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晶振是什么(外部晶振频率)

海潮机械 2023-01-17 09:37 编辑:admin 66阅读

1. 外部晶振频率

STM32F103系列芯片最多可以有4个时钟源,分别是: 高速外部时钟HSE:可由外接于OSC_OUT、OSC_IN引脚上的晶振产生,晶振频率范围4~16MHz;也可以通过OSC_IN引脚接入外部时钟信号,外部时钟频率最高可为25MHz。 低速外部时钟LSE:可由外接于OSC32_OUT、OSC32_IN两个引脚上的晶振产生;也可由OSC32_IN引脚接入外部时钟信号。这两种方式提供的时钟频率都必须是32.768KHz。 高速内部时钟HSI:芯片内置的8MHz时钟。 低速内部时钟LSI:芯片内置的低频率时钟,频率约为40KHz(30KHz到60KHz之间)。 芯片内各功能模块的时钟源是各有不同的,例如: 系统时钟SYSCLK 的时钟源是HSE、HSI其中一个。 实时时钟RTCCLK 的时钟源是HSE、LSE、LSI其中的一个。 独立看门狗的时钟IWDGCLK 的时钟源是LSI。

2. 外部晶振频率怎么看

模拟示波器:先将波形在示波器上稳定,完整的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看波形的一个周期占用了几个格,用格数乘以每格的时间,得到周期,那这个波形的频率就是周期的倒数。

数字示波器:打开测量功能,选取测量频率,直接得到频率值

3. 晶振频率偏差

是32.768KHZ。

晶振频率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尺寸、负载电容、频率偏差、应用范围。按尺寸外形来分主要分为插件和贴片的;插件的主要有2*6、3*8、49s 等,贴片的就有很多种了,根据各公司的设计可用的型号有很多,例如:日本KDS晶振就有49SMD、DST310S、SM—14J、DST520、DST410S等。应用的范围广泛。也给人类带来了时间的重要意义。也有直插的DT-14、DT-26、DT-38,主要频率是32.768KHZ,广泛应用在电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气表、工控仪表等。

晶振的发展

晶振最初在日本开始它的大量发展,并形成全球之势。人们利用晶体的独特物理特性,加工成一个标准的时钟晶振。从而应用到各种电子行业,给电子行业带来了一个历史的变革;随着人们技术水平的提高,晶振的精度和性能越来越高,体积也越来越小,现在有很多的IC集成电路公司己将这小小的晶振放在里面,更加的精密度。

在国内的发展

晶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时,国内还是一片空白的市场。在短短的时间内 以有成百上千家晶振生产厂家的出现。从而使国内的晶振市场得到了很好的供应,不用大批量的从国外进口,这也代表着一民族的振兴。正因为这成百上千的晶振生产厂家出现,市场的竞争也越演越烈。从而造成很多的价格竞争,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质量也就跟着越来越差。

4. 外部晶振精度

高精度晶振要求误差率30ppm

5. 外部晶振频率控制转速

时钟频率就像发动机转速,以一定频率在转,但能跑多块还要具体分析  频率越高,对信号质量要求越高,能耗越大,与同样产品相比,高频率=高性能  不是  一辆卡车变两辆卡车……虽然还是那个速度,但装的多  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那块板,在电脑上有一定道理  没有绝对的好,坏,成本决定性能,同样的成本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加强某方面的性能,但其他方面相应减弱  CPU的运行频率,单位为Mhz,数字愈大代表CPU执行指令的速度愈快,1978年问市的IBMPC采用5MHz的intel8086CPU,1998年intel发表了400MHz的PentiumII-400CPU。

6. 外加晶振频率越高

晶振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人的一个心脏,晶振为电路提供了一个时钟信号。

有源晶振比较贵,但是有源晶振自身就能震动。

而无论是无源晶振,还是有源晶振,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所在,若考虑产品成本,建议可以选择无源晶振电路;若考虑产品性能,建议选择有源晶振电路,省时方便也能保证产品性能。

无源晶振最高精度为5ppm,而有源晶振的精度则可以达到0.1ppm。精度越高,频率稳定性也更好。

有源晶振在稳定性上要胜过无源晶振,但也有自身小小的缺陷,有源晶振的信号电平是固定,所以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

有源晶振一般4个脚,一个电源,一个接地,一个信号输出端,一个NC(空脚)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无源晶振有2个引脚,需要借助于外部的时钟电路(接到主IC内部的震荡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

7. 外部晶振频率为24MHz,机器周期是多少

单片机的机器周期=12秒/晶振频率,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等于单片机晶振频率的倒数,如常见的外接12M晶振,那它的时钟周期=1/12M。

时钟周期以时间动作重复的最小周期来度量,度量单位采用时间单位。在单个时钟周期内(现代非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这个时间一般都短于1纳秒),逻辑零状态与逻辑一状态来回切换。由于发热和电气规格的限制,周期里逻辑零状态的持续时间历来要长于逻辑一状态。

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通常用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也就是 计算机通过内部或外部总线进行一次信息传输从而完成一个或几个微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它一般由12个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组成,也是由6个状态周期组成。

扩展资料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由于时钟脉冲是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脉冲,它控制着计算机的工作节奏(使计算机的每一步都统一到它的步调上来)。显然,对同一种机型的计算机,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就越快。

但是,由于不同的计算机硬件电路和器件的不完全相同,所以其所需要的时钟周频率范围也不一定相同。我们学习的 8051单片机的时钟范围是1.2MHz-12MHz。

一个机器周期包含六个状态周期(用S表示)。一个状态周期有两个节拍(用P1、P2表示)。80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同6 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也就是说一个机器周期=6个状态周期=12个振荡周期(即时钟周期)。

8. 影响晶振频率的因素

晶振的频率若偏高,时钟就会偏快,反之,若频率偏低,时钟就会偏快。时钟是否能为我们提供精准时间,完全取决于这颗晶振32.768KHz本身的性能及工作状态。

若晶振各项电气参数合格,时间仍不准,就需要确认一下它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发生了频率偏差,及是否考虑更换外接电容值与之实现更佳匹配。

9. 常见晶振频率

12M晶振用到的地方很多,12M晶振频率跟32.768K晶振一样使用的特别广泛, 比如音响中有用到、读卡器中会用到、无线蓝牙中会用到以及键盘等等。 12M晶振又根据不同的封装尺寸在不同领域使用,智能家居、无线通讯、安防设备以及医疗设备等等都有用到晶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