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节水灌溉技术)

海潮机械 2023-01-21 11:36 编辑:admin 294阅读

1. 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①输水系统节水。主要是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等减少水的无效损耗;

②田间节水技术。主要是雨水集流、地面灌溉技术改进和提高(如沟灌、畦灌、波涌灌、膜上灌等)、喷灌、微灌、滴灌以及化学、农学、生物学等保水技术;

③水源优化调配。其中包括灌溉预报、灌区水量调配、节水灌溉制度(灌水定额、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关键水等)、劣质水和污水的利用

2. 农业灌溉方式

灌溉可分为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

传统灌溉是指灌溉水从地表进入田间、直接浸润土壤的方法,主要有淹灌和漫灌。

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使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来湿润土壤;在没有田间灌水工程或工程简陋的条件下,水引入田块后,任水漫流渗入土中则为漫灌;节水灌溉措施包括渠道防渗、节水型地面灌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涌泉灌、渗灌、微喷等。

与传统的灌溉相比,节水灌溉省水、省力,减少能量的消耗,是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

3. 滴水灌溉技术

喷灌管技术:1、优点:主要是省水、不破坏土壤结构、能调节田间小气候,并且不受地形限制,因此大大节省平整土地的工作,同时可以不修或少修灌溉渠道。2、缺点:缺点是耗费动力和金属材料,设备成本较高。

滴箭管技术:1、优点:是省水,可比喷灌节约用水20~25%,降低肥料、养分和水的损失,是能源成本较低的方式。2、缺点:初始成本巨大;阳光会影响用于滴灌的管道,缩短其使用寿命;如果水没有正确过滤,设备维护不正确,将会导致堵塞;

4. 灌溉技术

1、微喷带灌溉系统

我们种植小麦玉米都是用微喷灌溉

包括供水设备和与供水设备配套安装的主供水管,以及借助于阀门并列安装在主供水管上的微喷带。

其优点在于:依据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微喷带,结合供水情况进行水力学性能分析以后配套设置供水设备和连接件,进而构成成套大田微喷带灌溉系统,有效提高微喷带灌溉系统的可靠性。

微喷带灌溉系统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的粮食生产上,粮食企业、种粮大户都可以使用,或者在连片露地蔬菜上实施。

适用的蔬菜种类:萝卜、大白菜、生菜、芹菜等。

2、防堵滴灌带

滴灌出水比较慢,如果在8、9月份定植,提前要先开开滴灌浇水,否则定植水太少不容易缓苗

包括滴灌带,滴灌带内部设置连续螺旋流道,流道上均匀布置出水口。采用螺旋流道,改变了现有的滴灌流道方式,更具有出水均匀和抗堵塞的能力;出水口宽大,便于出水,能够过滤出水中杂质泥沙;采用交联塑料材料更具有抗老化和成本低的特点。

膜下滴灌投资相对较大,技术含量较高,主要用于以设施菜生产为主的项目区和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露地蔬菜项目区。

适宜的蔬菜种类:棚室黄瓜、番茄、茄子、甜椒、草莓、西瓜等。

3、膜下微喷带

微喷的出水量比较大,做高畦时要做成两边高,中间低的这种形式

是将膜下种植技术和微喷技术相结合,这种微喷带不同于大田上的微喷带,有专门适于大棚使用的规格。

膜下微喷投资比滴灌小,比沟灌大,水量也比滴灌大,但是比沟灌省水很多,适用于设施蔬菜项目区和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露地菜项目区。

适宜的蔬菜种类:黄瓜、番茄、茄子、甜椒、生菜、萝卜、草莓、西瓜等。

4、新型渗灌系统

渗灌,估计很多人没见过

渗灌管,水是从这些陶瓷管中渗出来的

由低压自动灌水装置和PE管输水管道、地下渗灌管道三部分组成。克服了我国目前渗灌设备中存在的出水不均匀,水量过大不好控制的问题,但是造价成本比较高,目前渗灌主要用于家庭蔬菜种植上。

5、定量灌水袋

定量灌水带,我们种的是黄瓜

由导水管和渗灌袋两个部件构成。渗灌袋是一端封闭的口袋型。依据土壤水分渗透半径确定袋上出水缝的间距,保证土壤湿润均匀,在渗灌袋的一端上方、距上方45°角和30°角位置分别打有水位小孔,解决不同生育期需水量变化的定量问题。

该定量渗灌袋适应具有行距的不同类型蔬菜和不同生育期应用,实用性好,定量调节采用水位孔设计,方便可行。

5.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政策1: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1.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2.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

3.大力开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

4.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合理确定农业水价,建立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5.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水权交易市场。

6.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7.加强地下水监测,开展超采区综合治理。

政策2:《农田水利条例》

1.农田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2.国家鼓励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输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先进的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等,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3.粮食主产区和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以及地下水超采地区应当优先发展节水灌溉。

4.国家鼓励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节水灌溉设施,采取财政补助等方式鼓励购买节水灌溉设备。

5.规划建设商品粮、棉、油、菜等农业生产基地,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

6.水资源短缺地区,限制发展高耗水作物;地下水超采区,禁止农田灌溉新增取用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