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调峰锅炉(供热调峰锅炉)

海潮机械 2023-02-03 03:56 编辑:admin 116阅读

1. 供热调峰锅炉

 调峰电厂就是承担电力系统高峰时段调节用电负荷任务的这一类专业化电厂的统称。城乡用电往往有高峰期和低谷期,用电需求不很平衡,用电负荷也是不均匀的。在用电高峰时段,电网往往超负荷运行。这个时候就需要启用调峰电厂,并投入在正常运行以外的发电机组以满足需求。这些电厂就称为调峰电厂,发电机组称为调峰机组。一般的调峰电厂包括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调峰机组有燃气轮机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等。目前多数采用水力发电厂调峰,因为这两类调峰电厂的性能不同,水力发电厂响应很快,开机、停机比较灵活,而火力发电厂响应较慢,从锅炉起炉到汽轮机并网发电需要好长时间,所以主力调峰电厂就是水力发电厂,在水力发电厂调峰不足或者枯水期的时候,就需要启用火力发电厂进行补充调峰。  

水力发电厂的调峰工作状况一般是在用电低谷期,调峰电厂以电能作动力,抽水蓄能将电能转化为可以储存的能量,而当用电高峰期,调峰电厂通过水力发电把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电能,送入电网。至于火力发电厂的工作状况,就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2. 调峰供热站的调峰是什么意思

多热源供热系统是在同一个供热管网中的不同位置上,同时存在多个热源。

其中最大的一个热源称为主热源,另外几个小的热源称为调峰热源,也叫峰荷热源,它一般为大、中、小型的区域供热锅炉房。各热源可分布在管网的任何位置,但教理想的方式是热源均在管网的远端。

3. 火电供热机组深度调峰

超临界锅炉调峰,准确的说法是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调峰,是电网用电负荷增加形成高峰时,超临界机组相应增加发电负荷,到达电网用电与发电负荷平衡,电网用电负荷减少形成低谷时,超临界发电机组相应减少发电负荷,达到电网用电负荷与发电负荷平衡。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目前电网新能源负荷占比越来越大,而且新能源负荷受自然因素(如风力,光照等)影响,负荷波动剧烈,因此需要火力发电机组进行调峰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深度调峰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很多火电机组要通过改造来适应深度调峰要求。

4. 锅炉 供暖

以邯郸市为例:如果是集中供暖方式,一百平米的取暖费用为100*20*0.9=1800元(四个月),如果用燃气锅炉取暖四个月,费用至少在3600元以上,甚至更高一些,所以无论用任何取暖方式,都不如集中供暖便宜,供暖效果也没有集中供暖的效果好,要是在东北地区,一百平米的房子取暖费用更高。

5. 调峰锅炉房

你好,请看:《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3 基本规定3.0.1 锅炉房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城市(地区)或企业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余地。对扩建和改建锅炉房,应取得原有工艺设备和管道的原始资料,并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道,同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和管道的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形式相协调。3.0.2 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当地的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基础资料。3.0.3 锅炉房燃料的选用,应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并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相协调,选用的燃料应有其产地、元素成分分析等资料和相应的燃料供应协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选用燃油或燃气燃料;2 选用燃油作燃料时,不宜选用重油或渣油;3 地下、半地下、地下室和半地下室锅炉房,严禁选用液化石油气或相对密度大于或等于0.75的气体燃料;4 燃气锅炉房的备用燃料,应根据供热系统的安全性,重要性、供气部门的保证程度和备用燃料的可能性等因素确定。3.0.4 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减轻废气、废水、固体废渣和噪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3.0.5 企业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当企业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房或其他企业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联产的条件时,宜自设锅炉房。3.0.6 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区域锅炉房:1 居住区和公共建筑设施的采暖和生活热负荷,不属于热电站供应范围的;2 用户的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较小,负荷不稳定,年使用时数较低,或由于场地、资金等原因,不具备热电联产条件的;3 根据城市供热规划和用户先期用热的要求,需要过渡性供热,以后可作为热电站的调峰或备用热源的。3.0.7 锅炉房的容量应根据设计热负荷确定。设计热负荷宜在绘制出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并计入各项热损失、锅炉房自用热量和可供利用的余热量后进行计算确定。当缺少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时,设计热负荷可根据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生活小时最大耗热量,并分别计入各项热损失、余热利用量和同时使用系数后确定。3.0.8 当热用户的热负荷变化较大且较频繁,或为周期性变化时,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宜设置蒸汽蓄热器。设有蒸汽蓄热器的锅炉房,其设计容量应按平衡后的热负荷进行计算确定。3.0.9 锅炉供热介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供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生活用热的锅炉房,宜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2 以生产用汽为主的锅炉房,应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3 同时供生产用汽及采暖、通风、空调和生活用热的锅炉房,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选用蒸汽或蒸汽和热水作为供热介质。3.0.10 锅炉供热介质参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供生产用蒸汽压力和温度的选择,应满足生产丁艺的要求;2 热水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并综合锅炉房、管网、热力站、热用户二次供热系统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0.11 锅炉的选择除应符合本规范3.0.9条和3.0.10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能有效地燃烧所采用的燃料,有较高热效率和能适应热负荷变化;2 应有利于保护环境;3 应能降低基建投资和减少运行管理费用;4 应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锅炉;5 宜选用容量和燃烧设备相同的锅炉,当选用不同容量和不同类型的锅炉时,其容量和类型均不宜超过2种;6 其结构应与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相适应;7 对燃油、燃气锅炉,除应符合本条上述规定外,并应符合全自动运行要求和具有可靠的燃烧安全保护装置。3.0.12 锅炉台数和容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锅炉台数和容量应按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或热功率时,能满足锅炉房最大计算热负荷;2 应保证锅炉房在较高或较低热负荷运行工况下能安全运行,并应使锅炉台数、额定蒸发量或热功率和其他运行性能均能有效地适应热负荷变化,且应考虑全年热负荷低峰期锅炉机组的运行工况,3 锅炉房的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但当选用1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只设置l台;4 锅炉房的锅炉总台数,对新建锅炉房不宜超过5台;扩建和改建时,总台数不宜超过7台;非独立锅炉房,不宜超过4台;5 锅炉房有多台锅炉时,当其中1台额定蒸发量或热功率最大的锅炉检修时,其余锅炉应能满足下列要求:1)连续生产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2)采暖通风、空调和生活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3.0.13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建设锅炉房时,其建筑物、构筑物和管道设计,均应采取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标准的措施。3.0.14 锅炉房宜设置必要的修理、运输和生活设施,当可与所属企业或邻近的企业协作时,可不单独设置。 4 锅炉房的布置4.1 位置的选择4.1.1 锅炉房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分析后确定:1 应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并应使引出热力管道和室外管网的布置在技术、经济上合理;2 应便于燃料贮运和灰渣的排送,并宜使人流和燃料、灰渣运输的物流分开;3 扩建端宜留有扩建余地;4 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5 应位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6 应有利于减少烟尘、有害气体、噪声和灰渣对居民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影响,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总体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该季节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的各项要求;7 燃煤锅炉房和煤气发生站宜布置在同一区域内;8 应有利于凝结水的回收;9 区域锅炉房尚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供热规划的要求;10 易燃、易爆物品生产企业锅炉房的位置,除应满足本条上述要求外,还府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4.1.2 锅炉房宜为独立的建筑物。4.1.3 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4.1.4 住宅建筑物内,不宜设置锅炉房。4.1.5 采用煤粉锅炉的锅炉房,不应设置在居民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主要环境保护区内。4.1.6 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房,不宜设置在居民区。 4.2 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4.2.1 独立锅炉房区域内的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应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简洁协调、满足工艺流程顺畅、安全运行、方便运输、有利安装和检修的要求。4.2.2 新建区域锅炉房的厂前区规划,应与所在区域规划相协调。锅炉房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宜采用整体布置。锅炉房区域内的建筑物主立面,宜面向主要道路,且整体布局应合理、美观。4.2.3 工业锅炉房的建筑形式和布局,应与所在企业的建筑风格相协调;民用锅炉房、区域锅炉房的建筑形式和布局,应与所在城市(区域)的建筑风格相协调。4.2.4 锅炉房区域内的各建筑物、构筑物与场地的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使挖方和填方量最小,排水顺畅,且应防止水流入地下室和管沟。4.2.5 锅炉间、煤场、灰渣场、贮油罐、燃气调压站之间以及和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及有关标准规定,并满足安装、运行和检修的要求。4.2.6 运煤系统的布置应利用地形,使提升高度小、运输距离短。煤场、灰渣场宜位于主要建筑物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4.2.7 锅炉房建筑物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围地坪0.15m及以上。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4. 3 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4.3.1 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l~20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为0.7~14MW的锅炉房,其辅助间和生活间宜贴邻锅炉间固定端一侧布置。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35~75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为29~70MW的锅炉房,其辅助间和生活间根据具体情况,可贴邻锅炉间布置,或单独布置。4.3.2 锅炉房集中仪表控制室,应符合下列要求:l 应与锅炉间运行层同层布置;2 宜布置在便于司炉人员观察和操作的炉前适中地段;3 室内光线应柔和;4 朝锅炉操作面方向应采用隔声玻璃大观察窗;5 控制室应采用隔声门;6 布置在热力除氧器和给水箱下面及水泵间上面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振和防水措施。4.3.3 容量大的水处理系统、热交换系统、运煤系统和油泵房,宜分别设置各系统的就地机柜室。4.3.4 锅炉房宜设置修理间、仪表校验间、化验室等生产辅助间,并宜设置值班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生活间。当就近有生活间可利用时,可不设置。二、三班制的锅炉房可设置休息室或与值班更衣室合并设置。锅炉房按车间、工段设置时,可设置办公室。4.3.5 化验室应布置在采光较好、噪声和振动影响较小处,并使取样方便。4.3.6 锅炉房运煤系统的布置宜使煤自固定端运入锅炉炉前。4.3.7 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l 出入口不应少子2个。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m2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2 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3 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各层的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上的人员出入口,应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楼梯。4.3.8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室外开启,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7 燃气系统7.0.1 燃烧器的选择应适应气体燃料特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能适应燃气成分在一定范围内的改变;2 能较好地适应负荷变化;3 具有微正压燃烧特性;4 火焰形状与炉膛结构相适应;5 噪声较低。7.0.2 设有备用燃料的锅炉房,其锅炉燃烧器的选用应能适应燃用相应的备用燃料。7.0.3 燃用液化石油气的锅炉间和有液化石油气管道穿越的室内地面处,严禁设有能通向室外的管沟(井)或地道等设施。7.0.4 锅炉房燃气质量、贮配、净化、调压站、调压装置和计量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当燃气质量不符合燃烧要求时,应在调压装置前或在燃气母管的总关闭阀前设置除尘器、油水分离器和排水管。7.0.5 燃气调压装置应设置在有围护的露天场地上或地上独立的建、构筑物内,不应设置在地下建、构筑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