集,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实验中,真正做到了一器多用

2.

装置简单 实用性强 分液漏斗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用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可控制药品的用量,又不会有气体从注射器内逸出;既能达到随时添加试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