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经皮给药治疗仪(外用经皮给药)

海潮机械 2022-12-14 19:24 编辑:admin 183阅读

1. 外用经皮给药

外用药是指把药物用在身体的皮肤、粘膜上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给药方式,通常用来治疗皮肤病。把药物用在身体的外表,并没有进入身体内部去,似乎是很安全的。其实外用药照样会引起全身或局部的反应,有的反映还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外用药也要注意安全使用。

2. 经皮给药剂型

美国1979上市的第一个TDDS产品东莨菪碱贴剂。

皮给药系统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 ,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 TTS)系指药物以一定速率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一类制剂。TDDS一般指新剂型贴剂,广义的有软膏、硬膏、巴布剂、涂剂、气雾剂等。

3. 中药经皮给药

1.概念不同

贴剂:贴剂是更高级的皮肤给药剂型,有一个更高级的名字,叫经皮给药系统(TDDS系统),指药物与适宜材料制成的供贴敷在皮肤上的,可产生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柔性制剂。

贴膏剂:贴膏剂是传统的皮肤给药剂型,指原料药与适宜的基质制成膏状物、涂布于背衬材料上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柔性制剂。

总结区别—有无膏状物

4. 中药经皮给药系统

乌蛇荣皮汤针对牛皮癣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在治疗过程当中可以选择中药成分的药物来治疗,效果会比较好,另外中药成分药物,治疗副作用比较小,其次在治疗过程当中也可以选择一些涂抹的药物来改善症状,另外一定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尽量多补充维生素高的食物。

5. 经皮给药常用剂型

是中药靶向新剂型。一种新的给药方式。

6. 经皮给药和皮下给药区别

读音不同,部首不同,代表意思也不同。

经jing

经,汉字常用字(一级字 ),读作jīng或jìng,形声字,最早见于西周晚期金文 。本义是"织布机上的纵线"。引申有治理,纺织,经营,上吊和遵循等意思。

筋jīn 

基本解释

1. 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 ~骨。

2. 口语称皮下的静脉管 青~。

3. 肌肉的旧称。

4. 像筋的东西 叶~。钢~。

7. 经皮给药制剂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透皮制剂系经皮给药的新剂型,即药物透过皮肤的毛细血管进入全身经血液循环 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药物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发挥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与普通制剂相 比,透皮制剂具有避免如肝过效应及胃肠灭活等由口服给药及胃肠给药等引发的副作用、 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延长有效作用时间等三个方面的优点。

氯氰碘柳胺钠对牛、羊片形吸虫、捻转血矛线虫以及某些节肢动物均有驱除活性, 对多数胃肠道线虫,如血矛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除虫率均超过90%,可有效驱除犬 钩虫,此外对1、2、3期羊鼻绳蛆均有100%杀灭效果。

寄生虫对牛羊的危害主要是通过消耗牛羊体内的营养物质,造成机械损伤,或缺 乏营养,使牛羊对饲料的利用率下降,导致牛羊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

目前,抗寄生虫 类药物使用最广泛的剂型是注射剂、片剂和浇泼剂,其中浇泼剂以体外驱虫为主,真正运用 透皮吸收的作用机理进行体内外驱虫的药物极少。

8. 经皮吸收给药

经皮给药治疗各种疾病可追溯到上古。经皮给药的理念源于中国,在大约公元前就已有其记录。传统的经皮给药制剂包括软膏剂、乳膏剂、糊剂、凝胶剂、涂膜剂、硬膏剂、巴布剂、涂剂、气雾剂、喷雾剂、泡沫剂和微型海绵剂等。而现代经皮递药系统则是贴剂。

现代经皮给药系统的实施起源于美国,1979年上市的第一个贴剂产品——东莨菪碱贴剂一经出现,就以独特的优点备受医药界的关注。

贴剂是指原料药与适宜的材料制成的供粘贴在皮肤上的可产生全身或局部作用的薄片状制剂。贴剂的应用,使得皮肤可以作为一个全身给药的器官,在药物传递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贴剂经皮给药具有无首过效应、可持续释药、给药方便且随时可以中止给药、患者顺应性好等优势,较传统的经皮给药制剂更为方便、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