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开关IM08(光电开关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1-29 22:53 编辑:admin 249阅读

1. 光电开关IM08

1、开路电压

开路电压UOC:即将太阳能电池置于100 mW/cm2的光源照射下,在两端开路时,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值。

2、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ISC:就是将太阳能电池置于标准光源的照射下,在输出端短路时,流过太阳能电池两端的电流。

3、大输出功率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压和电流是随负载电阻而变化的,将不同阻值所对应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值做成曲线就得到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选择的负载电阻值能使输出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最大,即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用符号Pm表示。此时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称为最佳工作电压和最佳工作电流,分别用符号Um和Im表示。

4、填充因子

太阳能电池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是填充因子FF,他是最大输出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之比。

FF 是衡量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的重要指标, 是代表太阳能电池在带最佳负载时, 能输出的最大功率的特性,其值越大表示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越大。FF 的值始终小于l。实际上,由于受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影响,实际太阳能电池填充因子的值要低于上式所给出的理想值。串、并联电阻对填充因子有较大影响。串联电阻越大,短路电流下降越多,填充因子也随之减少的越多;并联电阻越小,这部分电流就越大,开路电压就下降的越多,填充因子随之也下降的越多。

5、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指在外部回路上连接最佳负载电阻时的最大能量转换效率,等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与入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能量之比。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衡量电池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参数,他与电池的结构、结特性、材料性质、工作温度、放射性粒子辐射损伤和环境变化等有关。

2. 光电开关原理

原理简介

当液晶分子有序排列时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光通过液晶时,会产生偏振面旋转,双折射等效应。液晶分子是含有极性基团的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偶极子会按电场方向取向,导致分子原有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从而液晶的光学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这种因外电场引起的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称为液晶的电光效应。

液晶是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在做有机物溶解实验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观察到的,1961年美国RCA公司的Heimeier发现了液晶的一系列电光效应,并制成了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器件由于具有驱动电压低(一般为几伏),功耗极小,体积小,寿命长,环保无辐射等优点,在当今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器件中。

3. 光电开关接线图

1、npn型光电开关连接成漏型输入方式,只需要将接近开关的开关输出端子(+)接入plc的输入端子,接近开关的另外一个端子(-)接plc的com端。

2、pnp型接近开关接成源型输入,那么就应该将plc的24v+端子接到外部电源的负极,外部电源的正极接近开关的(+)端子,接近开关的另一端(-)则接plc端的输入端子

4. 光电开关原理及接线图

光电开关分三大类:

对射型,由投光部和受光部两部分组成,需要两侧安装两侧供电,投光部有两根线(褐色和蓝色)接电源,若是该光电开关通直流电,褐色接正,蓝色接负,受光部有三根线(褐色、蓝色和黑色),褐色和蓝色分别接电源正负,黑色线接PLC的输入信号点,因为是NPN型光电开关,PLC的公共端需要接到电源正极。

回归反射型和扩散反射型,因为投光部和受光部在同一侧,只需单侧接线,接线方法与对射型的受光部一致。

5. 光电开关怎么接线

棕色:电源正极(+24V,或+5V); 蓝色:电源负极(0V或GND); 黑色:开关信号输出(接PLC或其它设备的输入端); 白色(有的是灰色或其它的浅色),这个的接法多种多样, 最好是参照光电开关说明书接线,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三种类型:

1 白色为公共端,开关动作时(感应到有物体)需要输出低电平时白色与蓝色短接, 需要输出高电平时白色与棕色短接.(此种用法较多).

2 白色为反相输出端,即黑色是常开(NO)输出的话,白色为常闭输出(NC), 此时只需接其中之一,另一线悬空..(此种用法较少).

3 白色为反相控制端,白色为高电平时黑色为常开(NO)输出, 白色为低电平时黑色为常闭输出(NC)...(此种用法很少). 另外,光电开关还有PNP及NPN的区别,在接线方面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