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模型(3d打印机模型拿不下来)

海潮机械 2023-01-04 17:23 编辑:admin 79阅读

1. 3d打印机模型拿不下来

先加热工作台到45度,然后用铲刀水平左右晃动者往前推。下次打印时可以在模型底部设置网格。

2. 3d打印机模型拿不下来怎么办

故障一:模型粘不到3D打印机工作台  1、喷嘴离工作台距离太远,调整工作台和喷嘴距离,使其距离刚好可以通过一张薄名片厚度。  2、工作台温度太高或者太低。ABS打印工作台温度应该在110℃左右,PLA打印工作台温度应该稳定在70℃左右。  3、打印耗材问题,换家耗材供应商耗材适应,各耗材厂家所生产的打印耗材参差不齐,所以可以尝试更换一下打印材料试试。  4、打印ABS一般在工作台贴上高温膜,打印PLA一般在工作台上贴上美纹纸。(在粘贴美纹纸后,打印PLA模型会出现模型不好拿掉问题,可以再打印模型完毕后加热打印平台到100℃好拿一些。)  故障二:3D打印机喷嘴不出丝  1、检查3D打印机送丝电机。  加温进丝,齿轮送丝观察齿轮转动是否正常,步进电机送丝观察进丝时电机是否微微震动并发出工作响声,若有则说明是电机线接错需要调节中间两项线。如果无,检查送丝器及其主板的接线是否完整。不完整及时维修。  2、查看打印耗材温度。  ABS打印喷嘴温度在210℃-230℃之间,PLA打印喷嘴温度在195℃-220℃之间。  3、查看3D打印机喷嘴是否堵头。  喷嘴温度加热,ABS加热到230℃,PLA加热到220℃,丝上好后用手稍微用力推动看喷嘴是否出丝,如果出丝,则喷嘴没有堵头,如果不出丝,则拆下喷嘴清理喷嘴内积削或者更换喷嘴。  4、3D打印机工作台是否离喷嘴较近。  如果工作台离喷嘴较近则工作台挤压喷嘴不能出丝。调整喷嘴工作台之间距离,距离为刚好放下一张薄卡片厚度为合适。  故障三:打印模型错位  1、切片模型错误。  现在用的最常见的软件是Cura、Repetier这两种。大多都是开源的,所以说软件的稳定性专业性不能保证,还有每个设计模型图出来不一定就是完美适合软件,所以打印错位首先模型图不换,把模型图重新切片,模型移动个位置也好,让软件重新生成GCode打印。  2、模型图纸问题。  出现错位换切片后模型还是一直错位,换以前打印成功的模型图实验,如果无误,重新作图纸。  3、打印中途喷嘴被强行阻止路径。  首先打印过程中不能用手触碰正在移动的喷嘴。其次如果模型图打印最上层有积削瘤,则下次打印将会重复增大积削,一定程度坚硬的积削瘤会阻挡喷嘴正常移动,使电机丢步导致错位。  4、电压不稳定。  打印错位时观察是否为大功率电器比如空调啊下班了一部分电器的电闸一起关闭时打印错位了,如果有,打印电源加上稳压设备。如果没有,观察打印错位是否每次喷嘴走到同一点出现行程受阻,喷嘴卡位后出现错位,一般是X、Y、Z轴电压不均,调整主板上X、Y、Z轴电流使其通过三轴电流基本均匀。  5、主板问题。  上述问题都解决不了错位,而且出现最多的是打印任何模型都同一高度错位,更换主板。

3. 3d打印模型中不能出现

首先你要稍微理解一下3d打印的原理,它是把材料一层一层堆叠起来的,所以拿出来你就能看到是层状的至于每层有多厚,一个取决于你设置的精度,一个取决于打印机能达到的精度。

所以说要么你就自己打磨一下,磨平了,要么就找精度更高的机器或者厂

4. 3d打印模型要注意的问题

3D打印模型翘边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打印环境温度不稳定,导致材料固化过程中卷曲翘边。解决办法:底板加热到50度,找个壳体结构把3d打印机全封闭起来,营造恒温环境。

2.工作台上未粘贴美纹纸/高温双面胶来固定。解决方法:在工作台上粘贴美纹纸/高温双面胶来固定模型。

5. 3d打印机模型取不下来

3d模型打印机价格1万-50万以上都是有的,

主要分四个级别:

1、改装机级别金属3d打印机,价格1-5万之间,大部分拿写真机来改装;

2、民用级别金属3d打印机,价格5-8万之间,大部分为爱普生喷头或者理光gh2220喷头;

3、半工业级别金属3d打印机,价格9-16万之间,大部分为工业喷头中中低端喷头;

4、工业级别金属3d打印机,价格16万以上,大部分为工业喷头中的高端喷头;

在选择的时候,最好多个厂家之间进行对比,不要盲目的听从销售人员的介绍,对金属3d打印机厂家设备的印刷精度、印刷速度、使用寿命等做一个综合测试。

6. 3d打印机不出材料

1、建模软件设计

生成数字模型是3D打印过程的第一步。生成数字模型的最常见方法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 有大量与3D打印兼容的免费和专业的CAD程序。逆向工程也可以用于通过3D扫描生成数字模型。

在进行3D打印设计时,必须考虑几个设计注意事项。这些通常集中在特征几何形状限制和支撑或逃生孔要求上,并且会随技术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2、STL文件转换和操作

与传统制造方法不同,3D打印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是要求将数字模型文件转换为STL(立体光刻)文件。STL使用三角形(多边形)来描述对象的立体参数信息。在将模型转换为STL文件之前,应考虑几个模型限制,包括物理尺寸,水密性和多边形数量。

一旦生成了STL文件,该文件就会导入到切片软件中进行处理。该程序将STL文件转换为Gcode代码。Gcode代码是一种数控(NC)编程语言。它用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中,以控制自动化机床(包括CNC机床和3D打印机)。切片器程序还允许设计人员自定义构建参数,包括支撑,层高和零件方向。

3、3D打印过程

未进行后处理的3D打印模型成品

3D打印机通常由许多小而复杂的零件组成,因此正确的维护和校准对于产生精确的打印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打印材料也被加载到3D打印机中。3D打印中使用的原材料通常具有保质期,并且需要小心处理。虽然某些过程提供了回收多余3D打印材料的能力,但如果不定期更换,重复使用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比如受潮引发拉丝)。

一旦开始打印,无需监视3D打印机的运转。3D打印机将遵循自动化流程,通常仅在机器用完材料或软件出现错误时才会出现报警。

4、去除3D打印支撑

利用夹钳从SLA 3D打印模型中去除支撑

对于某些3D打印技术,去除3D打印模型支撑就像将打印好的模型直接从打印平台拿出来一样简单。对于其他更工业化的3D打印方法,去除支撑是一项特定工作流程,涉及精确地提取打印模型对象,同时仍将其封装在构建材料中或附着在3D打印平台上。这些方法需要复杂的拆卸程序,熟练的机器操作员以及安全设备和受控环境。

5、3D打印后处理过程

用3D打印机制作的创意的名片夹

后处理程序再次因3D打印机技术而异。SLA 3D打印技术要求在模型处理之前要在紫外线下固化,金属零件通常需要在烤箱中消除应力,而FDM技术制作的零件可以直接手动处理。大多数3D打印模型都可以打磨,并采用其他后处理技术(包括高压空气清洁,抛光和着色)来准备最终使用的3D打印模型。

7. 3d打印 拿不下来

1.将电源适配器AC端插入电源插座,另一端DC插头插入3D打印笔的电源口,此时液晶屏幕处亮起红灯,表明设备已经进入通电待机状态。

2.当液晶屏上显示PLA或者ABS字样,通过位移液晶屏幕上下的按钮进行材料选择。

3.材料选择后,点按“出料键”,LED灯点亮,标明设备已经进入预热状态,此时液晶屏幕显示实时加热温度,当LED等由红变黄,标明预热结束,设备方可进行使用。

4.将耗材插入进料口,装载前保证材料端口平整,长按“出料键”,耗材便由内置马达进行输送,待喷嘴端有料吐出,即装载成功。

5.由于地域温度差异,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微调,本设备有“变速”开关,创作中可以根据出料速度实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