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对刀的基本方法(数控铣床如何对刀操作)

海潮机械 2023-01-16 17:22 编辑:admin 262阅读

1. 数控铣床如何对刀操作

对刀方法

试切对刀是最常用的对刀方法之一。由于数控铣床不同于数控车床,它有三个坐标轴:X轴、Y轴和Z轴,所以在对刀过程中需要调整X轴。分别设置Y、Z三个坐标轴,三个坐标轴没有顺序。下面以FANUC数控系统的数控铣床为例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

(1)首先,工件坐标系设置在工件中心的上表面上,坯料尺寸为100x100x10,所选择的铣刀规则为±10。首先,工件通过夹具安装在工作台上。夹紧时,夹具将工件的第三部分夹紧在一起。其次,刀具以一定的速度旋转,用手移动工作台,使工具靠近坯件的左侧移动,主轴在Z方向上移动到适当的深度。通过观察铁屑或听左侧粗糙的切削声来确定刀具是否接触。通过控制面板上的POS按钮进入相对坐标界面,然后输入X,此时屏幕上的X坐标开始闪烁,按下屏幕下方相应的零软键,屏幕上的X值显示为0。

(2)在正Z方向上收回工具,使工具以手动模式和手动模式接触毛坯的右侧,检查并记住此时在屏幕上显示的X值(注意:在运动期间保持Y轴方向不变)。沿Z正方向收回刀具,并将刀具移动到X/2的距离。

(3) 调出G54坐标系,将光标定位到X,输入“XO”,然后点击测量下方的软键,完成X轴方向的对刀。同样,通过控制刀具分别接触坯料的前后,可以将刀具设置为Y轴。在这种刀具设置方法中,刀具需要与坯料的左右两侧和前后接触。但是,刀具不需要考虑坯料的尺寸和刀具的尺寸,所以刀具的设置相对简单。

(4) Z轴旋转刀具,控制刀具移动,将刀具移动到靠近工件上表面的固定安全距离,并降低移动速度,使刀具的底面与工件的上表面接触。此时调用G54坐标系,将光标定位到Z输入0,点击测量下相应的软键,即可在Z轴上实现对刀。

检验对刀结果

试切削法完成对刀后,为了防止对刀错误造成刀具损坏,可以在MDI模式下输入“G54 G90 G00 X0 YO Z5”,在MDI模式下,按循环开始键(在“自动”模式下),然后将超越开关调整到较小的值,使刀具以较慢的速度运行。执行此命令后,观察刀具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以验证对刀的正确性。

2. 数控铣床对刀操作的注意事项

广州数控铣床对刀步骤如下:

(1)当工件以及刀具(或对刀工具)都安装好后,可按下述步骤进行对刀操作。 (2)将方式开关置于“回参考点”位置,分别按 X 、 Y 、 Z 方向按键令机床进行回参考点操作,此时屏幕将显示对刀参照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若机床原点与参考点重合,则坐标显示为( 0 , 0 , 0 )。

(2)毛坯孔或外形的对称中心为对刀位置点。

(3)以定心锥轴找小孔中心,用百分表找孔中心,用寻边器找毛坯对称中心。

(4)将电子寻边器和普通刀具一样装夹在主轴上,其柄部和触头之间有一个固定的电位差,当触头与金属工件接触时,即 通过床身形成回路电流,寻边器上的指示灯就被点亮。逐步降低步进增量,使触头与工件表面处于极限接触(进一步即点亮,退一步则熄灭),即认为定位到工件表 面的位置处。

(5)以毛坯相互垂直的基准边线的交点为对刀位置点。

(6)按 X 、 Y 轴移动方向键,令刀具或寻边器移到工件左(或右)侧空位的上方。再让刀具下行,最后调整移动 X 轴,使刀具圆周刃口接触工件的左(或右)侧面,记下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X 坐标 x a 。然后按 X 轴移动方向键使刀具离开工件左(或右)侧面。

(7)用同样的方法调整移动到刀具圆周刃口接触工件的前(或后)侧面,记下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Y 坐标 y a 。

(8)最后让刀具离开工件的前(或后)侧面,并将刀具回升到远离工件的位置。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广州数控铣床对刀步骤的详细介绍。

3. 数控铣床对刀操作的原因

它的作用是起到一个基准的做用,可以保证加工尺寸,另一个保障你的编程顺利完成

4. 数控铣床对刀操作过程

一、 对刀的原理

工件在机床上定位装夹后,必须确定工件在机床上的正确位子,以便与机床原有的坐标系联系起来。

二、对刀的目的

对刀的目的是确定对刀点(或工件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值,测量刀具的到位偏差值。对刀点找正的精确度之间影响加工精度。

三、对刀的种类

(1)直接对刀

用已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通过手轮移动工作台,使旋转的刀具与工件的表面做微量的接触(产生切屑或摩擦声),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会在工件上留下切削痕迹,且对刀精度较低。

(2)使用寻边器对刀

寻边器的种类:

① 械式寻边器 ②光电式寻边器 ③验棒

机械式寻边器分上下两部分,中间用弹簧链接,上部分用刀柄加持,下半部分接触工件。用的时候必须注意主轴转速,避免因转速过高损坏寻边器。

光电式寻边器主要有两部分,柄体,测量头(Φ10㎜的圆球)使用时主轴不需要转动,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应避免测量头与工件碰撞,应该慢慢的接触工件。

验棒具有一定精度的圆棒(如铣刀刀柄),对刀时用塞尺配合使用,用这种工具对刀时应注意塞尺的松紧度,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对打精度。

以对工件中心为例、方工件

1 主轴正传,铣刀靠工件的左面,记住X值,提刀,移到工件的右面,靠右面,记住X值,把这两个X值,取平均值,记录到G54中的X上

2 主轴正转,铣刀靠工件的前面,记住Y值,提刀,移到工件的后面,靠后面,记住Y值,把这两个Y值,取平均值,记录到G54中的Y上

3 主轴正转,用铣刀慢慢靠工件的上表面,记住Z值,把它写入G54的Z上

G92指令是用来建立工件坐标系的,它与刀具当前所在位置有关。

该指令应用格式为:G92X_Y_Z_,其含义是刀具当前所在位置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值为(X_,Y_,Z_)。

例如G92X0Y0Z0表示刀 具当前所在位置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值为(0,0,0)也即刀 具当前所在位置即是工件坐标系的原点。

(1)在X方向一边用铣刀与工件轮廓接触,得出一个读数值M1,X方向移动主轴到工件轮廓的另一边接触,得到地二个度数M2,在刀补测量页面输入M=M2-M1;

(2)在Z方向一边用铣刀与工件轮廓接触,得出一个读数值N1,Z方向移动主轴到工件轮廓的另一边接触,得到地二个度数N2,在刀补测量页面输入N=MN2-N1;

(3)铣床对刀完成!

5. 数控铣床对刀操作实验报告

用绝对坐标,绝对坐标指当前刀具相对于待加工工件原点的位置。 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有分为不带刀库和带刀库两大类。其中带刀库的数控铣床又称为加工中心。

6. 数控铣床对刀操作与应用的目的与意义

数控车床对刀有关的概念和对刀方法 (1)刀位点:代表刀具的基准点,也是对刀时的注视点,一般是刀具上的一点。

(2)起刀点:起刀点是刀具相对与工件运动的起点,即零件加工程序开始时刀位点的起始位置,而且往往还是程序的 运行的终点。

(3)对刀点与对刀:对刀点是用来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点,是确定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关系的点。

对刀就是将刀具的刀位点置于对刀点上,以便建立工件坐标系。

(4)对刀基准(点):对刀时为确定对刀点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该基可以是点、线、面,它可以设在工件上或夹具上 或机床上。

(5)对刀参考点:是用来代表刀架、刀台或刀盘在机床坐标系内的位置的参考点,也称刀架中心或刀具参考点。 用试切法确定起刀点的位置对刀的步骤 (1)在mdi或手动方式下,用基准刀切削工件端面;

(2)用点动移动x轴使刀具试切该端面,然后刀具沿x轴方向退出,停主轴。 记录该z轴坐标值并输入系统。

(3)用基准刀切量工件外径。

(4)用点动移动z轴使刀具切该工件的外圆表面,然后刀具沿z方向退出,停主轴。

用游表卡尺测量工件的直径,记录该 x坐标值并输入系统。

(5)对第二把刀,让刀架退离工件足够的地方,选择刀具号, 重复(1)—(4)步骤。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z轴对刀器 z轴对刀器主要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的z轴坐标,或者说是确定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高度。

z轴对刀器有光电式()和指针式等类型,通过光电指示或指针,判断刀具与对刀器是否接触,对刀精度一般可达 100.0±0.0025(mm),对刀器标定高度的重复精度一般为0.001~0.002(mm)。对刀器带有磁性表座,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工件或夹具上。

z轴对刀器高度一般为50mm或loomm。 z轴对刀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刀具装在主轴上,将z轴对刀器吸附在已经装夹好的工件或夹具平面上。

(2)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刀具端面靠近z轴对刀器上表面。

(3)改用步进或电子手轮微调操作,让刀具端面慢慢接触到z轴对刀器上表面,直到z轴对刀器发光或指针指示到零位。

(4)记下机械坐标系中的z值数据。

(5)在当前刀具情况下,工件或夹具平面在机床坐标系中的z坐标值为此数据值再减去z轴对刀器的高度。

(6)若工件坐标系z坐标零点设定在工件或夹具的对刀平面上,则此值即为工件坐标系z坐标零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也就是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