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h计故障判断及标定步骤?
操作步骤:
使用前的准备
pH计在使用前处于待机状态;电极部分浸泡于饱和KCl 的电极储存液中。
校准
1.按“Mode”(转换)键可以在pH和mV模式之间进行切换。通常测定溶液pH值将模式至于pH状态。
2.按“SETUP”键,显示屏显示Clear buffer, 按“ENTER”键确认,清除以前的校准数据。
3. 按“SETUP”键直至显示屏显示缓冲溶液组“1.68,4.01, 6.86,9.18,12.46”,按“ENTER”确认。
4.将电极小心从电极储存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充分冲洗电极,冲洗干净后用滤纸吸干表面水(注意不要擦拭电极)。
5.将电极浸入第一种缓冲溶液(6.86),搅拌均匀。等到数值稳定并出现“S”时, 按“STANDARDIZE”键,等待仪器自动校准,如果校准时间过长,可按“ENTER”键手动校准。校准成功后,作为第一校准点数值被存储,显示“6.86”和电极斜率。
6. 将电极从第一种缓冲溶液中取出,重复步骤3洗净电极后,将电极浸入第二种缓冲溶液(4.01),搅拌均匀。等到数值达到稳定并出现“S”时, 按“STANDARDIZE”键,等待仪器自动校准,如果校准时间过长,可按ENTER键手动校准。校准成功后,作为第二校准点数值被存储,显示(4.01 6.86)和信息“%SlopeXX”。XX显示测量的电极斜率值,该测量值在90-105%范围内可以接受。如果与理论只有更大偏差,将显示错误信息(Err),电极应清洗,并重复上述步骤重新校准。
7.重复以上操作完成第三点(9.18)校准。测量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电极,滤纸吸干电极表面残留水份后将电极浸入待测溶液。待测溶液如果辅以磁搅拌器搅拌,可使电极响应速度更快。测量过程中等待数值达到稳定出现“S”时,即可读取测量值。使用完毕后,将电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电极上的水份。浸于4M KCl溶液中保存。
二、冷却液ph检测仪怎么校准?
冷却液ph检测仪校准方法:
1、测量标准缓冲温度,查表确定该温度下的pHs值,并将温度补偿旋钮调节到该温度。
2、用纯水冲洗电极,并将其甩干。
3、将电极浸入缓冲溶液中,摇动,然后静置。读数稳定后,调节定位旋钮,使仪器显示标准溶液的pH值。
4、取出电极,清洗并甩干。
5、测量样品的温度,并将pH计的温度补偿旋钮调节到该温度值。
三、冷却液酸性检测仪怎么校准?
1、 清洁电极,将其旋干,将其浸入pH-pH准溶液中,并将仪器温度补偿旋钮置于溶液的温度。
2、 指示值稳定后,调节定位旋钮,使仪器的指示值为标准溶液的pHs值。
3、 取出电极,清洗并干燥,浸入第二标准溶液中。
4、 指示值稳定后,调节仪器的斜率旋钮,使仪器的指示值为第二标准溶液的pHs值。
5、 取出电极,清洗,旋干,然后浸入pHpH溶液中。
6、 如果误差超过H,重复步骤(和(直到在两种标准溶液中无需调节旋钮即可显示正确的pHs值。
7、 取出电极并旋干,调节pH温度补偿旋钮至样品溶液的温度,将电极浸入样品溶液中,摇动,静置,显示稳定读数。
四、功分器的各项指标的含义?
功分器全称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可也称为合路器。一个功分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应保证一定的隔离度。功分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功率损耗(包括插入损耗、分配损耗和反射损耗)、各端口的电压驻波比,功率分配端口间的隔离度、功率容量和频带宽度等。功分器通常是成对使用,先将功率分成若干份,然后分别放大,再合成输出。广泛应用于射频微波大功率固态发射源的功率放大器中。
功分器种类
种类:功分器一般有二功分、三功分和四功分3种。
功分器从结构上分一般分为:微带和腔体2种。腔体功分器内部是一条直径由粗到细程多个阶梯递减的铜杆构成,从而实现阻抗的变换,二微带的则是几条微带线和几个电阻组成,从而实现阻抗变换。
功分器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分配损耗、插入损耗、隔离度、输入输出驻波比、功率容限、频率范围和带内平坦度。
1、分配损耗:指的是信号功率经过理想功率分配后和原输入信号相比所减小的量。此值是理论值,比如二功分3dB,三功分是4.8dB,四功分是6dB。(因功分器输出端阻抗不同,应使用端口阻抗匹配的网络分析仪能够测得与理论值接近的分配损耗)
2、插入损耗:指的是信号功率通过实际功分器后输出的功率和原输入信号相比所减小的量再减去分配损耗的实际值,(也有的地方指的是信号功率通过实际功分器后输出的功率和原输入信号相比所减小的量)。插入损耗的取值范围一般腔体是:0.1dB以下;微带的则根据二、三、四功分器不同而不同约为:0.4~0.2dB、0.5~0.3dB、0.7~0.4dB。
插损的计算方法:通过网络分析仪可以测出输入端A到输出端B、C、D的损耗,假设3功分是5.3dB,那么,插损=实际损耗-理论分配损耗=5.3dB-4.8dB=0.5dB.
微带功分器的插损略大于腔体功分器,一般为0.5dB左右,腔体的一般为0.1dB左右。由于插损不能使用网络分析仪直接测出,所以一般都以整个路径上的损耗来表示(即分配损耗+插损):3.5dB/5.5dB/6.5dB等来表示二/三/四功分器的插损。
3、隔离度:指的是功分器输出各端口之间的隔离,通常也会根据二、三、四功分器不同而不同约为:18~22dB、19~23dB、20~25dB。
隔离度可通过网络分析仪测,直接测出各个输出端口之间的损耗,如上图淡蓝色曲线所示,BC间,及 CD间的损耗。
4、输入/输出驻波比:指的是输入/输出端口的匹配情况,由于腔体功分器的输出端口不是50欧姆,所有对于腔体功分器没有输出端口的驻波要求,输入端口要求则一般为:1.3~1.4 甚至有1.15的;微带功分器则每个端口都有要求,一般范围为输入:1.2~1.3 输出:1.3~1.4。
5、功率容限:指的是可以在此功分器上长期(不损坏的)通过的最大工作功率容限,一般微带功分器为:30~70W平均功率,腔体的则为:100~500W平均功率。
6、频率范围:一般标称都是写800~2200MHz,实际上要求的频段是:824-960MHz加上1710~2200MHz,中间频段不可用。有些功分器还存在800~2000MHz和800~2500MHz频段
7、带内平坦度:指的是在整个可用频段内插损含分配损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一般为:0.2~0.5dB。
功分器系列
1、400MHz-500MHz频率段二、三功分器,应用于常规无线电通讯、铁路通信以及450MHz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2、800MHz-2500MHz频率段二、三、四微带系列功分器,应用于室内覆盖工程。
3、800MHz-2500MHz频率段二、三、四腔体系列功分器,应用于GSM/CDMA/PHS/WLAN室内覆盖工程。
4、1700MHz-2500MHz频率段二、三、四腔体系列功分器,应用于PHS/WLAN室内覆盖工程。
5、800MHz-1200MHz/1600MHz-2000MHz频率段小体积设备内使用的微带二、三功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