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稻飞屈用什么农药好(什么农药治飞虱?)

海潮机械 2023-05-11 02:03 编辑:admin 103阅读

一、什么农药治飞虱?

叶蝉散、吡虫啉、敌敌畏都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除此以外,毒死蜱、噻嗪酮、锐劲特、噻虫嗪、乙酰甲胺磷、氟虫腈以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异丙威、丁硫克百威等农药,也是防治稻飞虱的有效药剂。将这些药复配使用,防效能显著提高,比使用单剂要好得多。

二、水胺硫磷可以除稻飞虱吗?

水胺硫磷是一种速效广谱硫逐式一硫代磷酰胺类杀虫、杀螨剂,对蛛形纲中的螨类、昆虫纲中的鳞翅目、同翅目昆虫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防治水稻、棉花害虫。如红蜘蛛、介壳虫、香蕉象鼻虫、花蓟马、卷叶螟、斜纹夜蛾等。

水胺硫磷属高毒农药,禁止在蔬菜上使用,所以是不能的。

三、稻飞虱用什么农药好?

褐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80%以上。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凡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年份,易酿成大发生。高肥密植稻田的小气候有利其生存。褐飞虱耐寒性弱,卵在0℃下经7天即不能孵化,长翅型成虫经4天即死亡。

白背飞虱对温度适应幅度较褐飞虱宽,能在 15 ~30℃下正常生存。要求相对湿度80~90%。初夏多雨、盛夏长期干旱,易引起大发生。在华中稻区,迟熟早稻常易受害。

灰飞虱为温带地区的害虫,适温为25℃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强,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华北地区7~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

可使用3%啶虫脒1000至1500倍液;锐劲特1500至2000倍液;大功臣2000倍液;25%噻嗪酮1000至1500倍液;收前20天左右,即7月下旬利用下午抢晴施药。施药方法:将药液雾状喷施于水稻中、下部(稻飞虱集中危害部位),防治效果最佳。在2—3龄若虫盛发期施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5—30克;或10%扑虱灵乳油,每亩50毫升;或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每亩300克;80%敌敌畏乳油80—100毫升/亩;以上药剂均兑水75千克喷雾,喷雾时对准稻株基部,使药液喷在虫体上,害虫密度大时,用上述药量兑水200—300千克,全田泼浇。

四、用啥农药可以彻底灭绝稻飞虱?

没有农药可以彻底灭绝稻飞虱,因为生态系统存在的平衡,人类只能减少它,不能彻底灭绝它,因为你在你到田里用,其他稻田里还会飞过来。

五、防治稻飞虱用哪些农药好?

谢谢邀请,防治稻飞虱首先要从幼虫期开始,并要以防为中心的理念,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预防,造成稻飞虱流行,哪么必须采取联合用药。并且加大剂量,还要增加使用次数。

第一次用药预防,每亩用2%阿维菌素60毫升加25%朴虱灵150克,第二次用药5%阿维菌素加80%烯啶吡呀酮24克,第三、四次每亩用一瓶好150亳升加80%烯啶吡呀酮24克。用以上农药水稻不会发生稻飞虱危害。

六、水稻一生打次三氯苯嘧啶稻飞虱药可以吗?

可以。防治适期是在若虫孵化期,一般早稻在穗期要重点用药,中晚稻从分蘖期就需要重视用药防治。重视提前用药预防,施药时要注意用足水量,尽量压低喷头喷雾,喷雾药均匀;施药是田间保有水层,有利于提高防效。若是采取无人机飞防,必须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加大飞防喷洒药液量。应合理轮换使用选择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农药,避免抗药性产生。当前,多数水稻处于生育期尾声,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着重注意稻飞虱的防治。

不管水稻是进入了抽穗扬花期,还是灌浆期,都有可能遭遇稻飞虱的为害。据往年经验,有时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可能延续到国庆节前后。

七、防治稻飞虱有什么特效药?

稻飞虱是水稻常见的病虫害,稻飞虱种类繁多,繁殖速度快,是农民较为头疼的事情。防治稻飞虱使用杀虫剂是最常见的方法,常用药包括吡虫啉、噻嗪酮、烯啶虫胺、噻虫嗪及吡蚜酮。

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与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一样,都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对害虫的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它们都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和渗透活性,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施药后,吡虫啉被植物快速吸收,并像作物顶端传导,具有良好的根部内吸活性。可以用于防治叶蝉、稻飞虱、蚜虫、蓟马、粉虱,同样对土壤害虫、白蚁等也有效。

噻嗪酮是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药剂,对飞虱、叶蝉等幼虫有特效。噻嗪酮缩短成虫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一般在药后3-7天才能有防效,对飞虱、叶蝉、粉虱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期长。

烯啶虫胺用于水稻既可茎叶处理,也可土壤处理。主要用于水稻和温室作物防治蚜虫、蓟马、叶蝉、粉虱和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

噻虫嗪施药方式多样,除用于叶面喷雾外,还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可以用于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粉蚧、蛴螬、马铃薯步甲、跳甲、步甲、潜叶虫以及鳞翅目害虫。与吡虫啉等相比,其分子结构中引入氯噻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噻虫嗪施药方式多样,除用于叶面喷雾外,还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以上就是防治稻飞虱常用的一些杀虫剂,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粮食高产,五谷丰登!

八、稻飞虱怎样防治效果好?

稻飞虱是水稻产区重要的虫害之一,种类很多,在长江中游(如湖北)为害的主要有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属迁飞性害虫,在本地(湖北)不能越冬,每年的虫源都是从南方迁来,随雨水降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没有大发生,只有零星发生,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只是间隙发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发生程度明显加重,己经成为常发性害虫。

一、常见为害水稻的稻飞虱种类

灰飞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玉米粗缩病病毒的传播媒介,可在当地越冬,寄主除水稻外,还可为害麦类、玉米、稗、千金子、双穗雀稗、稻李氏禾等禾本科植物。

白背飞虱:为南方早稻田、中稻田的优势种群,对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呋虫胺、烯啶虫胺等)敏感,为迁飞性害虫。寄主以水稻为主,也可在稗草、稻李氏禾、看麦娘、麦类、甘蔗等禾本科植物上为害。

褐飞虱:是一季中稻和晚稻田的优势种群,为迁飞性害虫,对烟碱类杀虫剂高抗。主要寄主为水稻、野生稻。

二、稻飞虱的习性

1、群集性:稻飞虱具有群集为害特性。发生时多从稻田中间点片发生,向田边蔓延,田间为害常可见集中为害中心,初期出现黄塘,严重时形成穿顶、倒伏。

2、趋荫蔽嫩绿性:稻飞虱喜湿润凉爽的栖息环境,因此在田间荫蔽、插植过密,氮肥过多,稻株贪青柔软,受害往往严重。水稻品种间的抗虫性有较显著的差异。带香气的品种较易招稻飞虱。

3、迁飞性:稻飞虱具有随气流远距离传播的迁飞特性。尤其是褐飞虱、灰飞虱更是随周年气温的变化南北迁飞。春季随气温回升由南往北迁飞沿途为害,秋季随着降温由北向南回迁,冬季在热带地区越冬。短翅型成虫和若虫不能迁飞,唯有长翅成虫在傍晚或清晨爬到水稻上部叶片,借风力顺气流到达高空而迁飞,以傍晚迁飞为多。是否迁飞受植株上虫口密度、植株营养条件、风力影响较大。当稻株上虫量多,稻株养分不足以满足稻飞虱生存时,会有部分稻飞虱外迁寻找新的寄主进行为害。

4、趋光性:稻飞虱在夜间有较强的趋光性,尤其在夏季傍晚时,活动非常活跃。

三、稻飞虱为害特点。

稻飞虱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暴发性特点,在迁入量大的基础上如遇气候适合,就会大发生。“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寒露风来得迟,夏季多雨”是大发生的气候条件。

1、稻飞虱主要以成虫、若虫在稻株基部吸取汁液。破坏水稻输导组织,阻碍养分输送,出现黄塘、穿顶、倒伏、分泌蜜露而形成烟霉,灰飞虱还会传播病毒病。

2、田间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较易诱发稻飞虱为害。可能是因为施氮肥偏多,田间生长嫩绿,湿度大,茎秆柔弱,病害的发生又降低了植株的抗性等原因引起。

3、产卵历期长,卵量大。雌虫每头产卵150-300粒不等,有的可达500粒,短翅型成虫寿命长,卵量大,繁殖力比长翅型强,产卵量多的上1000粒。夏季温暖多湿,食料丰富时,若短翅型成虫大量出现,就意味着稻飞虱即将会暴发成灾。

4、稻飞虱为累积暴发为害。如果前期不做好防控,任其发展,当田间基数足够大,产卵量则呈几何级增长,成虫、若虫高峰期叠加易暴发成灾。稻飞虱在水稻营养最佳的孕穗期至灌浆期生存最好,因此,抓好水稻孕穗至灌浆期的防控是稻飞虱防治的关键时期!

四、稻飞虱防控技术

稻飞虱的防控坚持“预防为主、压前控后、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

1、保护天敌,自然控害:农田蜘蛛、黑肩绿盲蝽等是飞虱天敌,蜘蛛捕食活动的飞虱,黑肩绿盲蝽吮食飞虱卵液,生产中可通过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杜绝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止飞虱猖獗和刺激产卵。

2、加强田间调查,实时预警监测:在孕穗期、灌浆期切实做好飞虱田间监测,及时预警。孕穗期百丛虫量800头以上,灌浆期百丛虫量1200头以上(区域不同,指标有差异)应及时用药防治。

3、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稻飞虱是剌吸式口器害虫,在植株基部以口针吸食汁液为害。在选用农药时,应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以利药剂在植株体内吸收传导。防治农药主要有噻虫嗪、呋虫胺、吡蚜酮、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毒死蜱、敌敌畏、异丙威等。噻虫嗪、呋虫胺、吡蚜酮、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为长效内吸性药剂,毒死蜱、敌敌畏、异丙威是速效触杀性药剂。

前期防治要用长效内吸性药剂,后期虫量高且有大量长翅型成虫出现时要长效内吸性药剂与速效触杀性药剂相结合。

预防用药:田间以白背飞虱为主时,预防可用噻虫嗪、呋虫胺等烟碱类杀虫剂;以褐飞虱为主的中稻及晚稻田块,用吡蚜酮或烯啶·吡蚜酮复配剂。用药参考:25%噻虫嗪15-20克/亩,20%呋虫胺20克/亩,这两种药剂对白背飞虱有效。50%吡蚜酮15-20克/亩,80%烯啶·吡蚜酮10-15克/亩,这两种药剂对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都有效。

暴发用药:当田间虫量大呈暴发趋势时,必须速效与长效药剂结合使用,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基数。用毒死蜱、敌敌畏、异丙威等加吡蚜酮或烯啶吡蚜酮混合施用。用药参考:每亩用45%毒死蜱100毫升加50%吡蚜酮10克或80%烯啶吡蚜酮8-10克于早、晚时段喷雾,亩打2-3桶水,田间保水5-7天。

田间无水干旱条件下则采用毒土法,于晴天上午9时后,亩用45%毒死蜱150毫升+80%敌敌畏300毫升与30-40斤干细土混合进行全田撒施。

提示:防治水稻“迁飞性”害虫,要实行“治早治小,早防综控”的防控策略,釆取“压前控后”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