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犁具用什么名字(犁是什么农具)

海潮机械 2023-01-16 00:03 编辑:admin 281阅读

1. 农机犁具用什么名字

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a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出现了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具a

汉代犁具得到发展,赵过发明了三脚耧车和耦犁;唐代制成曲辕犁a唐代曲辕犁影响了宋元以后耕犁的形式a

赵过是汉武帝时的农学家a他总结劳动人民经验并吸收前代播种工具的长处,发明了三脚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a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a

汉代三脚耧,它的构造是这样的:下面3个小的铁铧是开沟用的,叫做耧脚,后部中间是空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一垅a

3根木制的中空的耧腿,下端嵌入耧铧的銎里,上端和籽粒槽相通a籽粒槽下部前面由一个长方形的开口和前面的耧斗相通a

耧斗的后部下方有一个开口,活装着一块闸板,用一个楔子管紧a为了防止种子在开口处阻塞,在耧柄的一个支柱上悬挂一根竹签,竹签前端伸入耧斗下部系牢,中间缚上一块铁块a耧两边有两辕,相距可容一牛a后面有耧柄a

播种前,要根据种子的种类、籽粒的大小、土壤的干湿等情况,调节好耧斗开口的闸板,使种子在一定的时间流出的多少刚好合适a然后把要播种的种子放入耧斗里,用牛拉着,一人牵牛,一人扶耧a

扶耧人控制耧柄的高低,来调节耧脚入土的深浅,同时也就调整了播种的深浅,一边走一边摇,种子自动地从耧斗中流出,分3股经耧腿再经耧铧的下方播入土壤a

在耧后边的木框上,用两股绳子悬挂一根方形木棒,横放在播种的垅上,随着耧前进,自动把土耙平,把种子覆盖在土下,这样一次就把开沟、下种、覆盖的任务完成了a再另外用砘子压实,使种子和土紧密地附在一起,发芽生长a

后来最新式的播种机的全部功能也不过把开沟、下种、覆盖、压实4道工序接连完成,而我国2000多年前的三脚耧,早已把前3道工序连在一起,由同一机械来完成a在当时能够创造出这样先进的播种机,确实是一项很重大的成就a这是我国古代在农业机械方面的重大发明之一a

2. 犁是什么农具

“犁耙”的读音是【lí bà】

释义

“犁”【lí 】

耕地的农具。

用犁耕:用新式犁~地

“耙”有两个读音,【bà】和【pá】

“耙”【bà】:1.用来把土块弄碎、弄平的农具:钉齿~,圆盘~ 2.用耙弄碎土块:地已经~过了

“耙”【pá】:1.聚拢谷物或平土地的用具。 2.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地

造句

同时,各地应想方设法缩短农耗期,做到边收割边犁耙沤田,抓紧抢插晚稻,加快插秧进度,以免错过适宜季节,不利于晚稻正常生产。

南方早稻产区各地也须注重蓄水和计划用水,及时犁耙沤田,以保证早稻适时移栽。

父亲不但是犁耙田的老把式,插秧苗、种萝卜青,速度之快更是无人可比。

耠子犁耙、骡马驴牛、胶轮大车,大多退出历史舞台。

3. 农机犁具用什么名字比较好

农机是指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统称。如大小型拖拉机、平整土地机械、耕地犁具、耕耘机、插秧机、播种机、脱粒机、抽水机、联合收割机、卷帘机、等设备。

4. 犁田工具叫什么名字

炎帝发明的农具叫耒耜

为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起源甚早。

《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

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具,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用。

5. 农机犁具用什么名字好

农机包括大小型拖拉机、平整土地机械、耕地犁具、耕耘机、微耕机、插秧机、播种机、脱粒机、抽水机、联合收割机、卷帘机、保温毡等设备。农机,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统称,农机类型众多,主要包括收获机械、茶叶机械、粮油机械、果蔬机械、饲料机械、农机配件、肥料机械、畜牧饲养机械、棉花机械。

6. 种地用的工具名称犁

犁,犁是农民用的一种耕地的农具。

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早在东周时代就已经发明使用。到了唐代,又出现了曲辕犁。至今,农村仍然存在这种农具。

7. 农村犁地的工具名称

犁的前身是耒耜,形如木叉,上有曲柄,叫耒;下面是犁头,叫耜,用以松土。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一件木耜,六十四件骨耜,四件石耜等。人们利用它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进行农业生产。所以,耒耜的出现让人类告别了靠渔猎、采集为生的简单生存模式,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石犁。石犁的出现,使人类从刀耕火种到锄挖地再到犁地,土地的使用年限不断延长,使用率不断提高。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在此定居,农作物的食物在人类食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犁的出现是农业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

石犁

位于甘肃平川境内的野麻黄河岩画中,有一幅犁耕的图像。该图核心是三只动物像,位置上下排列,动物头部高扬,四肢蹬劲,尾巴后展有力,应为骡马类,为忙耕中的畜力体态。骡马后紧跟一人,右手扬起似持鞭,左手后伸似扶犁。整个画面中男性位置突出,呈父系氏族社会生活形态。所以,有关学者认为野麻村岩画与马家窑文化同期,应凿刻于公元前 3300年-公元前 2050年,最迟不晚于齐家文化早期,即公元前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