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测距(经纬仪测距精度)

海潮机械 2023-01-14 22:56 编辑:admin 92阅读

1. 经纬仪测距精度

级经纬仪的角分辨率可以达到2角秒,甚至可以达到1角秒。但是,调焦精度在6--8角秒。

至于测量结果的精度,那要看你的测量方案是否科学,以及计算所依据数据的精度等级。

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需要很高的精度。

2. 经纬仪测量精度

  技术要求就是其测量角度和方向的精度。  一般来说,根据经纬仪的精度等级,可以将其分成J1,J2,J6等,其精度分别为1秒,2秒和6秒。  如果说还有其他的技术要求,就是其三轴之间的关系(两两垂直)符合规定,望远镜的放大率满足要求。

3. 经纬仪测量视距

一般来说,电子经纬仪测距要比普通的水准仪更准确。但也有例外,那就是操作人员的水准,要是人员操作上出现大的失误的话,那可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经纬仪和水准仪用视距丝测距都无所谓精度而言,只是参考距离。制造时是视距乘常数应该为100,但随着望远镜光学元件的变化,可能会产生误差。每次仪器检定的时候会有一项,叫“视距乘常数”,就是检测这一误差的。

4. 经纬仪测距精度怎么调

一、经纬仪安装整平

现场校准中,一般选择公路、河道旁边或离施工现场较近的空旷地方,调整三脚架至适当高度,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并精确整平经纬仪。

仪器整平后即可进行水准器轴与竖轴垂直度和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查, 方法可参照JJG414-2003 《光学经纬仪》 检定规程或JJG100-2003《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检定规程。

二、望远镜分划板竖丝的铅垂度检查

此项检查现场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选择远处一点,用经纬仪望远镜横丝和竖丝的交点瞄准该点,旋转经纬仪微调手轮,使目标沿横丝从视场左边走到右边,不可有目视偏离,如果有目视偏离,可少许松动望远镜分划板固定螺钉, 轻轻旋转分划板十字丝与悬丝重合后固紧分划板固定螺钉即可。

三、竖盘指标差I及照准误差C的校准

仪器精确整平,在远处选择一点状参照物,或在远处建筑物上取一点, 选择的参照物应基本与经纬仪照准部等高,且细小清晰,可用望远镜分划板十字丝中心精确瞄准。选好后用经纬仪盘向左瞄准参照物。

读取竖直角读数A1和水平角读数B1,照准部旋转180°,望远镜倒镜,再次精确瞄准参照物,读取竖直角读数A2和水平度盘读数B2,则竖盘指标差I=(A1+A2-360°)/2,照准误差C=(B1+B2±180°)/2,

根据仪器等级对照规程要求或对照检定证书, 偏差不大尽量不要校准,如果竖盘指标差偏差较大,电子经纬仪不同厂家校准方法不同,可参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光学经纬仪可用改锥调整竖盘补偿器校准螺钉,。

调整后应再次校准I值,有时此项校准需要反复多次调整方可达到最佳指标状态。 照准误差C指标偏差需要校准时,可以调整望远镜端调整螺钉即可。 调整后应再次校准竖盘指标差I和照准误差C,确定其偏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四、横轴误差i的检查

经纬仪精确整平,在远处选择一较高参照物,望远镜盘左位置以水平角α(可用经纬仪读出)向上瞄准高点目标A,记下横盘读数A1,旋转望远镜至水平偏下β角瞄准低处目标B,记下横盘读数B1,并记下B点,照准部旋转180°。

望远镜倒镜,以盘右位置水平角α向上再次瞄准高点目标A,并记下横盘读数A2,望远镜转至水平偏下β角至目标C,记下横盘读数C1, 理想状态下B、C两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则横轴误差

其中β在水平线下,可选角度范围有限,所以角度α应尽量大点。

通过上式计算横轴误差i,并将该指标与规程或检定证书对照,偏差较大时应送检或修理。

五、望远镜视准轴与竖轴垂直度检查

选择目标Ⅰ与目标Ⅱ, 与经纬仪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分布经纬仪两侧,如图1所示,可选择远处建筑物等物体或用标杆。精确整平经纬仪,以盘左位置精确瞄准目标Ⅰ上某点C,固定照准部,纵转望远镜180°。

5. 经纬仪测距离

视线水平平距为100*(上丝读数-下丝读数) 视线倾斜为100*(上丝-下丝)(COS竖直角)2

6. 经纬仪 测距

按照现在的科技中的激光经纬仪往下打点最多能看到2000米左右,目前精度到此为止,没有更佳性能了。

用视距法可以进行测量。

将一个水准尺竖直放在待测点处,经纬仪照准某个整高程刻划,读出下丝和上丝的水准尺读数,求差,差乘100得到L。求出整刻划处的垂直角(盘左时,用竖直角读数与90度相减,取绝对值就行,此值为a),然后用D=L*(cosa)^2,即可算出距离。^2是平方的意思。

这里是加了视线倾斜改正的。如果不改误差很大。

另外,视距法我曾经测过,误差有些大,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测量距离。

7. 经纬仪测距精度是多少

经纬仪可以采用视距法进行测距,就象光学水准仪的视距法测距一样。

具体的方法是:照准待测点处的水准尺,在视场里读去上下丝的读数,(上丝-下丝)*100即为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如果采用的倒像经纬仪,距离为(下丝-上丝)*100。在测距仪出现之前,地形图测量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做碎部测量。采用这种方法测量距离的局限性很大,能观测的距离很短,而且精度十分低,工作效率不高,所以目前已经基本淘汰。

8. 经纬仪测距精度怎么看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

       一般来说,电子经纬仪测距要比普通的水准仪更准确。但也有例外,那就是操作人员的水准,要是人员操作上出现大的失误的话,那可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经纬仪和水准仪用视距丝测距都无所谓精度而言,只是参考距离。制造时是视距乘常数应该为100,但随着望远镜光学元件的变化,可能会产生误差。每次仪器检定的时候会有一项,叫“视距乘常数”,就是检测这一误差的。

9. 经纬仪测距精度和钢尺哪个高

就是施工放样,把设计好的图纸上的建筑物放样到地面上来。

★水准仪就是负责放样高差,即地面两点间的高度差,(现在还没有可以代替它的仪器),例如地面两点之间高差看似很小,但用水准仪测后你可能发现两地面点高差其实很大。水准仪,就是个准确测高差的仪器。★经纬仪是测量工作中的主要测角仪器(一般都是全站仪了,经纬仪逐渐退出测绘界的舞台),例如你设计个建筑的墙折角是90度,即可通过经纬仪找准角度。水准仪和经纬仪两者结合,加一个测距的仪器,如钢尺,即可将图纸上的建筑在地面上放样出来。由于钢尺+经纬仪误差较大,现在是利用全站仪(经纬仪和钢尺的结合)来测距测角,精度提高很多,好的全站仪精度很高。不过一般小建筑之类可能不需要。★现在一般采用的就是水准仪+全站仪,而很少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在某些煤矿可能存在后者测图和放样。至于你说什么例子,根本就不需要,就是上面的话。这如果要例子的话,就像要问1+1为什么等于2了。

10. 经纬测距离怎么测

1.在同一条经线上,不同纬度的两地,算出两地的纬度差,再乘以111km

2.在同一条纬线上,不同经度的两地,视情况而定: a、两地同在赤道上,算出经度差,再乘以111km b、两地同在南、北纬60度上,算出经度差,再乘以55.5km

3.任意两地之间的距离用勾股定理求,公式是:111km*cosX(X为该地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