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设计中如何协调结构刚度?

283 2024-09-03 10:00

一、结构抗震设计中如何协调结构刚度?

我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理解.

地震波传递到建筑物的能量最终要建筑物本身消耗掉,这个能量怎么给消耗掉就是我们结构设计师所关心的问题.由公式P(能量)=F(力)*Δ(位移)知要F与Δ两个参数都可以用来作为我们考虑的对象.刚度小位移就大;刚度大位移小,都可以.但是假如刚度很小的话就需要很大的位移来保证能量的消耗,显然是不行的,柔的结构(如框架)在给规范里高度限制比较严的;假如结构太刚,那么变形小,力就大这样对结构也是不利的.“刚柔并济”——用合适的变形以及相应的力来抵消地震能量是可取的.

至于延性是对变形的细化了。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变形消耗能量有限,塑性变形阶段消耗能量很多,参考力——位移图(所包含的面积就是能量)。所以以塑性变形来抵消能量很划算了.出现塑性铰到破环的变形有个过程.延性的定义就是结构的极限变形与结构出现塑性铰时的变形的比值.

二、静力性结构?

静力分析用来分析结构在给定静力载荷作用下的响应。一般情况下,比较关注的往往是结构的位移、约束反力、应力以及应变等参数。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对于变形体而言,二力平衡公理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例如在绳索两端施加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拉力时可以平衡,但受到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压力时就不能平衡了。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者减去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此公理说明力永远是成对出现的,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就必有反作用力,它们互相依存、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必须强调的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中所讲的两个力,决不能与二力平衡公理中的两个力混淆,这两个公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什么叫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地震基础知识,场地、地基和基础,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隔振与消能减震等。

主要针对建筑结构上对抗地震产生的应力而对结构进行加强的设计。

四、什么是静力结构?

结构静力学是结构力学的一个分支。结构静力学是结构力学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状态,以及结构优化问题。

静载荷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外加载荷,变化较慢的载荷,也可近似地看作静载荷。结构静力学是结构力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基础。一般对结构力学可根据其研究性质和对象的不同分为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稳定理论、结构断裂理论、疲劳理论和杆系结构理论、薄壁结构理论和整体结构理论等。

五、主体结构抗震基础抗震吗?

1、目前结构设计主要是按照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抗震设计,规范约束的是结构类型,也针对结构中的相关构件,必须考虑抗震的结构类型主要有【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和【板柱剪力墙结构】,用通俗的话来说,也就是针对“梁”、“柱”、“墙”构件。通常来讲,楼梯、楼板、基础一般是不进行抗震设计的。

2、已经发行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在今年12月正式施行,届时楼梯将被规定为抗震构件。

3、是否抗震要参照结构图纸中的相关说明,一般设计者告知“本工程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即表示框架柱和框架梁构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即表示剪力墙、连梁、暗梁、暗柱等剪力墙结构中的构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未注明的视为不抗震。

六、房屋抗震结构?

场地选择

做好房屋建筑的场地选择,是抗震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对房屋建筑的位置进行选择时,应该尽可能确保土层坚硬,地势开阔,避开软土区域或者河岸、山坡的边缘地带,这样在地震发生时,建筑基础的沉降量较小,不容易出现整体坍塌的情况。

如果无法避开不利地形,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对软土的加固等。

基础设计

地基基础是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建筑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安全。

在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时,从提升建筑整体刚性及结构抗震性考虑,同一个建筑单元应该位于同一性质的地质上,全部采用天然地基,或者全部采用桩基,避免两种共地基混用的情况,以免在地震发生时出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增加基础埋深,做好回填与夯实工作,保证回填土能够与基础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基础的稳定性。

抗震材料

选择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同样是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能够避免地震引发的材料断裂等问题。

相比较常规材料,抗震材料能够承受更大的侧面应力,从而对振动产生的能量进行有效吸收。

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应该结合工程的具体需求,对其抗震能力做出准确的计算和评估,确定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使得抗震材料的性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结构设计

应该对建筑的高宽比进行合理把握,一般认为,高宽比越小则建筑的抗震能力越强,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侧移和倾斜也就越轻微,受到的损失越小。

因此,从提升建筑整体抗震能力分析,应该做好房屋建筑结构的限宽和限高,通过对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合理调整,满足其抗震要求。

圈梁设计

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圈梁能够起到减轻震害的效果。

通过对圈梁的合理设计,可以墙体之间的牢固连接,增强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同时对墙体裂缝进行预防和控制,在遭遇强烈震动时,地基圈梁可以避免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保证结构安全。

七、抗震结构目的?

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八、结构抗震等级?

抗震一二三四,一般是一级最高。若建筑物是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话,那么抗震等级一般分为一二三四这4个等级,其中一级是最高的等级,属于受灾很严重的情况,而二级则属于严重,三级属于比较严重,至于四级则属于一般,是最低的等级。

九、非抗震结构设计主要步骤有哪些?

非抗震结构设计主要步骤有:

1、根据建筑施工图进行结构选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

2、根据建筑施工图及确定的结构类型进行结构布置,如竖向受力构件布置、水平受力构件布置等;

3、进行荷载计算,根据结构布置建立结构计算模型并进行结构计算;

4、根据结构计算结构进行结构构件设计;

5、绘制结构施工图。

十、简述结构静力试验的结构和意义?

为确定工程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而进行的力学实验。在研制、鉴定或改进工程结构时,除须对结构的承力零件如杆、轴、壁板、梁、接头、支座等作加载实验外,有时还要对结构作整体或局部的承力性能实验。结构静力实验同理论分析和计算一般是互相验证、互为补充的,但有时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和受力的特殊性而无法进行准确的理论分析或计算,结构静力实验就成为确定结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的唯一的方法。

中文名

结构静力实验

外文名

Staticexperiment for structures

性质

力学实验

目的

确定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

结构静力学手册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弯矩的方向拱形结构受力分析固定铰支座受力分析抵抗弯矩图回转半径的物理意义结构静力手册悬挑结构受力分析拱形结构受力分析图

概述

结构静力实验的目的在于:①确定结构在一定静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形态;②确定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③确定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 即强度;④从承力的角度评价结构承受静载荷的合理性;⑤验证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或由实验提出新的理论和计算方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