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25mhz晶振(12m的晶振)

海潮机械 2023-01-15 13:26 编辑:admin 112阅读

1. 12m的晶振

因为体积和晶振的缘故,是根据具体应用来挑选频率的,有许多的不同频率的晶振,常见的是11.0593和12M,如果内置的话,就需要生产许多不同型号的单片机,耦合性太强。

2. 12m的晶振什么意思

因为体积和晶振的缘故,是根据具体应用来挑选频率的,有许多的不同频率的晶振,常见的是11.0593和12M,如果内置的话,就需要生产许多不同型号的单片机,耦合性太强。

3. 16M晶振

①AVR单片机(ATmega16)的时钟源(晶振、内部RC

等)可以不经过分频直接提供给CPU使用,而51的CPU主频等于晶振的12分频,ATmega16外部提供16M的晶振,所以AVR单片机的运行速度比51单片机的运行速度要快得多,并且AVR单片机可提供内容1M、2M、4M、8M等可变的CUP频率。

②AVR具有超功能精简指令。具有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相当于8051中的32个累加器,克服了单一累加器数据处理造成的瓶颈现象),有128B~4KB个SRAM,可灵活使用指令运算。

③AVRI/O口是真正的双向I/O口,单片机读取外部引脚电平直接通过PINX读取,不需要像51那样先给I/O口全写1操作后才能读取外部引脚电平,使得单片机读取外部数据更容易。

④AVR内部提供丰富的中断及寄存器资源,光外部中断就有3个,定时器有3个,丰富的寄存器资源使得可以设置外部中断的多种触发方式,以及设置内部定时分频系数,丰富的寄存器资源使得可以对AVR的I/O口进行多功能操作

⑤两者的CPU构架以及指令集完全不同,51系列单片机所使用的是CISC指令系统,冯诺依曼结构体系的总线;而AVR系列的单片机则使用的是RISC指令系统,哈佛结构的总线,AVR系列的单片机每个震荡周期处理一条指令,而相应的,51系列的单片机则需要12个震荡周期来完成一条指令的处理。

⑥针对51系列单片机的I/O脚所体现出来的弊端,AVR单片机做了相应的改进,即加入了控制输入或输出的方向寄存器,从而解决了51系列单片机I/O脚位高电平时同为输入和输出的状态。

4. 12m的晶振接多少的电容

不可以,12m晶振和11m晶振的最高频率不同

5. 12m的晶振波特率

  波特率计算公式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发送或接收的数据速率要有一定的约定, 我们通过软件对MCS- 51串行口编程可约定四种工作方式。其中,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对应着三种波特率。由于输人的移位时钟的来源不同,所以,各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不同。

  1、方式0的波特率

  方式时,移位时钟脉冲由56 (即第6个状态周期,第12个节拍)给出,即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移位时钟,发送或接收一-位数据。所以,波特率为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 并不受PCON寄存器中SIMOD的影响,即: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

  2、方式2的波特率

  串行口方式2波特率的产生与方式0不同,即输入时钏源的频率不同,控制接收与发送的移位时钟由振荡频率Foec的第二节拍P2 (即]

  Foec/2)给出,所以,方式2波特率取决于PCON中smOD位的值,当SMOD=0时 ,波特率为Foec的六十四分之- -若sMOD=1,则波特率为Foec的三十二分之一,即:方式2的波特率=2smod/64*Foeco

  3、方式1和方式8的波特率

  方式1和方式3的移位时钟脉冲由定时器r1的溢出率决定,故波特宰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与sMOD值同时决定,即: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 -T1溢出率。

  其中,溢出率取决于计数速率和定时器的预置值。计数速率与TMOD寄存器中c/T的状态有关。当c/T=0时,计数速率=fosc/2;当C/T=1时,计数速率取决于外部输入时钟频率。

  当定时器11作波特率发生器使用时,通常选用可自动装入初值模式(工作方式2),在工作方式2中,IL1作为计数用,而自动装入的初值放在TH1中,设计数初值为x,则每过“256- -x”个机器周期,定时器1就会产生一次溢出。 为了避免因溢出而引起中断,此时应禁止1中断。这时,溢出周期为:系统晶振频率选为11. 0592M1Z就是为了使初值为整数,从而产生精确的波特率。

  如果串行通信选用很低的波特率,可将定时器T1置于工作方式0或工作方式1,但在这种情况下,T1溢出时,需用中断服务程序重装初值。中断响应时间和执行指令时间会使波特率产生一定的误差,可用改变初值的办法加以调整,上表列

6. 12m的晶振产生多少个正弦波

cpu就相当于一个大的晶振,它产生频率信号,也可以想象成是时钟信号,作为其他模块的启停控制信号及工作频率控制信号,所以说它的频率快慢直接影响整个电脑的工作性能,但它又不能单单看做是晶振,因为它还有一定的电路模块式收集其他模块的信息,再反馈控制其他模块,一个大频率的晶振固然可以提高电脑的性能,但没有搭配的电路设计是无法单一提高电脑性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