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尿素行情(今日河北尿素最新价格)

海潮机械 2023-01-06 01:51 编辑:admin 265阅读

1. 今日河北尿素最新价格

100斤一袋的尿素卖140元,贵不贵?有人说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这个价格还能接受。放在以前,100斤一袋的尿素卖100元,都会觉得高,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尿素经历了啥?为何价格大幅度上涨?后续如何走势?

关于上述问题,本篇内容就和大家详细分析分析,相信看完后,大家对于近期尿素市场会有大致的了解。

种植成本增加

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不少种植夏玉米的农户,已开始着手购买尿素,准备进行追肥。不过市场上的尿素价格着实让人不能接受,可以说当前的尿素价格达到了近些年的峰值。2800-3000元/吨的尿素的价格比比皆是,甚至大于3000元/吨的价格也已出现。

一位山东的农户说,一袋100斤的尿素,卖到140元,放在去年,差不多能买2袋了。而河北的一位农户说,他们当地的尿素已经卖到了150元,还没有还价空间。

尿素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着种植的成本,对于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来说,可能不是很明显,玉米追肥一亩地用40斤左右,和以前相比,每亩增加了20元左右。但是对于种田大户来说,成本增加就比较明显,比如种植1000亩地,可能就增加了2万左右(大户购买量大,价格会稍微便宜)。

尿素价格大幅上涨

今年2月份时,尿素价格开始逐渐上涨,每吨价格从1700-1800元/吨,上涨到1900-2000元/吨。当时处于年前的一段时间,有人提前囤货,有人想等到年后尿素价格下跌后再购买。

进入3-4月份后,尿素价格不仅没迎来下跌,价格持续高涨,上涨势头一直持续到6月底,价格也从1700-1800元/吨,涨到了2700-2800元/吨,上涨幅度达到了1000元/吨,在尿素市场实属罕见。

进入7月份后,尿素价格开始有了下跌势头,但是下跌幅度较小,还不是很明显。根据市场上7月6日尿素报价,多地持续小幅度下滑,不过,整体报价还是较高。

其中,河南地区下调50元/吨,报价2680-2730元/吨(小颗粒主流出厂价格,下同,仅供参考);安徽地区下调50元/吨,报价2780-2800元/吨;河北地区下调30元/吨,报价2670-2690元/吨左右;山东地区下调20-40元/吨,报价2650-2680元/吨;湖北地区下调30-50元/吨,报价2700-2750元/吨左右;新疆地区下调50元/吨,报价2400-2500元/吨;东北地区价格较稳,报价2760-2830元/吨。

尿素价格为何大涨?

1、原材料上涨,导致尿素成本上涨,厂家被迫提高出厂价格。煤炭、天然气今年价格上涨比较厉害,作为尿素的主要原材料,直接导致尿素价格大涨。

2、出口数量增多。不论是招标,还是正常的出口,尿素供应数量有所增加,国际上开工率降低,尿素价格国内国外价格都有所上涨,而出口量的增加,更加导致了国内供应紧张,价格大涨。

3、粮食价格的上涨,提高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尿素需求增加。再加上国内部分厂家停工检修,以及尿素的库存不多,在市场需求大于供应的情况下,尿素价格一涨再涨。

后续尿素价格预测

7月份尿素价格已出现下跌势头,虽然下跌区域和下跌幅度有限,但是下跌势头已出现,尿素价格想大幅度上涨也比较难,这里面有市场因素,有调控因素。

不过,7月份,仍然是尿素的用肥高峰期,需求不减。因此,预测7月份尿素价格虽然有下跌,但下跌幅度不会太大,可能会维持当前的价格,部分地区小幅上涨或小幅下跌会存在,出厂价集中在2600-2800元/吨。

进入8月份以后,随着尿素需求的降低,价格会逐渐下降,8-9月可能会迎来一定幅度的下滑。而到11-12月份,可能会迎来相对较大幅度的下滑。不过,想要短期内回到2000元/吨以下,难度还较大。

以上就是关于尿素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2. 河北尿素价格最新报价

大概50至100左右!!

截止时间2020年4月,尿素价格在2000-25

00元/吨。

不同的品牌价格会有不同,尿素价格在200

0-2500元/吨.厂家生产1吨尿素大约需600-8

00立方米的天然气,耗电量在100度左右,

通过成本换算后,每吨尿素的成本价每吨

约为1300-1500元。

3. 今日河北尿素最新价格行情

河北正元尿素出厂报价上调180元/吨,平山2720元/吨、沧州2720元/吨河北石家庄西柏坡正元化肥尿素价格新快报:大颗粒尿素出厂报价稳定在2230元/吨,日产稳定在200吨左右,年产能10万吨装置生产正常,该厂代理的多肽小颗粒尿素暂不对外报

4. 尿素网今天的尿素价格

您好,建议您去中国农资网看看。

可以查看到实时价格,需要在网站注册会员才可以查看。也可以去中国复合肥网看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5. 河南今日尿素价格

  小颗粒尿素市场基本持稳,个别厂家工业订单有所支撑,价格小幅上调。山东地区农业用肥尚未启动,工业订单逐渐增加,不过主流出厂报价基本持稳在1240-1320元(吨价,下同);河南地区农需市场基本扫尾,目前以工业和外发订单为主,个别待发订单较多的厂家出厂报价上调20元,现主流出厂报价在1240-1300元;湖南地区当地农需开始备肥,且外发两广较顺畅,主流出厂报价上调10元至1380元。  大颗粒方面,山东地区主流出厂报价回落20元至1260-1280元;随着前期小颗粒价格的回落,河北地区大颗粒主流出厂报价也小幅下调至1280-1290元。国际方面,美国新奥尔良地区关于已经装载的驳船大颗粒尿素的出价和要价范围在265-270美元/短吨离岸,关于3月份或者3月底尿素货物的要价低至255美元/短吨离岸,据证实4月底尿素货物的交易价格仅233美元/短吨离岸。  综合来看,国内小颗粒市场基本持稳,虽国际大颗粒尿素后市不被看好,但随着国内掺混肥厂开工率的逐渐升高,国内大颗粒市场估计也将以稳为主。

6. 石家庄尿素价格

宣化区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宣化区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南方28公里,东距首都北京150公里,南距省会石家庄288公里,西距山西大同20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京包铁路,宣大、京张、丹拉、张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10、112、207国道在此交汇,是京、津连接冀、晋、蒙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陆路商埠”之称。

全区辖三乡、一镇、七个办事处,人口40万;总面积275.8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37平方公里。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唱响“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发展大跨越”主旋律,积极谋划经济增长点,努力探求工作创新点,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2009年,宣化区成为全市第一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县区。凭借过硬的综合指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次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名第21位。同时,入选2009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在河北省排名第一。

古城宣化,历史悠久。秦时即为上谷郡,明朝为著名的长城九镇之首,清朝是全国72府之一,现存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共6个点:宣化古城(含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及古城垣)、下八里辽墓群(含Ⅰ区、Ⅱ区)、时恩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5个点:砖雕五龙壁、立化寺塔、第十六中学堂及天主教堂、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清远楼又名钟楼,为宣化城的标志性古建筑,素有“中国第二黄鹤楼”之称;镇朔楼又名鼓楼,是宣化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建筑;拱极楼俗称南门楼,是宣化城门中唯一有关城且保存下来的城楼;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誉为“地下艺术殿堂”,墓顶绘有融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记星法和西方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记星法为一体的天文图,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天文的重要资料;距今500多年的时恩寺,大殿为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92年宣化区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京西第一府”之美誉。

宣化区精心打造“京西第一府”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确定并正在开发大辽文化城景区、城垣遗址景区、明清古文化街景区、宗教文化景区、庞家堡自然生态游景区、葡萄采摘生态休闲游景区、军事革命传统教育景区等七大精品旅游景区。2008年,经河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宣化文化古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独特的民俗风情。王河湾挎鼓,鼓声如行云流水,经典鼓点“凤凰三点头”极具民间艺术特色。宣化剪纸,突破了“剪”和“纸”的局限,体现了将民间剪纸与中国写意画结合起来的新的剪纸艺术形式。白蜂糕、糖拉拉、油布袋等数十种传统民间小吃,留存着古城宣化这一方水土孕育出的独特味道。

宣化区工业基础雄厚,是张家口冶金机械和重化工基地,河北省“北厢”工业核心区,形成以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化工、酿造、装潢印刷、陶瓷、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近年来,全区工业发展以建设两园(钻机工业园、信息产业示范园)、两基地(机械加工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信息产业孵化基地)为重点,由资源能耗型向集约环保型转变,加速改造提升装备机械制造、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强信息和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食品加工业,以基地带动产业集聚。区域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有河北省百强企业第5位的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居华北第一的火力发电厂张家口发电厂、自主创新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的宣化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可生产6000台专用车的福田雷沃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它们在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近几年来,宣化区崛起了万丰机械有限公司、华泰矿冶机械有限公司、艾莫森科技发展责任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新型企业。钻机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区现有钻机整车生产企业22家,产品远销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年销售收入10亿多元,宣化钻机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宣化区因此被业界称为“钻机之乡”。福田重机、宣化电气等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宣化区被评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区”。宣化区把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贯穿于整个工业经济发展,加大对企业创品牌的扶持力度,“宣工牌”推土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全市“中国品牌”产品“零”的突破;“长城牌”农用尿素、“钟楼”啤酒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9年,“宣工及图”、“钟楼啤酒Z商标”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区委、区政府致力于用硬手段治理软环境,积极鼓励企业抢抓市场机遇,以抓服务促发展,对39家重点企业实行了挂牌保护,成立了行政审批中心,所有审批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近年来,先后清理行政审批事项146项,公布取消3批24项,占总数的9.6%。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了严格的监督制约措施,绘制了审批服务流程图,明晰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为客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绿色服务走廊”;在全省率先推行“全程跟踪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举措”,最大限度地为客商营造最满意、最高效的服务环境;专门下发了《关于对重点企业实施挂牌保护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全民创业环境的相关措施》,为企业发展、全民创业打造了优质、高效、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规模大、后劲足、财政贡献率高的项目在辖区内落户。

宣化自古就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贸易往来的重要集散地。如今,在“商贸活区”战略的指导下,凭借着良好的“地缘”优势,宣化区以客流带物流,建设大商贸,搞活大流通,全力构建区域物流商贸中心。近年来,先后投入10多亿元加快建设了蔬菜、花卉、建材、百货、家具、工矿机械配件等一批集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专业市场,使硬件市场建设全面升级,年成交额40多亿元。

宣化区农业属典型的城郊型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蔬菜种植从市场需求出发,与坝上、京津地区形成“错季”种植,3万亩蔬菜地通过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打入了京、津、冀、蒙、晋20多个省市蔬菜流通圈,远销粤、闽一带。盛发蔬菜副食品交易市场、碧森饲料、旭乐乳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已有着千年历史的宣化牛奶葡萄,采取世界独一的漏斗架型栽培方式,它皮薄肉厚口感好,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美誉。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工商总局公布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我市“双地标”零的突破。刘家窑西瓜、泥河子大杏扁、河子西糯玉米等鲜食果品初具规模。为推进全市规模化舍饲养殖的长效发展,全力支持东方富民种畜繁育中心的“肉羊引种选育”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国家“星火”科技示范项目。

区委、区政府按照“生态养城、畅通活城、宜居带城”的发展思路和“一园三区”的空间布局,全力实施城市与产业双驱战略,打造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良好的招商引资大“磁场”,累计投资50多亿元进行城市建设,建成区绿化面积589.77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25.39%;强力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大新门恢复重建、万柳公园、西城垣公园等建设工程顺利完工,泡沙河治理使昔日“龙须沟”旧貌换新颜,热电联产项目拔地而起,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实施了京西江南、伯居田园等一批高标准住宅小区建设工程,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在今后几年内,宣化区将投资200亿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城镇面貌整治、生态环境治理、城镇住房保障、古城风貌恢复、城镇精细化管理”六大工程,初步形成“一园、两线、三区、六桥、六横、九纵”的城市总体格局,古城宣化将建设成为建成区面积6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万,环境优美、特色突出、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

岁月的风雨,日月的灵光,历史的变迁,挡不住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跨越发展中的千年古城宣化,正在扬帆奋起,迈入厚积薄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40万古城儿女将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和聪明才智赋予家乡与时俱进的灵魂,使她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屹立在京西,熠熠生辉。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京西第一府旅游区文物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远楼、镇朔楼及辽墓壁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拱极楼、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五龙壁砖雕、旧城垣、时恩寺及辽代壁画墓群二区。此外,还拥有一批如立化寺塔、大北街的马宅和都司街的南宅四合院、六中院内的“武庙”大殿、按院街内的张自忠将军故居、慈清西行时的行宫等人文旅游资源;有9个“京西第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京西第一钟楼——清远楼、京西第一鼓楼——镇朔楼、京西第一墓——下八里张世卿墓、京西第一砖雕——宣化五龙壁砖雕、京西第一日僧塔——立化寺塔、京西第一石塔——柏林寺石塔以及宣化拱极楼、九龙壁等景观,丰富精深的古城文化、建筑文化、佛教文化、辽代墓葬文化,使人在游览的同时增长见识,开间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增进身心健康。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宣化古城的雄姿,体验塞外古城的风土人情。

宣化为历代军事重镇。有“京师锁钥”、‘析京屏翰”之称。《宣化府志》记载:“宣化全境,飞狐、紫荆控其南,长城独石枕其北,居庸屹险干左,云中固结于右,群山叠蟑,盘踞峙列,足以拱卫京师。”明代为九重镇之一,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和屯兵最多,号称“九镇之首”。从明英宗开始,朝廷向宣府派遣级别高于都指挥使的镇守总兵,佩镇朔将军印,原万全都司最高长官,正二品大员都指挥使,也直接隶属总兵调遣。宣化府军事工事坚固。历代修筑墩台 1948座。据志书记载,仅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北方部落经宣化南入的较大战争就达70余次。乾宁元年(894年),太原李克用大举出兵攻幽州,并占领武州。元太祖八年门刀3年),铁木真率兵攻陷宣德。明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141~1424年),明成祖朱橡五次北伐,驾巡宣府镇地。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蒙古族瓦剌答部也先入侵宣府;崇帧十七年( 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兵攻破宣府,巡抚未之冯自杀,总兵王承允迎降。在宣化历代战役中涌现出了一批如于谦、杨洪、罗亨信等文武兼备、忘身爱国的忠烈之士。

宣化是文化教育中心。嘉靖七年门528年),建立上谷书院。嘉靖三十五年(175年),开设柳川书院(今宣化一中)。清末民初,文化教育迅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土。宣化是内地同蒙古进行商品交换的集散地,素有“陆路商埠”之称。明嘉靖年间,宣化开设“马市”,官方以布帛易锡靶马匹、皮张。隆庆元年门567年),宣大总督王崇古再开市场。万历年间,民市已具相当规模。清朝统治稳定后,贸易又趋繁荣。大德泉缸房、太和春药店、朝阳楼饭店、吴德裕茶店、四和顺茶铺等均在这一时期开张。光绪年间,山羊皮褥一度成为宣化销往外地的抢手商品,并曾向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出口。宣统h年(191年),宣化商号达160余家。

宣化是葡萄城。宣化白牛奶葡萄,已有近千年的种植历史,为河北省名牌产品。传说宣化葡萄的种植来源于张赛。据史料记载,唐朝始种,辽金时推广,明清时全盛。宣化白牛奶葡萄色泽绿中泛乳白,如碧玉晶莹耀眼,脆嫩欲滴,且皮薄肉映汁丰,味道清甜爽口,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赞誉。明、清时期,被列为皇家贡品。1905年和 1922年两次在巴拿马国际物产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旅游景点:

宣府镇(今宣化城区)建于明代,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区,特别是镇朔楼(鼓楼),清远楼(钟楼),拱极楼很有特色。建于南北中轴线正中的钟楼(清远楼)有“第二黄鹤楼之美誉”。楼下十字拱门,上悬巨钟重万于斤,据说40里外可闻钟声。

钟楼南面是鼓楼(镇朔楼)。是河北省少存的门楼建筑之一。乾隆亲书的“神京屏翰”匾额,悬挂在镇朔楼上。

宣化辽墓在市宣化区下八里村。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的墓。由墓道、墓门和前后二室组成,室内壁画有80平方米,分布于墓室四壁和顶部,绘出行、伎乐、宴饮等活动,描写了墓主人生前是的豪奢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墓顶绘彩色星象图,它是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组成中外合璧的星图。壁画内容丰富,彩色鲜艳,年代准确,为我国已发现的辽代壁画中所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