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深施肥插秧机(插秧机侧深施肥器)

海潮机械 2023-01-15 06:09 编辑:admin 247阅读

1. 插秧机侧深施肥器

水稻施用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一般以1:O.4—0.6:1—1.5为好。但在实际应用时要考虑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和水稻产量高低等因素,适当调整比例。

(1)推荐氮磷钾配比1∶ 0.3∶ 0.75,亩施8~10公斤氮(N)、2~3公斤磷(P2O5)、5~8公斤钾(K2O)。推荐选用24∶7∶19(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肥料,亩施40公斤左右。

  (2)各类地区肥料推荐施用量按该地区总体产量水平(常规稻亩产400公斤左右、杂交稻亩产500公斤左右)进行推荐,每增加或减少50公斤稻谷,需增施或减施1~1.2公斤氮(N)、0.3~0.5公斤磷(P2O5)和0.8~1公斤钾(K2O)。

  (3)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钾肥前期肥和幼穗分化肥各50%施用。氮肥基肥占40~45%、回青肥占30~35%、幼穗分化肥占20~25%。

  (4)在水稻各施肥时期,根据水稻养分需求,在施用配方肥的同时,可配施适量的尿素或氯化钾等单质肥料。

  (5)土壤酸性较强(pH<5.5)的田块,整地时每亩施碱性调理剂40~50公斤。

  (6)各生长期水稻配方肥使用。根据水稻需肥特点选用相近配比配方肥料,移栽前每亩施基肥16~20公斤,移栽后7~10天每亩施回(返)青肥5~8公斤,移栽后15~20天每亩施分蘖肥15~20公斤;壮穗肥:移栽后35~40天,如有需要每亩补施2~5公斤。应根据当地水稻品种、目标产量、施肥习惯、有机肥用量和天气等因素适当调整推荐施肥量。

  (7)缓控释肥应用。根据水稻需肥特点选用相近配比的缓控释肥,对于偏粘的田块移栽前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40公斤;对于偏沙的田块移栽前作为基肥施20公斤,移栽后5~7天再施返青分蘖肥20公斤。

  (8)水稻侧深施肥,将精量施肥机安装在插秧机上,插秧时使肥料定量、精准推送到秧苗根部附近。选用相近配比的缓控释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每亩一次性施入35~40公斤。

  (9)推荐秸秆还田或增施有机肥。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15~30%;施用有机肥的田块,化肥的基肥用量可根据有机肥的施用量适当减少。

  (10)晚稻增加5~10%的肥料用量。

2. 插秧机侧身施肥

什么是侧深施肥

侧深施肥(亦称侧条施肥或机插深施肥)技术是水稻插秧机配带深施肥器,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侧位土壤中的施肥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促进前期生育;肥料利用率高,施肥量可减少20%左右;有利于防御低温冷害,省工、省成本;也可减轻对河川、湖沼水质的污染。

侧深施肥主要技术要点

(1)稻田耕作、整地深度少在12厘米以上。更层浅时,中期以后易脱肥。水整地精细平整,泥浆沉降时间以3~5天为宜,软硬适度,用手划沟分开,然后就能合拢为标准。泥浆过软易推苗,过硬则行走阻力大。

(2)测深施肥要与追肥相结合,侧深施肥虽可代替基肥和分蘖肥,但中后期追肥量不能减少。侧深施肥部位一般为侧3~5厘米,深5厘米。

(3)调整好排肥量,保证各条间排肥量均匀一致,否则以后无法补正。在田间作业时,施肥器、肥料种类、转数、速度、泥浆深度、天气等都可影响排肥量。为此,要及时检查调整。

(4)不同类型的肥料(颗粒、粉状)混合施用时,应现混现施,防止排肥不均,影响侧深施肥效果。

施肥量要根据当地的施肥水平及各生育期的施肥量,将基、蘖肥的总量下调20%,后期施肥量不减。

3. 机插秧施肥技术

可以施肥,插秧后第一次施肥一般在插秧周左右开始施肥,施肥期的具体操作如下。

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类似复合肥。

(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类似复合肥。

(3)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穗肥不分促花肥和保花肥,而在移栽后40~50天时施用。建议每 667平方米施用10千克撒可富10~6~24的复合肥或类似复合肥。

(4)粒肥。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4. 安装在插秧机上的施肥器

水稻测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在秧苗的侧位土壤中的施肥方法,施肥要求深度4厘米,肥料距稻根侧向距离5厘米。从而实现节肥、省工、增产、减少污染的目的。

一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水稻插秧侧深施肥由动力驱动螺旋搅龙强制推动颗粒肥进行侧深施肥的方法及装置。施肥装置配置在水稻插秧机上用于完成侧深施肥作业的施肥部件。该装置由动力传动机构、排肥机构、开沟覆土机构、起落升降机构和肥料箱组成,通过机架与水稻插秧机的连接,将施肥装置整体安装在水稻插秧机上。

二主要部件的设计

侧深施肥总成安装架配装在插秧机的机架总成上,在施肥总成安装架上安装气吹式施肥总成,施肥管上、下两端分别与气吹式施肥总成的施肥管接口和配装在船板上的侧深施开沟器连通,气吹式施肥总成由气吹式排肥室、施肥管接口、风机、连接管、风管固定卡、风管固定板和横向风管构成;结构新颖合理,排除了水田侧深施肥管堵塞故障,施肥可靠,施肥质量好。

三施肥的过程

首先将是非机构总控制开关开启,然后将插秧机启动,插秧机启动的同时呢,静音风机在工作状态,在插秧的同时动力传送到施肥机构,施肥机构的动力传送到径向施肥动盘,径向施肥动盘是上面一个、下面一个,当它两转动的时候,上下孔互通时,这个时候肥料靠自重,再加上静音风机的风,将肥送入到施肥管,输送到施肥口,施肥口的前面有一个开沟器,开沟器开出的沟是离这个苗侧向距离是50毫米深40毫米,这时候这个肥落到开沟器开出的沟中之后,后边有一个扶泥板,扶泥板把沟抹平,肥压完,完成整个施肥过程。

5.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

侧深施肥由于肥料条施集中,在土壤中浓度较高,增加了吸收压力,使水稻吸收速度加快;位置确定,距离根系近,有利于返青后直接吸收利用;不分散、不表施,减少了水分蒸发、径流、排放造成的肥料损失和污染,氮素利用率可从30%提高到40%,保证了水稻生长期间养分供应充分及时,促进了分蘖的早生快发,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有利于增加分蘖,提高穗粒数和干物质重,从而提升产量、品质和效益。

6. 机插秧田间管理施肥

问:在南方既有单季稻又有双季稻,该怎样合理施肥?

专家:单季稻的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一般要生长90~120天,亩产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对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对较低,约占50%左右,而且分蘖肥和孕穗肥并重。

具体施肥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氯化钾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复混肥,亩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时施入。追肥分两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亩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铵25~35公斤。

问:单季稻是指一年只种一茬的水稻,那么双季稻又该怎样施肥呢?

专家:双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两点:一是把两茬作为一个整体,将磷肥主要给前茬,钾肥主要给后茬。二是与单季稻相比,双季稻生育期较短,一般不超过90天,产量较低,亩产多为400~500公斤。所以施肥量比单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养分吸收高峰相对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适当少施,或只喷施一些叶面肥。具体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30~4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氯化钾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铵15~25公斤。插秧后30~35天,酌情施孕穗肥,亩施尿素3~5公斤,或者喷施两次叶面肥,叶面肥浓度:尿素0.5%至1%,磷酸二氢钾0.2%~0.3%。

问: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七八月份高温多雨,正值水稻籽粒形成期,对水稻生长和施肥是否有影响?

专家:连续高温多雨影响水稻灌浆,籽粒不饱满,产生“高温逼熟”现象。这不仅造成减产,而且会降低稻米品质。阴雨连天还可能将施在稻田的肥料冲走和产生病虫害。对此建议采取四点对策:首先,连续喷施几次叶面肥,一则可使水稻降温,二则可补充流失的养分。二是加强水分管理,对刚施肥的稻田,要防止跑水;对可能淹没水稻的田块要及时排水;对水稻收后改为旱作的田块,要疏通沟渠,防止田间积水。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四是选择适宜生育期的水稻品种。在双季稻区,早稻宜选择早熟或中熟偏早的品种,晚稻宜在前茬稻适时早播的基础上,选择中、晚熟品种,以便将早、晚稻的齐穗期分别控制在六月底前后和九月初,躲过七八月份高温多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