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晶振频率8mhz
首先知道1GHz=1000MHz,1MHz=1000kHz
1kHz=1000Hz
8MHz=8*10^3KHz=8*10^6Hz,即8百万Hz。举例说明
对于频率11.0592MHz晶振,定时器设置为250,smod设置1那么根据计算公式
波特率=2132(8∗10^6/12∗(256−250))=6944
2. 晶振频率计算公式
晶振的频率可从两个方面得知,
一是完整型号,
二是晶振实物。再者即是品牌晶振,丝印规则往往厂商品牌logo加标称频率,生产代码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
给单片机写一个,定时计数器,来进行定时计数,然后经过适合时间,显示相关的数据,在这个适合的时间里,从定时计数器工作,到结束显示时,要用秒表计时,然后就可以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了,不过有点麻烦,原理上是可以的,这里只给你思路,具体就要靠你来实现了
3. 晶振频率为6mhz,机器周期为
晶振的频率为12MHz,机器周期 =12/Fosc = 12/(12x10^6Hz) =1μs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1,是16位计数器,最大计数值 =2^16 =65536d ,最大延时时间 =65536μs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2,是8位自动重装初值计数器,最大计数值 =2^8 =256d, 最大延时时间 =256μs晶振的频率为12MHz,机器周期 =12/Fosc = 12/(6x10^6Hz) =2μs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1,最大延时时间 =65536x2μs =131072μs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2,最大延时时间 =256x2μs =512μs
4. 晶振频率是什么
根据电路用途需要,可以是其它频率
5. 晶振频率8mhz时对应指令周期为
8MHZ表示8000000HZ,49M指的是49000000HZ。就是晶振的频率,这个频率越大,则机器运行就越快。比如我们的个人电脑CPU有些是2.3GHZ,指CPU的运行速度为23000000000HZ
6. 晶振频率和机器周期的关系
1.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包含6个状态周期S1~S6,也就是12个时钟周期。在一个机器周期内,CPU可以完成一个独立的操作。
2.震荡周期:也称时钟周期,是指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的震荡源的周期,一般实验板上为11.0592MHZ,12MHZ和24MHZ用的也比较多。定义为时钟脉冲的倒数(可以这样来理解,时钟周期就是单片机外接晶振的倒数,例如12M的晶振,它的时间周期就是1/12 us),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3.指令周期:它是指CPU完成一条操作的所需的全部时间。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每条指令执行时间都是有一个或几个机器周期组成。MCS-51系统中,有单周期指令、双周期指令和四周期指令。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条指令周期包括若干个机器周期,一条机器周期又包括若干个时钟周期。拓展资料:振荡是指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具有周期性往复变化的特性;振荡周期指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完成一次振动所需时间,物理学上常用来描述电量的振荡周期。
7. 晶振频率和时钟频率关系
理论分析指出,晶振的频率越高,分频以后得到的时钟信号的相对误差就越小,当然,晶振也是有一定误差的,再加上电路中的其他原因,会使时钟信号偏离准确值,所以在晶体振荡器中通常都会添加一个可以微调的小电容,用它来对时钟信号进行校正
8. 晶振频率为11.0592mhz,机器周期为
标准的51单片机晶振是1.2M-12M,一般由于一个机器周期是12个时钟周期,所以先12M时,一个机器周期是1US,好计算,而且速度相对是最高的(当然现在也有更高频率的单片机)。 11.0592M是因为在进行通信时,12M频率进行串行通信不容易实现标准的波特率,比如9600,4800,而11.0592M计算时正好可以得到,因此在有通信接口的单片机中,一般选11.059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