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k型温控器(k型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1-30 15:11 编辑:admin 229阅读

1. k型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原理其实比较简单,是利用PN结的温度特性。我们学的半导体基础知识中有PN结的电流方程。PN结所加端电压u与流过它的电流i有一个公式。i=Is(equ/kT-1),Is为反向饱和电流,q为电子电量,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对PN结施加两个不同的电流(通常为倍数关系,电流源容易设计),就会得出两个不同的电压(AD转换可以得出电压值),两个式子联立,会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直接可以解出参数T。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集成在IC内部通常由PNP三极管连接而成的测温二极管,另外是分立的NPN或PNP三极管连接成的测温二极管。

半导体内部半导体温度计为了更高精度,还有参数补偿机制,为了消除三极管beta值的影响,如beta补偿。基本原理就是酱紫的,此方式精度较高,比热电偶、RTD、热敏电阻测温方式精度都高。MAXIM、ADI网站上都有该类原理介绍的文档,其器件datasheet中也会有介绍。纯手工键入,希望辛苦不会白费。如有疑问,我们再沟通

2. k型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温度传感器E型和K型区别如下:

1、正负极材料不同

K型热电偶正极(K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Cr=90:10,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Si=97:3。

E型热电偶正极(EP)为:镍铬10合金,化学成分与KP相同,负极(EN)为铜镍合金,名义化学成分为:55%的铜,45%的镍以及少量的锰、钴、铁等元素。

2、使用温度不同

K型热电偶使用温度为-200~1300℃。

E型热电偶的使用温度为-200~900℃。

3、作用不同

E型热电偶热电动势之大,灵敏度之高属所有热电偶之最,宜制成热电堆,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对于高湿度气氛的腐蚀不甚灵敏,宜用于湿度较高的环境。E热电偶还具有稳定性好,抗氧化性能优于 J、T 热电偶,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广泛为用户采用。

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

两者精度相同,均为 1.5℃或0.4%|t| (Ⅰ级)或者 2.5℃或0.75%|t|(Ⅱ级)。

工作原理:

热电偶传感

热电偶由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线组成,在末端焊接在一起。再测出不加热部位的环境温度,就可以准确知道加热点的温度。由于它必须有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所以称之为热电偶。不同材质做出的热电偶使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它们的灵敏度也各不相同。热电偶的灵敏度是指加热点温度变化1℃时,输出电位差的变化量。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支撑的热电偶而言,这个数值大约在5~40微伏/℃之间。

由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材料的粗细无关,用非常细的材料也能够做成温度传感器。也由于制作热电偶的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这种细微的测温元件有极高的响应速度,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过程。

温度传感器检定装置功能和特点:

1、检定K、E、J、N、B、S、R、T等多种型号的工作用热电偶;

2、检定Pt100、Pt10、Cu50、Cu100等各种工作用热电阻,

玻璃液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

3、多路低电势自动转换开关,寄生电势≤0.4μV;

4、控制1-4台高温炉;

5、温场测试:可进行检定炉、油槽、水槽、低温恒温槽的温场测试;

6、线制转换:可进行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电阻检定;

7、软件具有比对实验、重复性实验、温场实验等相关实验功

3. 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

1.电阻式传感器主要有PT100,PT1000,Cu50这些,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这些热敏电阻材质自身的特性:阻值随着温度的增加线性增加或者降低。

2.一般有NTC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和PTC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两种;可以通过专用的热敏电阻测试仪HPS2535或者HPS2530观察阻值变化,如果随着温度增加,阻值也增大的是PTC型的热敏电阻;如果随着温度减少,阻值是降低的是NTC型的热敏电阻。

4. 温度传感器k型是什么意思

K型热偶允许误差范围为±0.75%t,根本达不到±0.5℃的精度。

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温度值(℃)电场强度越高,因而接触电势也就越大。

K型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中从0℃到1300℃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

K型热电偶丝直径一般为1.2mm~4.0mm。

5. k型传感器 温度测量范围

什么是k型热电偶

  K型热电偶是一种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K型热电偶通常由感温元件、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

  K型热电偶作为一种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K型热电偶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中从0℃到1300℃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

  K型热电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廉金属热电偶,其用量为其他热电偶的总和。K型热电偶丝直径一般为1.2mm~4.0mm。

  正极(K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Cr=90:10,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Si=97:3,其使用温度为-200℃~1300℃。

  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广泛为用户所采用。

  K型热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或还原,氧化交替的气氛中和真空中,也不推荐用于弱氧化气氛。

  k型热电偶的测量范围

  K型热电偶材料主要采用的是镍铬-镍硅合金构成,正极(K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Cr=90:10,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Si=97:3,它是一种能测量较高温度的性价比很高的热电偶,是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最常用的一种热电偶。由于镍铬-镍硅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可适用于氧化性或中性介质中。因此这种K型热电偶可长期测量1000度的高温,短期可测到1200度。但是,它不能用于还原性介质中,否则,很快腐蚀损坏,在此情况下只能用于500度以下的测量。它比S型热偶要便宜很多,它的重复性很好,产生的热电势大,因而灵敏度很高,而且它的线性很好。虽然其测量精度略低,但完全能满足工业测温要求,所以它是工业上最常用的热电偶。

6. k型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温度传感器k型和pt型的区别在于传感器的材质不同和测温范围也不一样。温度传感器k型是分度号为镍络镍硅材质的热电偶其测温范围比pt型温度传感器大得多,一般为0-1100度。pt型是热电阻其材质可以是铂热电阻.铜热电阻等、其测温范围为0-550度左右。

7. 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1、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其电阻质,一般情况电阻值不大于50欧姆。  若电阻值很大,甚至无穷大说明热电偶已损坏。

                                         2、用万用表毫伏电压测其热电势差,用热源加热热电偶的热端,其两端的电压值应明显增大,说明热电偶是好的。若电压值不变或跳变则说明其已损坏。

8. k型温度传感器接线图

pt100也称为铂热电阻,也就是由金属铂制造的一种电阻,与普通电阻一样,没有正负极性之分。

但是,pt100分为两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需要注意正确的接线。

1.由于电阻没有极性,两线制PT100使用时,两根引线可以互换。

2.对于三线制pt100,其中有一根线单独连接到电阻的一端(称为A),另外两根连接到电阻的另外一端(称为B、C),B和C本质上没有区别。因此,尽管PT100本身没有极性,B和C可互换,但是不能和A互换。

3.对于四线制pt100,电阻的两端分别引出两根线,一根称为电流线,另一根称为电压线。测量时,电流从两根电流线流过,电压线测量时几乎没有电流,也就没有压降,因此电压线两端,反映的就是不包含引线电阻在内的PT100电阻。这样,测量到的电阻值不受引线长度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的测量温度。这种pt100,电压线和电流线均可互换,但是,需要成对互换。

小结:PT100虽然没有极性,但是,测量时不能随意互换引线。

9. k型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图解

热电偶输出的是电压值(mV级),热电阻输出的是电阻值(几十至上K欧姆),用高精度万用表测出数值后直接查相应传感器的分度表就可以得出温度了。至于原理热电偶和热电阻是完全不同的,热电偶是二种不同的金属的一端焊接到一起(热端)后在它们的另二端(冷端)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热电势,而热电阻是一种正温度系数的电阻,它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