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引线

海潮机械 2023-03-29 11:58 编辑:admin 114阅读

一、光耦不导通叫什么?

叫普通三极管

普通的晶体三极管的基极有引线,从引线输入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完成放大等功能;光耦中的三极管的基极没有引线,基极通过接收发光二极管的光来控制集电极电流,就是说,光耦中发光二极管的光的作用相当于给普通三极管提供的基极电流。光耦中的三极管的特性接近普通三极管,但不能当普通三极管用,把发光二极管弃掉不用没法控制集电极电流。

二、焊接晶体管时为什么常用夹子夹住晶体管的引线?

这是因为害怕三极管在焊接时,电烙铁400度以上的高热在焊接的几秒钟时间里,通过三极管的引线传到三极管的pn结,使三极管的性能发生改变,甚至击穿。

焊接三极管时用夹子夹住三极管引线可以帮助该引线散热,减缓三极管的受热程度,也为三极管接入线路后降低故障率提供帮助。

三、三极管的两个pn结叫什么?

对于NPN管,它是由2块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P型半导体所组成,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 (Emitter)、基极b (Base)和集电极c (Collector)。

当b点电位高于e点电位零点几伏时,发射结处于正偏状态,而C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几伏时,集电结处于反偏状态,集电极电源Ec要高于基极电源Eb。

四、三极管先焊哪一极?

集电极

注意 e 、 b 、 c 三引线位置插接正确;

焊接时间尽可能短,焊接时用镊子夹住引线脚,以利散热。焊接大功率三极管时,若需加装散热片,应将接触面平整、打磨光滑后再紧固,若要求加垫绝缘薄膜时,切勿忘记加薄膜。管脚与电路板上需连接时,要用塑料导线

五、三极管的三根线称为啥?

三极管的三根引线是它的三个极。分别是基极b,集电极c和发射极e。信号通过基极进行放大后传送到发射极,有的三极管也是起到开关的作用。起到了无触点开关的功能。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电源作用于发射结上使得发射结正向偏置,发射区的自由电子不断的流向基区,形成发射极电流。

六、三极管的三个极电压哪个高,哪个低呢?

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的电流中E最大,B最小,E跟C相近。

对于NPN管,它是由2块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P型半导体所组成,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 (Emitter)、基极b (Base)和集电极c (Collector)。

当b点电位高于e点电位零点几伏时,发射结处于正偏状态,而C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几伏时,集电结处于反偏状态,集电极电源Ec要高于基极电源Eb。

在制造三极管时,有意识地使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浓度大于基区的,同时基区做得很薄,而且,要严格控制杂质含量,这样,一旦接通电源后,由于发射结正偏,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及基区的多数载流子(空穴)很容易地越过发射结互相向对方扩散。

但因前者的浓度基大于后者,所以通过发射结的电流基本上是电子流,这股电子流称为发射极电流子。

七、万用表怎么测三极管的通断?

一、工具:

指针万用表、塑封三极管,以9018为例

二、具体步骤:

1、三极管内部实际是两个二极管组成的,只不过是公用一个极。既然是二极管就可以有万用表电阻档来测量。所以用RX1K档,再调零。

2、以9018来测试。首先分开三只引线,红黑表笔测量任意两个引线。

3、在测量过程中交换表笔测出阻值。一般是不通时为无穷大,有5K左右阻值的导通电阻时记下表笔和引线,在对调表笔,直到有一表笔不变动,另一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根引线都有5K左右阻值时。不变动的那个表笔所接触的引线就是该三极管的基极。这里就可确定黑笔是基极b。

4、虽然找到三极管的基极,但是还有两个极没有分清。所以再测量。黑笔基极不变,再分别测量另两引线的阻值。这时的选RX10档,因为经过测量发现阻值很接近,所以选低档测出两个值。

5、从测量的结果来确认极性。阻值稍小的那脚就是集电极,用C表示极性。另一引线就是发射极,用e表示。

6、这是测量好的元件。灵活应用就是其中的两脚正反测量都是导通,说明这只三极管击穿了,如果怎么测量都没有电阻,说明三极管断路。更多的情况是击穿。这是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