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泵接线图(计量泵接线图解)

海潮机械 2023-01-05 00:02 编辑:admin 152阅读

1. 计量泵接线图解

确定水泵自动控制器的控制方式,是压力控制,还是液位控制,还是开关控制,达到停机条件,水泵能停机,达到启泵条件,水泵能启动,说明控制器没问题。反之,就有问题了。

一、注意事项:

a. 该控制器使用国际标准尺寸的机壳,安装时仅需在面板上开一个长方孔。

b.将控制器嵌装于控制柜面板上, 周围应留出适当的空间,以利于接线、散 热。

c.如果没有与控制器相对应的信号输入,不影响整个控制器正常工作,但控制器无法起到相对应的保护作用。

二、水泵自动控制器的好处:

1、代替传统的水箱系统。

2、根据开关水龙头来启动和停止水泵。

3、在供水期保持恒定的。

2. 计量泵接法

电机经联轴器带动蜗杆并通过蜗轮减速,使主轴和偏心轮作回转运动,由偏心轮带动弓型连杆的滑动调节座内作往复运动。

二、当柱塞向后死点移时,计量泵泵腔内逐渐形成真空,吸入液体。

三、当柱塞向前死点移动时,此时吸入阀关闭,排出阀打开,液体在柱塞向进一步运动时排出。

3. 计量泵电路图

调节原理:

电机经联轴器带动蜗杆并通过蜗轮减速使主轴和偏心轮作回转运动,由偏心轮带动弓型连杆的滑动调节座内作往复运动。

当柱塞向后死点移时,泵腔内逐渐形成真空,吸入阀打开,吸入液体;当柱塞向前死点移动时,此时吸入阀关闭,排出阀打开,液体在柱塞向进一步运动时排出。在泵的往复循环工作形成连续有压力、定量的排放液体。

调节流量是由检测元件检测出主流的流量大小,反馈给调节器,调节器再控制计量泵改变流量,控制流量输出的大小。

4. 计量泵接头

水表接头螺丝是8到10毫米螺丝。大口径水表接口一般是法兰口,选用8到10毫米螺丝,一般不小于8毫米螺丝。居民用水计量表,俗称:水表。安装水表的两头螺丝牙,在表体两头的螺丝牙是6分(25mm)螺丝牙;用来连接表体和水管的表脚螺丝牙是4分(20mm)螺丝牙。在安装水表时,先把表脚分别装到两边的4分水管的内牙接头上

5. 泵的接线图

如果没有地线,三根就是火线,电机有正反转,泵上有箭头,试下即可,如果反转,调整任意两跟线的位置即可。

随便接,三相电三根都是火线,没有影响的。三根线分别接三相电源,如反转对调任意两根电源线就可以了。

三相采用三角形接法或Y型接法,机壳直接接地,不用零线的。四根线里面有一根是接地线,一般用花色线标记,线径也较细。其余的三根是电源线,先接上电源看水泵转向,如果转向相反,就调换一下相序。

假如接地线没有明显标记,可以用万用表找出三根相互之间有阻值的,剩下的一根就是接地线了。你可以请电工接,不要因小失大。

6. 计量泵管路安装图

在一般的正常情况下对于输送物理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常温介质柱塞泵中心至液面的安装高度约为2米,隔膜泵约为1米。当泵缸腔内

7. 计量泵接线图解说明

米顿罗计量泵的安装方法

1.建议吸入管路采用自灌式安装,泵的吸液端低于储液池的最低液位。如必须采用吸入提升式安装方式,必须在吸入管口加装脚阀。2.5米水柱为最大容许吸程高度。

2.建议在吸入管路中安装过滤器,以便检查和清洗。同时必须有必要的截止阀和管路活接,以便日后维护。

3.在计量泵出口管路中必须安装脉动缓冲器、安全阀。如压力低于3Bar时,建议加装背压阀,以免管路产生虹吸现象。

4.吸入管路的管径必须大于计量泵入口阀尺寸。确定管径尺寸必须考虑计量泵的峰值流量、管路长度和物料粘度等参数。当出口管路未安装脉动缓冲器时,也必须参照吸入管径的选择来确定管径尺寸。

5.电机接线必须参照电机铭牌和操作说明书。

6.将计量泵出口管路断开,或打开管路排气阀。

7.按油位指示加入润滑油,然后将冲程调至0%。启动计量泵,辨别泵体内是否有异常噪音。

8.逐步调大冲程至100%,观察计量泵出口是否有物料输送,且流量随冲程调节而变化。

9.关闭管路排气阀或连接出口管路,向系统添加物料。以上具体方法由上海阔思电子有限公司提供。

8. 计量泵安装示意图

量泵   计量泵的开启完整的说应该分三个方面:   1、起泵前准备检查工作:   首先是泵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根据各厂家对此的要求进行确定。   计量泵属于动设备,则其运动部件就涉及到润滑的问题。开启前,需要确定传动箱体是否按要求注入润滑油即油量,对于柱塞式计量泵只需要确认这一点;液压隔膜式计量泵,还需要在液压腔中注入液压油;其次是检查泵的进出口阀门是否全开;第三是确认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2、泵开启:   当上述基本项确定后就可以起泵了。   3、开启后确认工作:   新泵和检修后,泵开启时,需要重新对泵进行校准:一是柱塞零位校准;二是当是液压隔膜计量泵时,需要对液压油腔进行排气工作,单隔膜计量泵一般需要人工进行,双隔膜泵一般是泵自动进行;三是双隔膜计量泵还涉及到双隔膜间排气,这需要根据每个厂家的要求进行操作。   当这三个方面都确认后,才能说是正确的开启计量泵。 注意!!! 计量泵初次启动注意事项 1). 将调量转盘反时针旋转至0位(泵最小行程处),将调量表对零后重新装入并固定,再将柱塞行程调至最大行程的30%~40%位置。 2). 初次启动时,待泵运行10~20秒后停泵20-~30秒,重复10次以上,以便灌满隔膜油腔,在此运行期间,注意听电机或其他运动件有无异常的噪音,并及时排除故障。 3). 在零压下,泵运行一个小时左右,再逐步增大行程,检查排出管路流量大小,将机座油温预热。 4). 将流量调节设定在流量的100%,并将压力逐步升至额定压力,运行30~60分钟。检查柱塞填料密封处的漏损(泄漏量应控制在流量的万分之一,1毫升约为15滴)和各运动付的温升(长期连续运行时润滑油温度不得超过60℃)。 警告: 调量表设定不要超过100%,否则易出现计量异常,精度降低。 手臂远离柱塞和联轴器等运动件,确保人身安全。 流量的校验与标定: 该计量泵在出厂时均经过常温清水性能试验,并在合格证中列出试验结果和流量标定曲线。用户在最初的12小时运行后,应测试和校验泵,特别是介质物理性能常温清水差异较大的工况,以获得在特定运行状态下泵流量的精确性,并重新标定流量曲线,以便在操作时按复试曲线调节流量。通常应在100%、75%、50%、30%、20%设定流量下校验,就足以看出整个调节范围内泵的性能。校验方法如下: 1).测定经标定容器中泵送的液位降。此方法校验可避免操作者接触有害液体。 2).收集和测定泵出口的液体,可采用称重法或容积法来标定。 在校验时,泵的排出口必须有压力,否则泵不能正常工作。 填料的初始调节: 转动填料螺母,必要时可轻敲螺纹处,使填料处于压紧状态,再回转半圈。若填料处温度升高,则应松动填料螺母(每次1/6圈,间隔5分钟),以防损坏填料。 注意:密封盖处的微量滴漏是允许的,且具有冷却和润滑填料与柱塞的作用,可大大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填料的更换和操作方法详见 调量表的初始调节: 1).依据工艺流程的需要,查对复试后的流量标定曲线,得到相对应的行程百分数值,把调量表指针旋到指定位置,然后将调节转盘后的锁紧螺母锁定,以保持设定的流量。 2).旋转调量表时,不得过快过猛,应按照从小流量往大流量方向调节;若需调小流量,应将调量表向小的方向多旋数格,再向大流量方向回转至所需刻度,以消除空位误差。 3).泵的行程调节可以在停车或运行中进行。行程调节后,泵的流量约需1~2分钟方可稳定;行程长度变化越大,流量稳定所需时间越长,尤其是隔膜泵更明显。 补油阀组的调节: 1).安全自动补油阀组的调节: 隔膜泵的隔膜油腔内在出厂时均注满变压器油,用户无需拆卸或重注。 但当油腔内无油或油量不足时,请按以下方法进行: a).将泵行程调至40~50%,打开安全阀储油罐盖,用手轻压补油阀杆往隔膜油腔内注油,同时盘动联轴器使隔膜鼓动,排出隔膜腔内的气体,直到气泡不再往上冒为止。 b).开车时,可将安全阀的调节螺钉逐步松动直至起跳为止。随着泵的排出运动将油腔中的气体排出,应起跳数次。当泵内产生的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油腔的油不应从安全阀中溢出;当泵内产生的压力达到工作压力的1.1~1.3倍时(其中大值的排压应在1MPa以内),安全阀应迅速开启,使泵内压力不再升高。此时,锁紧安全阀调节螺栓上的锁紧螺母,安全阀调节完毕。 c).在安全阀起跳排气的同时,在柱塞吸入运动中作短时补油。若油量补充过多,将会产生振动和冲击声,应在柱塞排程时,轻压补油阀杆排出多余的油,直至泵运行平稳为止。 d).自动补油阀开启压力为0.8个大气压。将手指轻放在补油阀杆上,随着柱塞运动可明显感觉到上下振动,说明补油阀弹簧压力合适。 2).限位补油阀的放气及安全阀调节: 限位阀与单向补油阀在出厂时已基本调好,用户尽量勿动。 a).放气时,先将液缸上部的安全阀整体卸下,从连接孔向油腔内注油,同时盘动联轴器使隔膜鼓动,排出膜腔内的气体,直至不再往上冒泡为止,将油加满后装复安全阀。 b).开车时,将安全阀的调节螺钉逐步松动直至起跳为止,随着泵的排出运动,将油腔中的气体排出,应起跳数次。当泵内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油腔的油不再从安全阀中大量溢出,其调节基本到位,可锁紧安全阀的锁紧螺母。此时安全阀有轻微的滴漏是允许的,可起到排气作用,其油量随时由单向补油阀补充充足。 流量的远距离和自动控制: 本系列泵调节箱顶部可设置电控或气控行程调节装置,也可采用变频器调节电机频率,以改变泵速从而调节流量大小。具体的操作请参看相应自动控制装置的使用说明书。 隔膜破裂报警装置: 根据结构与原理不同,分为化敏式(BH型)和压敏式(BY型)两种。化敏式报警是利用液压油或中间介质与输送介质的导电度差异来实现隔膜破裂报警;压敏式是利双隔膜间压力变化传递来实现隔膜破裂报警。具体的安装连接及操作方法详见隔膜报警器使用说明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