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伸缩缝补偿器(伸缩缝补偿装置)

海潮机械 2023-01-27 00:26 编辑:admin 117阅读

1. 伸缩缝补偿装置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18年版)中3.5.11条规定;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常用的措施有:软性接头法,即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管连接沉降缝两的管道;丝扣弯头法,在建筑沉降过程中,两边的沉降差由丝扣弯头的旋转来补偿,仅适用于小于50mm的管道;活动支架法,在沉降缝两侧设支架,使管道只能在垂直位移,以适应沉降、伸缩的应力。

2. 补偿装置预拉伸

优点:

(1)功能强大

TMCP等技术的应用,降低板的矫直温度以及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它比以前更大; 采用预应力或整体铸造框架,框架刚度> 10000kN / mm,有限元分析已广泛用于受力构件的设计中。

(2)传动技术

为了提高矫直的强度范围,减少板的打滑,减少万向节的事故,大型矫直机的传动方式一般采用成组传动或单独传动,以提高其传动能力。其中,1升辊热矫直机中的前5个后6组变速箱,9辊热矫直机中的333组变速箱以及冷矫直机中的单独变速箱已成为该类型的成熟传动方法。 滚筒系统。在传动控制方面,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主从速度控制和转矩极限控制已被广泛使用。

(3)耐用的滚筒系统

矫直辊系统是矫直机的主要承重组件,也是主要的限制条件。为了适应重负载,特殊的滚子系统设计被广泛使用。在热矫直机方面,基于辊的支承辊采用密排交错的辊系统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以提高滚筒系统的承载能力。对于冷矫直机,已经开始使用矫直机专用轴承。矫直辊的材料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并且能够改善辊系统的耐磨性和弯曲能力的材料已被广泛使用。

(4)卷弯技术

辊矫直机的辊弯曲装置可以改变辊系统中辊缝的形状,在板矫直的横向上形成不同的弯曲量,从而消除了板形缺陷。中厚板有两种常用的弯曲机构。一种是分体式上应力框架弯曲辊结构。 矫直机的活动梁分为两部分,中间有铰接轴。 弯曲辊筒可以通过旋转偏心轴来实现辊筒系统的预弯曲。一种是弯曲辊梁式弯曲辊结构。 在矫直力的作用下,梁变形为抛物线形。 它由设置在上下弯曲辊架中的短行程油缸控制,以使辊缝在钢板度的宽度方向上达到所需的平行度。

(5)液压降低

在传统的矫直机上用于调节螺钉和螺母的结构的结构在设置位置时精度低并且再现性差,并且不能满足矫直的要求。矫直机的液压减径系统已逐渐取代机械减径方法,成为矫直机减径形式的主流。在液压加压结构中,上罗拉系统和上横梁由四个主油缸支撑; 通过液压调节位置控制回路,可以在空载下迅速关闭,在负载下调节辊隙,可以补偿框架梁系统的弹性拉伸,弹性压缩; 在整个矫直过程中保持轧辊间隙恒定,以使钢板的头和尾获得良好的矫直质量。此外,主缸还用于过载保护。

缺点:目前为止也就噪音大,耗电大

3. 伸缩缝补偿器

方形补偿器主要作用是:补偿管道的热变形量。方形补偿器多用于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处铺设进行补偿。

4. 伸缩补偿器

没什么区别,习惯上补偿器也叫膨胀节,或伸缩节。由构成其工作主体的波纹管(一种弹性元件)和端管、支架、法兰、导管等附件组成。 属于一种补偿元件。利用其工作主体波纹管的有效伸缩变形,以吸收管线、导管、容器等由热胀冷缩等原因而产生的尺寸变化,或补偿管线、导管、容器等的轴向、横向和角向位移。也可用于降噪减振

5. 补偿装置和伸缩节

是GB 2343-85,伸缩节也可以称为管道伸缩节,补偿器,伸缩器,伸缩节,主要用于补尝管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伸缩变形,也用于管道因安装调整等需要的长度补尝,伸缩节的代号是GB 2343-85。

6. 伸缩缝补偿装置有哪些

伸缩缝 定义: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 沉降缝 定义: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防震缝 定义: 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1、属于变形缝,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2、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三缝合一:缝宽按照防震缝宽度处理;基础按沉降缝断开。

3、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4、我国目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行业标准JG/T 372-2012《建筑变形缝装置》,此标准由苏州海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常熟市福勒建筑构件有限公司,常熟市创联建筑构件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合强实业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共同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