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温控器(鸡舍温控器怎么设置温度)

海潮机械 2023-01-17 17:34 编辑:admin 288阅读

1. 鸡舍温控器怎么设置温度

养殖恒温保温,首选西法温度控制器。

西法温控器,通电即用,使用简单,TC-05B,配高精度美国进口数字探头,误差0.1度,探头线自由定制长短,防水设计,内置保险丝,电气使用更安全,当前温度、启动温度、停止温度三数字同时显示,一目了然,控制更清晰,主机、探头线、电源线分体设计,即插即用,维护方便,超温报警提醒,孵化养殖更安全。

2. 鸡舍温控器的温度当前值 和测定值什么意思

1、室外温度传感器坏了 需要尽快更换

2、你的信号线连接不对

可以把信号端直接短路试试(不要接负载),这样能检查控温表本身是不是正常,如果控温表显示的室温,那说明控温表没问题

3、参数设置不对

试着按SEL键:按1秒钟进入第一组参数。按3秒钟进入第二组参数。按5秒钟进入第三组参数。参数设置后,按SEL键2秒钟,返回工作状态。参数设置为OFF就可以

4、供电电压不正常,或者温控仪表内部电压有问题

3. 鸡舍温控器的调节

注意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装漏电保护器, 检查所用电源电压是否合格(使用电压220V),若电压不稳,需配稳压器;   

 2、检查设备:使用前需对设备做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   

 3、环境要求:孵化机工作环境要求通风良好(孵化机不可放在正对通风口处),工作时需放置平稳,底部防止潮湿; 

   4、开机:开关打开顺序依次是:总开关(稳压器)、电源开关、风扇开关、加热开关、加湿开关。照明开关可根据需要即开、即关;    5、检查运转:开机后观察风扇、翻蛋是否正常工作,翻蛋角度是否合适,控制情况是否良好;  

  6、入孵条件:开机3小时后(开机3小时内,孵化机内实际温、湿度不稳定属正常现象),查看一下孵化机内的实际温度、湿度与所设置温度湿度是否相一致,自孵化机的实际温度和湿度达到设定值开始计算,待5小时后仍保持在该温、湿度范围内,即可放置种蛋孵化;   

 7、放取种蛋:放取种蛋时,用手动翻蛋(按住“增加”键2秒后控制器进入手动翻蛋状态)使蛋架保持水平,切断孵化机电源,即可放取种蛋;完毕开通电源,用手动翻蛋使蛋架运转到设定角度,恢复到工作状态。蛋架转动方向由控制器自动选择;  

  8、取消报警:孵化机长时间不工作,在开机时,由于温度或湿度与设置温度或湿度不一致出现报警现象,按一下“减少”键即可停止报警。全文

赞一下

4. 鸡舍温控器怎样装

一、思路

1、从选址上考虑。

2、从区域考虑。

3、从品种考虑。

4、从鸡舍的建设考虑。

5、从其他养殖设施考虑。

二、养鸡场的发展和方案

1、科学选择场址

养禽场场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其它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场所500米以上。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稳定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合理划分区域

养禽场整个区域划分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家禽防疫要求,按功能合理布置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区以及粪污处理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用围墙、绿化带等隔开。生产区门口最好设有喷雾消毒装置,所有人员进出必须更衣换鞋、消毒。

3、精选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家禽养殖品种,例如肉鸡以AA+、罗斯308,蛋鸡以新罗曼、伊莎等品种为主,商品苗鸡应从有许可证的种禽场购买。选择优良的家禽品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科学建设禽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具备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力求做到先进合理、冬暖夏凉、透光通风,便于日常操作和实现机械化,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建筑设施配套上,主要道路、舍内地面至少50厘米厚硬化处理,健全防鸟、防鼠、防虫功能设施,相邻各禽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相邻两栋纵墙距离7米以上,端墙之间不少于9米,距围墙不少于3米。禽舍与禽舍闻可种植草坪、药材及绿化等。

5、配备养殖设施

有条件的话,尽量使用先进的自动饮水系统、自动喂料系统,蛋鸡场配备光照设备,大型禽场配备储料罐或储料库,采用风机、湿帘降温机械通风系统等先进生产设施,以充分发挥家禽生产水平。同时健全防疫配套设施,有围墙、绿化、沟河等防疫隔离带。

开设养鸡场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注意通风措施,通风条件好的鸡舍疾病发生的几率比较小;按时清理鸡舍,鸡舍里面的排泄物每2天就要进行一次的清理,食槽和水槽里面的残留物每天进行清理;及时消毒,食槽和水槽每7天就要进行一次的消毒;控温措施,夏天在鸡舍的上面安装隔离层来进行降温。

5. 鸡舍温控器老是烧什么原因

通风的目的是及时排出舍内有害气体,输入新鲜空气(氧气),适度调节舍内温度。通风换气工作是肉鸡养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敢通风、会通风才能养好鸡。

笼养鸡舍一般需要有天窗、边窗、纵向风机和温控器等,这是通好风的基本条件。

笼养肉鸡是立体养殖,鸡只较多,密度较大,通风不良会造成缺氧,也是肉鸡后期发生腹水症的原因。

需要通风时应把舍温先升高1~2℃,这样通风后才能保证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尤其在冬天。还可在喂料后半小时进行通风,因食后体增热,鸡不易受冷刺激而感冒。对于自然通风的鸡舍,打开天窗是向外排除有害气体,开侧窗是向舍内冲入新鲜空气,二者不可互相代替,只有舍内空气对流才能起到通风作用,并且舍内不能有死角。

夏天启用湿帘的时候,进风处要有遮挡,严禁冷风直吹附近的鸡只。当天气突变,大风突起,要暂时关闭边窗。秋冬季节通风时应看风向,迎风面窗口开小些,背风面开大些,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鸡身上,注意鸡舍排水口的贼风入侵。窗口大小随天气变化调整,不可突然大幅度变化,以防鸡群发生应激。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舍外温度较高的中午前后。

通风应从第一周就开始,天窗部分开启,适度打开部分边窗,风口呈一定角度向上,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通风量宁大勿小。随着鸡只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大通风量,接近20日龄的时候,边窗的通风量已不能满足需要,纵向风机需开启。

鸡舍中安装温控器,通过控制风机的开启与关闭做到鸡舍内的通风和换气。育雏期间风机设置,开启温度设置为35℃,关闭温度为33℃,即当鸡舍内温度高于35℃时风机自动开启,当鸡舍内温度低于33℃时风机又自动关闭。同时在白天和晚上适当打开鸡舍两边的窗户,增加通风换气量,避免鸡舍内通风换气量不足而造成缺氧。

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不断调整温控器上温度的设定值,如21日龄后风机的开启与关闭设置1℃的温差,即风机的开启温度为27℃,关闭温度为26℃,通过鸡舍内风机的开启和关闭控制鸡舍内的通风换气量,做到鸡舍内有充足的氧气而无异味。

另外,对于采取饲养一定时期(如数天、数月甚至一个饲养周期)清1次粪的鸡舍,由于清粪时间间隔较长,鸡舍要单独配备通风换气设备,以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标。

6. 鸡舍温控器使用方法

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的肉鸡。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肉、蛋属绿色食品,近年来颇受人们青睐,价格不断攀升。   1、效益分析:目前,市场上良种肉鸡的价格为每公斤10元,而土鸡价格约在每公斤18元至20元之间,饲养一只2公斤重的土鸡,扣除饲养成本,可净赚16元。另外,每只鸡年产蛋125枚,每枚价格为0.5元,至少收入50元。如果一个农户饲养500只土鸡,一年可赚到1万元。   2、山地选择:放养地必须远离住宅区、工矿区和主干道路,且要求环境僻静安宁、空气洁净,附近有无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洁水源。   3、搭建棚舍:南方地区可在放养区找一背风向阳的平地,用毛竹、帆布、油毡等搭一坐北朝南的简易鸡舍,也可搭建塑料大棚,给鸡提供午休、憩息场所。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可依山势建土窑洞,并搭建鸡架,供鸡晚上休息所用。   4、放养规模:一片林地以放养2000羽为宜,规模大不便管理,规模小效益低。晚春到中秋可放养,冬季气温低,虫草减少,应停止放养。   5、放养方法:土鸡要选择抗病力强的良种鸡,3-4周龄前与普通育雏一样,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房间进行人工育雏,脱温后再转移到山上放养。小鸡刚开始放养时没有上山觅食习惯,要人为地训练才行。一般需2人配合,一人在前边吹哨并撒抛颗料饲料,让鸡随后抢食,另一人在后用树枝驱赶,直到鸡全部上山。每天中午还应在山上补哨补食1次,强化训练,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训导鸡归舍,训练10天左右,鸡群就建立了条件反射。   6、注意事项:开始放养的几天为防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出笼前3个月不用抗生素和驱虫药。   山区群众居住稀散,天然草场、林地面积广阔,饲养资源非常丰富,为现代土鸡放牧饲养提供了优良的地理条件。地方土种鸡以肉质细腻、昧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而著称,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将土鸡的放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喂前的准备工作:   1、场地选择:鸡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环境幽静 的草地、河谷、林地、果园等,阳光充足的地点。   2、鸡舍建设:在林地较高平坦处建鸡舍。鸡舍可用竹木框架、油毛毡(石棉瓦或尼龙布)做成顶棚,棚高2.5米,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圈围(冬天改用塑料布保暧),鸡舍内用竹木架起,距离地面0.3米左右,使鸡体与地面隔开,鸡舍面积大小根据养殖数量确定,一般以每平方米15--20只为宜,主要用于夜间栖息和风雨天避雨。 二、雏鸡品种的选择   为了堵绝外来疾病的侵袭,在选雏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尽量在本地无传染病史的鸡场,选择种鸡普系登记齐全、管理规范、防疫制度健全的育雏厂调运,鸡的品种可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良地方品种,如三黄鸡、麻鸡、来航鸡等。 三、雏鸡的饲养   1、适时开食和饮水:雏鸡先在舍内饲养,在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可给以饮水,可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维维生素或配制0.01%的高锰酸钾溶液饮水,以增强鸡的体质,缓解应急反应,便于胎粪的排出。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20-22℃),雏鸡一般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最初时可喂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颗料饲料。   2、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刚出壳的雏鸡温度要求摄氏35℃(指与鸡背部同高处的温度)以后每5天降低1℃,在35-42日龄时温度最后降至20-22℃。在保温的同时,还需要通风换气,常用的保温方法有纸箱、热炕、育雏笼等。热炕的育雏方法是:炕上用砖砌成墙,用竹片做成拱形,棚高0.8-1.0米,四周用塑料薄膜覆盖做成简易小温室,在炕上铺垫短麦草、干锯末等,炕上的垫料2-3天要更换一次。   3、光照要适当:1日龄小鸡光照相23小时(灯泡不要过大,一个炕一个15-25W的即可),2-15日龄每天减少1小时,16日龄后不再补充光照。   4、舍内饲养密度要适宜:0-10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40-50只,10-20日龄30-40只,20-30日龄20-30只,42日龄每平方米20只。   5、注意通风:鸡舍内要通风,它能给鸡保证足够的氧气,但要防贼风。   6、定期喂不溶性沙砾。沙砾能增强鸡的消化功能,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四、放养的时间及放养的密度:   在舍内饲养20天后,即可选择晴天放养。最初几天,每天放2-4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夏天30日龄、春秋35日龄、冬天45日龄即可转入舍外饲养,初进林地时要用尼龙网限制在小范围内,以后逐步扩大,最好用丝网围栏分区轮放,放一周换一块地方,每亩地100---150只即可。 五、饲养管理:   雏鸡阶段用全价饲料。第一周龄每天喂6次,第二周龄每天5次,第3-4周龄每天4次,第5-6周龄每天3次,第7周后逐步过渡到成年鸡料,并减少饲喂数量。放养第一周后,早、晚各喂1次,第二周每晚一次,对品质较高,生长快的土种鸡5周龄后可逐步换为谷物玉米等杂粮。 六、疾病防治   1、防疫:1日龄时雏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疫苗;5-7日龄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疫苗点眼或滴鼻;10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12-15日龄用新城疫Ⅱ系或Ⅳ系苗首免;20日龄胸部肌肉注射或颈部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30日龄、75日龄各接种鸡痘疫苗一次、皮下刺种,2月龄进行第二次新城疫免疫。在接种疫苗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Vc、速补14、氨基酸葡萄糖口服液等可增强免疫效果。   2、药物预防:4-21日龄鸡白痢最易发生,从第3日开始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预防药物如青霉素、土霉素、大蒜汁等;15-60日龄易发生鸡球虫病,可用克球粉、氯苯胍、青霉素等,加入饮水中,药物连喂5天后停2天,可继续饲喂。在肉鸡中后期防治疾病尽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药物,多采用中药及采取生物防治,以减少和控制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七、适时销售:合适的饲养期是提高肉质的重要环节。饲养期短肉中水分含量多,营养成分积累不够,,鲜味素及芳香型物质含量少,肉质不佳,味道不鲜,达不到优质土鸡的标准。饲养期过长,肌纤维过老,饲养成本太大,不合算。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的积累特点,以及小公鸡生长快于母鸡,性成熟早等特点,小型肉公鸡约100天上市,母鸡120天上市;中型肉公鸡约110天上市,母鸡130天上市。此时上市,鸡的肉质鲜嫩,是体质、质量、成本三者的最佳时期。 八、加强管理   1、病死鸡的处理:如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死鸡应立即深埋或烧掉,对场地用具和物品用0.2-0.4%的过氧已酸进行消毒。   2、鸡舍卫生及消毒:舍内用具及物品应经常清洗、保持干净。舍内鸡粪每隔半月清理一次,用10%-20%的生石灰水消毒,并用尼龙布密封鸡舍用40%福尔马林溶液熏蒸。同一块林地放养2-3年后要更换另一块林地,让林地自然净化2年以上,待全面消毒后再养鸡。   3、严防鼠害或其它动物侵害:林地或草地用铁丝网、尼龙网或竹栅栏圈围,防止鸡外逃或野兽入侵。   4、注意天气变化:要及时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在雨、雪来临前要做好鸡舍的防风、防雨、防漏、防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