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生产线(酿酒生产技术)

海潮机械 2023-01-16 13:57 编辑:admin 116阅读

1. 酿酒生产技术

产品说明书

安琪牌酿酒曲系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多种活性微生物制剂配制而成。适用于粉粮熟料、生料发酵生产白酒工艺,特别适合于以大米、玉米、高梁等淀粉质为原料的生产。既保留了传统酒曲中多种酶系糖化发酵的特点,又克服了传统酒曲中菌群良莠不齐、出酒率低、白酒杂味、苦味偏重的弱点。具有使用方便、适用性强、技术易掌握、产品质量稳定和出酒率高等特点。

一熟料使用方法(以1000公斤粮计)

1、固态发酵:

麸曲(小烧)白酒:先将2.5-3公斤的酿酒曲溶入30公斤32-35℃的温水中,泡10分钟后降温至28-30℃,然后均匀泼洒在已冷至20--25℃粮醅上,拌匀即可,入池发酵4 --5天。

丢糟酒:先将2---2.5公斤的酿酒曲溶入30公斤32-35℃的温水中,泡10分钟后降温至28-30℃,然后均匀泼洒在已冷至15--20℃酒糟上,拌匀即可,入池发酵10---15天。

小曲酒:整粒粮经过浸泡---初蒸---复蒸----出甄----冷却至24---28℃后,需要堆积8—12小时,温度为24—30℃,发酵周期为5--7天。用量为0.3-0.5%,用法同上。

2 、液态发酵:

将熟粮泡上水,待温度达到28℃时直接将2.5公斤的酿酒曲加入,搅拌10分钟后密封发酵4天。

二生料使用方法(以100公斤粉粮计)

先用300公斤热水拌料,待温度自然冷却至32℃左右(期间适当搅拌以防止沉淀),然后直接加入400克(8两)酒曲搅拌均匀,发酵7-12天。前3天每天搅拌2次,温度控制在28-36℃范围内,最佳发酵温度32℃左右,短时最高发酵温度不得超过38℃,温度低于26℃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2. 酿酒生产技术规范

酿酒的标准

一、我国白酒酿造执行标准:GBT10781-2006是固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是采用纯粹粮食为原料,用曲经固态发酵生产的酒,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好酒。GBT20822-2007是固液结合法白酒的执行标准。即白酒中有一部分是酒精酒,一部分是粮食酒。GBT20821-2007是纯酒精酒的执行标准。

二、勾兑型白酒执行,GB/T20822,GB/T20821标准

3. 酿酒工艺

原料:高粱等粮食

第一步,在酿酒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将高粱浸泡一天,将面楂再翻拌一次之后,我们再将面楂上甑锅进行蒸煮糊化,然后用木锹和菠萁将面楂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待汽圆后蒸煮糊化1小时左右,输送带送至冷却机进行冷却。

第二步,等冷却之后,这是我们就可以倒入曲粉,通常五百公斤的高粱饭混和谷壳,大约需加入三十七公斤的曲粉。

第三步,然后我们倒进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槽的高粱每隔三天就必须翻搅一阵子,人工翻搅,发酵均匀,大约需要十多天时间。

第四步,接下来我们将发酵好的高粱再度掺杂谷壳,放入锅炉内蒸煮,大约1小时所蒸出的水气,将会顺着气管循环、冷却,流出来的液体就是新出炉的高粱酒。

第五步,发酵后,我们再进行第二次的蒸馏,大约需要一小时,第二道没有高粱的杂味、较香、较纯、比起之前的比较顺口。

第六步,以上那个就是白酒酿造的工序方法,希望这篇经验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认为对你有帮助的话,请记得点个赞。

4. 酿酒工艺技术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酿酒技术全程操作如下;

1、选料、制曲,这些是酿酒的初期准备工作;

2、发酵、蒸馏、陈酿,这是酿酒的核心工艺所在;

3、勾兑、罐装,这是酿酒的后期处理工作。(酿出的酒有苦味,是没勾兑好)

酿酒工艺流程其实并不复杂,很容易理解。

要具体了解酿酒的工艺流程,就要具体而微地了解以下工艺步骤。

首先,选料过程中要选择上等谷物,要新鲜无虫无霉。水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好水能对酒的酿造起到很好的增益作用。然后将谷物制成曲。

其次,要通过固态发酵和蒸馏提纯,才能提高酒的酒精度数,再经过长时间陈酿,才能让酒变得更加醇香。

最后,通过不同调味酒类的勾兑来统一酒的品质,去除杂质后,进行罐装。然后要么窖藏,要么上市。

综上所述,只要了解了上述工艺流程,就能酿出很好的白酒。

5. 酿酒生产技术员

开一个小型啤酒坊需要小型酿酒设备,一般是500至1000升。大约投资9万元。酿造啤酒是需要技术的,工厂会派技术员培训到位并且负责后期技术提升。有些地区开放了小作坊证办理,经营内容是啤酒制售。详细问题可以私信我。

6. 酿酒生产技术员有前途吗

有前途。任何工作都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喜欢不喜欢之分,如果喜欢制曲工这个工种就能够用全部精力去干工作,从而就会有前途。

7. 酿造酒生产技术

所有葡萄酒中都存在着极微量的亚硫酸盐(Sulfites),这是因为酿酒过程会生成上千种不同的化学副产物,而亚硫酸盐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出于提升酒质、避免细菌滋生等目的,酿酒师还会向正发酵的葡萄酒里添加少量的SO2(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其实是二氧化硫的概括性描述)。

但如果有人对亚硫酸盐过敏,饮酒后就可能会出现头痛或鼻塞的症状。那么,我们可以确认“亚硫酸盐就是引起喝酒头痛的罪魁祸首”吗?今天,就从5个方面入手,为你揭开事实的真相。

什么是亚硫酸盐,它从何而来?

二氧化硫(SO2),也就是亚硫酸盐,它是酿酒过程中天然生成的极微量的化学物质。

在酿造过程中,酿酒师也会向正发酵的葡萄酒中额外补充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其目的是保护葡萄酒免遭不良因素侵扰,以保持理想的风味口感、颜色外观

从本质上讲,二氧化硫既是高效的“抗菌剂”,也是理想的“抗氧化剂”

——它既可以杀死葡萄自身携带的杂菌,阻碍微生物污染,也可以防止多酚、单宁、色素等物质氧化,避免酒液过度发酵、转变成醋,稳定色泽,并加快澄清过程。因此,二氧化硫是酿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添加辅料

而且,在绝大多数酒厂中,二氧化硫还扮演着另一个角色——车间的“家政保洁员”

。当要清洁发酵罐、软管、阀门等酿造器具时,并不适宜使用漂白剂等强效化学去污剂,此时,反应较为和缓、去污能力也不俗的二氧化硫就会派上大用场。

二氧化硫用量越多,葡萄酒品质就越好吗?

虽然二氧化硫对葡萄酒有诸多益处,但它绝非是多多益善:在发酵过程中,如果二氧化硫含量较多,发酵速率较快,就会出现具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

一旦这种气体不能被及时排除,就会在葡萄酒中生成一种名为“硫醇

”的难闻化合物,从而极大地影响葡萄酒的感官体验

每个国家对酿酒过程中能加入的二氧化硫最大限度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

欧盟规定红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含量为160mg/l,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为210mg/l(作为参考,按照国家标准GB2760的规定,我国进口酒类的标准为250mg/L,甜酒为400mg/L)。

对于那些对硫敏感

的人来说,50PPM(ppm:计量单位,指百万分之一)的量就足以让他们察觉出来。

如果葡萄酒的储存温度较高,其挥发出的二氧化硫量就会越多,因此我们往往能在刚开瓶的葡萄酒中闻到一股类似臭鸡蛋味的味道。不过,我们可以通过醒酒或者冰镇15-30分钟等办法来将这种味道清除掉

酒标上为什么要标注“Contains Sulfites(包含亚硫酸盐)”?

在外文酒标上,我们几乎都可以找到“Contains Sulfites(包含亚硫酸盐)

”的字样。而在中文酒标上,我们也可以在“原料及辅料”一栏中看到“SO2

”的身影。那为什么要在每瓶酒上都标注“含二氧化硫”呢?

这是因为二氧化硫有可能成为过敏源

,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葡萄酒中会含有二氧化硫

,所以,任何一款含有超过10+ ppm二氧化硫

的葡萄酒,都需要在酒标上告知人们——“这瓶酒里含有二氧化硫

”。

据调查显示,大约每100个人中就会有1个人对二氧化硫过敏(患哮喘病的人极易对二氧化硫过敏),这些人如果饮用葡萄酒,可能会引起头疼、鼻塞、皮肤潮红、呼吸困难、恶心、腹痛、眩晕等症状。

不过,随着酿酒技术的日益改进,如今只需要更为微量的二氧化硫,便可以达到延缓氧化、防止过度发酵、使葡萄酒达到稳定的效果。

大多数葡萄酒中亚硫酸盐的平均含量在125ppm左右

。如果去掉人工添加的二氧化硫量,葡萄酒中自然生成的亚硫酸盐量大约在10~20ppm之间

哪种葡萄酒的亚硫酸含量最低?

我们要明白,任何葡萄酒中都会有极微量的、自然生成的亚硫酸盐。如果你要寻找亚硫酸盐含量最低的葡萄酒,那“有机葡萄酒(Organic Wines)”肯定是最佳的选择。

有机葡萄酒之所以被冠以“有机”的名号,是因为酿酒葡萄均由有机种植得到,且在酿酒期间决不允许使用任何的化学物质(包括二氧化硫)。

对于不同类型葡萄酒的亚硫酸盐含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通常来讲,与高酸葡萄酒相比,低酸葡萄酒需要更多的亚硫酸盐来保持酒体稳定。当葡萄酒的pH值在3.6或以上时,其所需的亚硫酸盐量也相应更高;

同类型白葡萄酒中的亚硫酸盐含量要高于红葡萄酒;

残糖含量更高的葡萄酒需要更多的亚硫酸盐来阻止其剩余糖分的二次发酵。

亚硫酸盐是导致喝酒头疼的“罪魁祸首”吗?

到目前为止,科学研究并没有发现亚硫酸盐与喝酒头疼存在着任何直接的联系。事实上,许多其他食物的亚硫酸盐含量要远高于葡萄酒。

例如,果干果脯类食品、果酱和罐装即食蔬菜等,为防止在储存期间变色变质,这些食物通常都会添加亚硫酸盐来尽量避免氧化作用的发生。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喝酒头痛的诱因归结在“组织胺”、“单宁”和“酒精”等物质身上。具体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我们尚不得知。

不过,如果你曾有过喝酒头痛的不良症状,不妨试试无人工二氧化硫添加的有机葡萄酒,看看感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