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和全站仪地形测量比较(rtk测图与全站仪测图方法比较)

海潮机械 2022-12-21 02:16 编辑:admin 91阅读

1. rtk测图与全站仪测图方法比较

首次作业时由于已知的两个控制点不通视,无法立后视,不能进行数据的校核,故由GPS-RTK确定一点。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

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坡或山顶,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

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

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

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

3.立棱镜,测量读数。

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35-45米左右。

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35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

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一般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

4.记录。本次外业数据采集作业采用的是无码作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数据速度快,缺点是只能是采集数据,无法对数据的性质进行分类记录,所以在观测同时要进行草图的勾绘,如:山脊线、山谷线、探槽等特殊数据就要在草图上记录下来,以便内业作业。

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 5.测站点检验及校和。

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300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和。

检和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2. rtk全站仪哪个精度高

rtk与全站仪相比较有以下优点:

1.rtk可全天候作业,不受控制点间必须要通视的限制。

2.rtk测量面积大,只考虑电台信号接收受限和点间距间距离限制,不考虑测站至测点的距离。

3.rtk用于线型建设(高压线路、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管线)及为方便。

4.因受rtk设计问题,点位精度只能达到厘米级,所以高精度测量中只能用全站仪。

3. rtk和全站仪测量数据不一样

RTK没有允许误差,这个应该是看你这个项目的高程允许误差是多少。比如你修路高程要求几公分。一般情况下RTK是肯定满足的。但是有的地方遮挡严重,你RTK没法达到那么高的精度,那么你就只能用全站仪来测量。

正常情况下RTK固定解下水平误差是1-3公分。高程2-6公分。如果遮挡严重的话达到10公分都有可能。

4. rtk测图技术设计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模拟法测图和数字测图两种。目前,地形图测绘主要采用数字测图方法。

工程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一、全站仪数字测图

全站仪数字测图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测绘的主要方法,基于全站仪的数字测图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

1、分为数字测记模式(全站仪+电子手簿或人工记录数据再传输至成图系统中经处理生成数字图,内业成图) ;

2、电子平板模式(全站仪+便携计算机或PDA个人数据助理,实地成图),实现“所见即所测,所见即所得”。

数字测图系统具有基本数据编辑加工、图形分层、符号配置等功能外,有些还具有属性数据录入与挂接、由离散点构建不规则三角网进而生成等高线、影响数据集成与叠加和不同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

二、 GPS RTK数字测图技术,此方法完全与全站仪类似,利用RTK系统代替全站仪或与全站仪组合使用。

三、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测图:对于大范围的地形图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场地测绘等,可以利用航摄影像、遥感影像、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LIDAR或使用轻型飞机摄取影像,  使用数字摄影测量或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生产生成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EM (数字高程模型)、DRG (数字栅格地图)、  DLG (数字线划地图)以及复合模式组成。

四、车载移动测图系统测图,又称移动道路测量系统(MMS) , 以车辆为平台,集成GPS接收机,视频传感器CCD,惯性导航系统INS,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快速采集道路和两旁的地形数据成图。

5. rtk与全站仪哪个更精确

全站仪和rtk采集坐标误差主要在标程误差上。

全站仪因要求精度不同仪器各异,6秒级仪器标程为5+5ppm。

而rtk标程为10+10ppm。

6. rtk测图观摩感受

使用RTK测图,在基准站和移动站设置好后,应该先在至少一个已知点上进行测量结果的检验,检验无误才能正式开始作业,如果中央子午线设置错误,马上就会发现的。

现在既然已经出现了错误,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改正。

1 在手簿中重新设定正确的椭球、中央子午线及有关的转换参数,然后更新数据。

2 将手簿中记录的原始数据(WGS84坐标系下的未加任何改正的经纬度)导出到电脑,然后利用坐标转换软件(输入正确的椭球、中央子午线及有关的转换参数)计算出所有点的正确坐标。

3 最好将转换后的正确数据,到现场抽样进行实测检验,检验无误才能放心使用。

7. rtk测量和全站仪测量

建议先详细查下各自操作步骤、仪器本身、参数设置有没有问题。

一般情况下,RTK测量误差应在3公分以内,全站仪测距一公里误差也应该不超过1公分。

二者的结果肯定是有误差的,但是10多公分的互差肯定是出错了。

如果排除操作原因,仪器精度原因和全站仪参数设置原因(气压、温度、折光、地球曲率等),GPS距离和全站仪距离差到10CM,最大的可能性应该出在坐标转换系统上。

GPS的坐标成果是经过投影和转换的,投影面高程为0或者2000m,GPS所测距离会有较大变化,首先你要确定你的投影面高程是否正确。

其次,减小带宽。如果作业区离中央子午线较远,会产生较大的投影变形。把坐标系统带宽换算成1.5度或者更小,把测区置于中央子午线上再试试,尽量减少投影变形。 我记得曾经看到网友说在云贵地区由于投影面高程问题导致全站仪和GPS的距离误差大至20-30CM/KM,建议你用上述方法重新计算比较。

8. rtk测图技术报告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即:rtk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rtk技术广泛的应用于高压线路、铁路、公路、管线测量中。

9. RTK测图

可以测量面积的,

rtk是GPS里的一类,即动态GPS,没有卫星信号是无法进行测量工作的。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10. rtk数字测图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

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