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对农作物的作用(磷元素对农作物的作用)

海潮机械 2023-01-15 04:32 编辑:admin 274阅读

1. 磷元素对农作物的作用

钾肥是农作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在作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承担着多种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光和作用、酶活化、氮磷运输、碳水化合物转化、蛋白质合成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促进叶片光合作用

我们知道光和作用是叶片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吸收二氧化碳后呼出氧气。在这个过程中,钾元素可以通过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来控制二氧化碳和水的进出,进而调节光合作用的效率,是个总控开关。在光合作用将二氧碳和水吸入后,钾能加速作物内部有机物的转化。进而为作物生长提供食材。

2、促进酶的活化

钾可以促进60多种生物酶的活化。所以在光合作用进行中,进行后都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比如对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其生物酶转化的重要过程。作物这个有机体中,相互酶关联的系统几乎都有钾元素的参与。

3、增强作物抗逆性

抗逆性主要体现在,钾使作物体内的可溶性氨基酸和单糖减少,维生素增多,细胞壁加厚。从而增强作物的抗病、抗寒能力。

作物根系通过钾的累积,产生渗透压,从而促进根系水分吸收,加之配合叶片气孔的开闭,控制水分出入,从而使得作物在干旱时可保水,水多时可呼气,这是其抗旱性的集中表现。从这里看,钾元素的功劳真是够大。

4、改善作物品质

这是我们会亲身体验到的。钾元素可以使作物蛋白质合成 ,以及糖分的增多,以及纤维素长度、强度的增强。对于水果来说,可以调节其糖酸比,配合其它微量元素进行有效配比,从而提高水果的口感和甜度。

5、大量元素的运输功能

在大量元素的活动中,磷相对比较移动性差。在配比合适的情况下,钾元素可以促进磷元素的向作物体内移动,从而满足作物的需求。

当然了,钾元素的功能不只是这些,但有这些已经对作物内部合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锌元素可以影响钾的吸收,硼可以促进钾的吸收,氮过多会影响钾的吸收,所有这些,都是元素间的互相配合。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因为某一元素的作用大,就狠劲施,反而会影响其它元素的吸收,对作物生长不利。

2. 磷在农作物的作用

1、因土施用磷肥。

要依据土壤类型、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确定土壤施磷量。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的田块施用磷肥效果小,含磷量低的土壤施用磷肥效果显著。一般有效磷含量在8mg/kg以上的土壤施磷效果较差。水溶性的过磷酸钙施于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钙镁磷肥、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等属于弱酸溶性磷肥,应施于中性或酸性土壤;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只有在酸性土壤中施用才能发挥肥效。 

2、根据磷肥的特性及作物的需磷特性,合理施用磷肥。

一方面不同作物对磷肥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很不相同,应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确定磷肥施用量,如块根、瓜类等作物需磷较多,应注意多施;另一方面应结合作物的轮作制合理分配磷肥,如小麦-豆类、棉花、绿肥轮作,可把磷肥重点施在豆类、棉花、绿肥作物上;若是小麦-玉米轮作,磷肥应重点施在小麦上,玉米利用其后效。

磷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3、氮、磷配合施用。

过磷酸钙与尿素、硝酸铵等氮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效。无论施用水溶性磷肥,还是难溶性磷肥,只有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单纯施入磷肥效果不显著。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可互相促进,尤其是土壤中有效氮比较丰富,有效磷相对偏低,配合施用磷肥效果更佳。

4、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一方面由于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差,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磷的固定。另一方面有机肥料能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促进微生物活动旺盛,有利于土壤中难溶性磷的释放、吸收。所以在磷肥施用前与优质有机肥料或富含腐植酸的泥炭等混合堆沤。据试验,磷矿粉与厩肥堆沤30天,堆中弱酸溶性磷的含量比不加磷矿粉的堆肥增加4倍多。堆沤时加入的磷肥,一般为有机肥料的5%左右。

5、集中、分层施用。

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元素固定而失效,一般利用率只有15%--20%,特别是在石灰性土壤以及淤泥、黄泥土等各种黏质土壤上撒施磷肥,利用率更低。试验证明:过磷酸钙集中深施比撒施效果好,便于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一般集中采用沟施、穴施、粘秧根等方法,可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6、适量施用。

由于盲目施用磷肥会造成投入成本加大,所以磷肥的施用要结合土壤、作物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因缺补缺、合理施用。一般作物每亩施磷肥40千克-50千克为宜,用量过小增产不显著,过大不经济。

3. 磷在农业中的作用

1、超强亲水性与保水能力

漫淹于土壤中时,会在植株根毛表层形成一层薄膜,不但具有保护根毛的功能,更是土壤中养分、水分与根毛亲密接触的最佳输送平台,能很有效率的提高肥料的溶解、存储、输送与吸收。阻止硫酸根、磷酸根、草酸根与金属元素产生沉淀作用,使作物能更有效的吸收土壤中磷、钙、镁及微量元素。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加强抗病性。

2、平衡土壤酸碱值

对酸、碱具有绝佳缓冲能力,可有效平衡土壤酸碱值,避免长期使用化学肥料所造成的酸性土质。

3、可结合沉淀有毒重金属对Pb+2、Cu+2、Cd+2、Cr+3、Al+3、As+4等有毒重金属有极佳的螯合效果。

4、可增强植物抗病及抗逆境能力

整合植物营养、土壤中的水活成份,可增强抵抗由土壤传播的植物病原所引起的症状。

5、促进增产

可使茶叶、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快速增产,增产量可达10-20%

4. 磷元素对作物有什么作用

二铵常作底肥用,复合肥与二铵可以搭配施用,还能与尿素、硫酸钾一起用,还有少部分的农民直接用复合肥做底肥。二铵只含氮和磷,在缺磷的土壤或喜磷的作物上施用,效果非常明显。

二铵效果为啥不如从前了?

二铵是一种低氮高磷的二元复合肥料。在缺磷的土壤上,不管种什么作物,第一年都可以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如果连年只施二铵,又不补充含氮肥、钾肥,效果就差了。要合理配施氮、钾肥,效果才会显现出来。

二铵应该怎样用呢?

二铵不是万能肥,低氮高磷决定了它的自身特点。磷肥不能代替氮肥,作物需要全面的养分,长期用二铵做基肥,土壤必然会缺氮缺钾,所以一定要配施单质氮肥和钾肥,这样才能作到平衡施肥,达到增产效果。

5. 磷肥对农作物的作用是什么

不是

1、过磷酸钙不是磷肥,概念不同:

1.过磷酸钙:又称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用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

2.钙镁磷肥:钙镁磷肥又称熔融含镁磷肥 ,是一种含有磷酸根(PO4 3-)的硅铝酸盐玻璃体,无明确的分子式与分子量。

2、成份不同:

1.过磷酸钙:主要成份为一水磷酸二氢钙Ca(H2PO4)2·H2O、无水硫酸钙和少量磷酸,含有效 P4O10 14 % ~ 20 % ,其中80%~95%溶于水。

2.钙镁磷肥:主要成份包括Ca3(PO4)2、CaSiO3、MgSiO3,P2O5含量12-18%,CaO含量45%,SiO2含量20%,MgO含量12%。

3、作用不同:

1.过磷酸钙:供给植物磷、钙、硫等元素,具有改良碱性土壤作用。可用作基肥、根外追肥、叶面喷洒。与氮肥混合使用,有固氮作用,减少氮的损失。能促进植物的发芽、长根、分枝、结实及成熟,可用作生产复混肥的原料。

2.钙镁磷肥:镁对形成叶绿素有利,硅能促进作物纤维组织的生长,使植物有较好的防止倒伏和病虫害的能力。培育大苗时作为底肥,使植物能够缓慢吸收所需养分。

6. 磷元素对农作物的作用机理

单质磷是由磷酸钙、石英砂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电弧炉中熔烧或蒸馏尿而制得。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因而它最初从人和动物的尿以及骨骼中取得。

这和古代人们从矿物中取得的那些金属元素不同,它是第一个从有机体中取得的元素。

7. 磷在作物中的作用

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就得磷酸,磷酸与土壤中的某些成分反应会生磷酸盐,作物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开花结果需要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