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khz32.768晶振(4mhz有源晶振)

海潮机械 2023-01-15 13:57 编辑:admin 122阅读

1. 4mhz有源晶振

没有区别,只是标识不一样而已,频率都是4M 后面多一个零的可能是精度高一些晶振在应用具体起到什么作用 微控制器的时钟源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机械谐振器件的时钟源,如晶振、陶瓷谐振槽路;RC(电阻、电容)振荡器。

一种是皮尔斯振荡器配置,适用于晶振和陶瓷谐振槽路。另一种为简单的分立RC振荡器。基于晶振与陶瓷谐振槽路的振荡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较低的温度系数。RC振荡器能够快速启动,成本也比较低,但通常在整个温度和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内精度较差,会在标称输出频率的5%至50%范围内变化。但其性能受环境条件和电路元件选择的影响。需认真对待振荡器电路的元件选择和线路板布局。在使用时,陶瓷谐振槽路和相应的负载电容必须根据特定的逻辑系列进行优化。具有高Q值的晶振对放大器的选择并不敏感,但在过驱动时很容易产生频率漂移(甚至可能损坏)。影响振荡器工作的环境因素有:电磁干扰(EMI)、机械震动与冲击、湿度和温度。这些因素会增大输出频率的变化,增加不稳定性,并且在有些情况下,还会造成振荡器停振。上述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使用振荡器模块避免。这些模块自带振荡器、提供低阻方波输出,并且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保证运行。最常用的两种类型是晶振模块和集成RC振荡器(硅振荡器)。晶振模块提供与分立晶振相同的精度。硅振荡器的精度要比分立RC振荡器高,多数情况下能够提供与陶瓷谐振槽路相当的精度。选择振荡器时还需要考虑功耗。分立振荡器的功耗主要由反馈放大器的电源电流以及电路内部的电容值所决定。CMOS放大器功耗与工作频率成正比,可以表示为功率耗散电容值。比如,HC04反相器门电路的功率耗散电容值是90pF。在4MHz、5V电源下工作时,相当于1.8mA的电源电流。再加上20pF的晶振负载电容,整个电源电流为2.2mA。陶瓷谐振槽路一般具有较大的负载电容,相应地也需要更多的电流。相比之下,晶振模块一般需要电源电流为10mA ~60mA。硅振荡器的电源电流取决于其类型与功能,范围可以从低频(固定)器件的几个微安到可编程器件的几个毫安。一种低功率的硅振荡器,如MAX7375,工作在4MHz时只需不到2mA的电流。在特定的应用场合优化时钟源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一些因素:精度、成本、功耗以及环境需求。

2. 4MHZ有源晶振和CD4060

钟表6进制,再用译码器变成7段BCD码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比如用晶振32.768+CD4060分频就能得到1HZ的时钟频率,再用CD4518改成6进制且编译成BCD码,然后用CD4514B驱动7段LDE数码管就能显示出来了,如果会单片机就更简单了,可以全集成在里面,只是单片机以扫描方式驱动,省出来很多脚位。

3. 4MHZ有源晶振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主要看你应用到的电路,如果有时钟电路,就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 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4. 1M有源晶振

并联的1M欧姆的电阻被称作反馈电阻,它为内部的反相器提供直流偏置电压,选值一般为1M欧姆,这没问题。但是,可以查一下单片机内部是否已经包含了这颗电阻,如果已经包含了,则外部就不要再加了。

另外,晶振的负载电容及layout设计需要做好检查,确保没有问题。

最后,常规的检查无效之后,可以配置阻尼电阻Rd来抑制晶振的寄生振荡。

Rd的选值:1/(2*

pi *f0*

C2),f0为晶振频率。

5. 32.768khz有源晶振

最常见的是12.5PF 。这个是最普遍的,还有是6PF。其他的各个负载也都五法八门的,根据不同的方案而不同。

6. 4mhz有源晶振电路

01、金属封装无源晶振频率范围

SMD1.6*1.2mm:24MHz~54MHz(或定制)

SMD2.0*1.6mm:16MHz~54MHz(或定制)

SMD2.5*2.0mm:4MHz~75MHz(或定制)

SMD3.2*2.5mm:1MHz~125MHz(或定制)

SMD5.0*3.2mm:8MHZ~125MHZ(或定制)

SMD6.0*3.5mm:8MHz~100MHz(或定制)

SMD7.0*5.0mm:6MHz~160MHz(或定制)

02、陶瓷封装无源晶振频率范围

Glass SMD 3.2*2.5mm:8MHz~54MHz(或定制)

Glass SMD 5.0*3.2mm:8MHz~54MHz(或定制)

03、插件封装无源晶振频率范围

HC-49U石英晶振:1.843MHz~150MHz(或定制)

HC-49S晶振:3MHz~100MHz(或定制)

UM-1晶振:3MHz~100MHz(或定制)

圆柱晶振:4MHz~200MHz(或定制)

无源晶振常用晶振频率

有源晶振常用的晶振规格及频率范围

01、有源晶振金属封装及频率范围

SMD2.0*1.6mm:4MHz~54MHz(或定制)

SMD2.5*2.0mm:4MHz~75MHz(或定制)

SMD3.2*2.5mm:1~125MHz(或定制)

SMD5.0*3.2mm:1MHz~150MHz(或定制)

SMD7.0*5.0mm:1MHz~170MHz(或定制)

02、贴片钟振CMOS

SMD14.0*9.0mm:1MHz~170MHz(或定制)

03、半尺寸晶体振荡器

SMD12.9*12.9mm:0.25MHz~18MHz(或定制)

04、全尺寸晶体振荡器

SMD20.4*13.1mm:0.25MHz~180MHz(或定制)

7. 有源晶振频率

晶振上标有4.0000M同标有4.000的,没有区别。那个M是兆的意思,表示晶振的频率为4MHz。这个M在很多型号中是可以省去的,因为晶振默认的频率单位就是兆赫兹。

晶振,即晶体振荡器,是指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简称为晶片),石英晶体谐振器,简称为石英晶体或晶体、晶振;而在封装内部添加IC组成振荡电路的晶体元件称为晶体振荡器。其产品一般用金属外壳封装,也有用玻璃壳、陶瓷或塑料封装的。

8. 有源晶振参数

它们的振荡频率不同,前者是8MHz(即每秒钟振荡八百万次),后者者12MHz(每秒钟一千二百万次)

晶振是石英晶体谐振器(quartzcrystal oscillator)的简称,也称有源晶振,它能够产生中央处理器(CPU)执行指令所必须的时钟频率信号,CPU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时钟信号频率越高,通常CPU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9. 8m无源晶振

STM32 工作频率是由晶振倍频来的,以STM32F103VBT6为例,晶振是8M,设置PLL倍频为9的话,工作频率为72M.一般ADC电压不超过VCC.如果超过ADC,一方面数据可能出错,另一方面电压超过IO口承受范围造成单片损坏.ADC一般都通过电阻分压后进行转换,很少有人把直接信号直接引入ADC转换,特别是功率信号

10. 8mhz有源晶振

有源晶振(4个脚的)有正负极,VCC和GND别接错了,无源晶振(2个脚的),就是晶体,没有正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