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介入治疗(pda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为)

海潮机械 2023-01-03 17:01 编辑:admin 190阅读

1. pda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为

介入放射学按目的可分为介入诊断学和介入治疗学;按技术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放射学(药物灌注;栓塞技术;成形支架;滤器技术等)和非血管放射介入学(穿刺活检;引流技术;异物取除;腔道支架等);按临床应用范围可分为肿瘤介入放射学、非肿瘤介入放射学、神经介入放射学等等。 虽然CT、MR、B超对某些血管病已具有诊断价值,但血管造影仍是诊断的金标准,尤其辨别出血管动脉、细小血管病变和血流的动态观察等仍然不可被替代。在某些血管病、肿瘤的治疗上介入治疗已成为首选,如肾动脉狭窄,肝癌的治疗等。 特别是对血管外一些管道狭窄性病变的开通如食管、胆管、气管、泌尿系狭窄甚至鼻泪管狭窄都有明显疗效。介入放射学的技术分类

一、血管介入放射学亦称介入性血管造影学(Interventionalangiography),是指在诊断性血管造影的同时,自导管向血管管腔内注射药物或某些物质或施行某种措施,以达治疗目的。 常用血管介入技术有三种。1、血管内灌注药物治疗(1)血管收缩治疗经导管向有关动脉内滴注加压素,以控制胃肠道出血,例如食道胃静脉曲张出血、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及结肠憩室出血等等。(2)肿瘤化疗导管留置于供应肿瘤的动脉,滴注化疗药物,使局部用药浓度加大,避免或减轻化疗引起的全身反应。 2、经导管血管栓塞法(Transcatheterembolization)经原血管造影的导管或特制的导管,将栓塞物送至靶血管内,一是治疗内出血如外伤性脏器出血、溃疡病、肿瘤或原因未明的脏器出血。 另一是用栓塞法治疗肿瘤,因肿瘤循环部分或全部被栓塞物阻断,以达控制肿瘤之生长,或作为手术切除的一种治疗手段;亦可用于非手术脏器切除,例如注射栓塞物质于脾动脉分支内,即部分性脾栓塞,以治疗脾功亢进,同时不影响脾脏的免疫功能。 常用的栓塞物质如自体血凝块、明胶海绵、无水酒精、聚乙烯醇、液体硅酮、不锈钢圈、金属或塑料小球及中药白芨等。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60年代开始应用于动脉,使狭窄的血管扩张,70年代研制双腔气囊导管成功后,得到广泛应用,多用于髂、股、腘动脉及肾动脉。 肾动脉PTA(或PTPA)多用于肾源性高血压,使狭窄肾动脉扩张,从而降低血压。PTA亦可用于冠状动脉,称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使硬化的冠状动扩张,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PTA使用的导管为带胶囊的双腔导管,将胶囊段置于狭窄血管处,囊内注入含有造影剂的液体,加压至3~6个大气压,每次持续10—15o。加压可重复3~4次,多数能使狭窄血管达到扩张的效果。PTA多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管,其机理是粥样斑块受压,内膜和中层撕裂、伸展,使管腔增宽。 其他原因的血管狭窄,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狭窄,有时也可用PTA治疗。

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1、经皮穿刺活检(Percutaneousneedlebiopsy,PNB)使用细针(22~23号,外径0。 6~0。7mm)经皮直接穿刺身体各部位病变区,由于针头有特殊装置,便于取出病变的活检标本。也可用细针直接抽吸病变的组织碎块,再作活检。胸部PNB用以诊断肺脏、纵隔和胸壁病变,对肺内球形病籵及纵隔包块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准确率可达85%。 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出血、但用细针的并发症甚少,腹部PNB应用较多,肝、胆、胰、脾、肾及腹后壁包块均可,诊断准备性亦高;骨骼穿刺须用较粗骨穿针,可诊断骨肿瘤。此外还用于穿刺甲状腺肿块,眶内肿块等等。 为保证针刺安全到达待查病变处,须用电视荧屏、CT、B超、及有关造影检查,以便指引穿刺方向。2、经皮穿刺引流(1)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edochusdrainage,PTCD或PTD)由于恶性(如胆管癌、胰头癌)或良性(如总胆管结石)病变,引起肝外胆道梗阻,临床出现黄疸。 PTCD可行胆道内或胆道外胆汁引流,故而缓解梗阻,减轻黄疸,为根治手术提供有利条件。行PTCD前需先做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ercutaneoustranshepatic),确定胆管梗阻的部位、程度、范围与性质。 PTCD有内外引流之分,通过PTC的穿刺针引入引导钢丝,而后拔出穿刺外地,沿引导钢丝送进末段有多个侧孔的导管,导管在梗阻段上方的胆管内,其内口亦在该处,胆汁经导管外口连续引流,是为外引流;若导管通过梗阻区,留置于梗阻远端的胆管内或进入十二指肠,胆汁则沿导管侧孔流入梗阻下方的胆管或十二指肠,是为内引流。 (2)经皮肾穿肾盂造瘘术(Percutaneoustransrenalpyelotomy)主要用于尿路梗阻引流,也可利用造瘘术的导管将肾盂或输尿管内结石向下推移,送至膀胱排出。造瘘术方法同上,使用细针经皮穿肾,进入肾盂,先做经皮顺行肾盂造影(Percutaneousantigradepyelography)观察尿路形态、狭窄或梗阻部位及其程度,而后沿穿刺针送进引导钢丝,再将导管插入,留置于肾盂内。 按临床应用分类1、血管性疾病:(1)PTA+Stent治疗血管狭窄。(2)溶栓+PTA和(或)Stent治疗血管狭窄。(3)应用栓塞材料,钢圈,内支架治疗动脉瘤、AVM、动静脉瘘,血管性出血。 (4)应用穿刺术+PTA+Stent治疗门脉高压症,布加氏综合症。(5)应用栓塞术或血管加压素治疗胃肠道血管出血。(6)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腹盆部血栓脱落。2、心脏疾病:(1)应用闭合伞治疗ASD、VSD。 (2)应用钢圈或粘堵剂治疗PDA。(3)应用球囊扩张治疗肺动脉瓣、二尖瓣狭窄。(4)应用PTA+Stent治疗冠状动脉狭窄。(5)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6)心脏起搏器治疗各种心率过缓。3、肿瘤:(1)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恶性肿瘤。 (2)经皮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沸水治疗恶性肿瘤。(3)应用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子宫肌瘤,骨肉瘤,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等。(4)热消融治疗肝癌,肺癌。4、非血管性疾病:(1)应用PTA+Stent或单纯PTA治疗消化道,泌尿道、胆道、气道、鼻泪管狭窄。 (2)应用栓塞术或经输卵管注入硬化剂治疗宫外孕。(3)应用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5、穿刺活检术:应用特制穿刺针抽吸或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按所应用的设备分类1。在X线透视引导下。2。在CT引导下。 3。在B超引导下。4。在MRI引导下。

2. PDA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年龄超过多少可以做

春季3-5月,秋季9-11月,

冬虫夏草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一,利用自然气温,一年可栽两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内人工控温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还可缩短生长期,充分利用自然气温,撑握好栽培季节,可降低生产成本。

二、栽培方式 冬虫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一种是利用昆虫栽培出与野生一样的冬虫夏草,另一种是用米饭、PDA培养基或其它固体培养基直接培养草,这种草与虫草功能相同。栽培时可进行室内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据自已的条件任意选择,无论哪种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须培养菌虫,使昆虫在入土之前先感染上这种带“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时已重病在身,不宜乱爬,有利于早死、快出、生长均匀。

三, 菌虫培养方法是将已制好的液体菌种用喷雾器喷在幼虫身上,也可将菌液喷在桑叶上,吃后感染病菌,喷量每次见湿为宜,每天喷二次,三天后这种菌液浸染虫体内部感染病菌,使幼虫出现行动迟缓,处于昏迷状态,即可进行栽培。

  冬虫夏草种植的技巧

  1、原材料

  人工种植冬虫夏草时原材料准备很重要,选用菌丝时应选择适应性强,出草快,而且性状稳定的速生高产优质菌种。而培育冬虫夏草的主要材料,则应该选择无霉变无污染的大米或者是玉米。

  2、配制培养基

  养殖,冬虫夏草配制培养基十分重要,配置培养基的时候需要准备大米一公斤,虫草专用防雾剂35克,清水1.5公斤。把他们准备好以后,把大米按每袋50克或一百克分装入塑料袋中,将1.5升50度的热水倒入干净的盆里,再把虫草专用防污剂放在热水中,稀释成营养液,按比例倒入到装有大米的塑料袋中,然后把塑料袋口扎紧。

  3、接种与培养

  养殖冬虫夏草时,接种是最重要的一步!介入这种事以后,应该迅速关好门,防止其他杂菌与空气进入,操作人员双手应该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冬虫夏草属于低温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在5到30度之间,但是外界温度处于15到25度,之前食菌丝生长最快,而且在培养时要保持室内湿度在80%到90%之间。

  4、采收

  人工种植的冬虫夏草,在他的子座呈橘红色或者橘黄色,棒状不再生长以后,就可以采收。采收的时候打开袋口,然后用小刀或者剪刀把它从基部采下,放入洁净的容器内,烘干或者晾干,干燥以后直接放入可以密封的塑料袋保存或者出售就可以。

  种植的冬虫夏草什么时候采挖

  种植的冬虫夏草九月份时候采挖。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正在杂多县寻觅适合的草山,准备建立冬虫夏草保护研究基地,这并不表示用人工种植代替天然生长,而是用技术人工营造更利于虫草生长的天然环境。

  “就人工干预具体内容而言,比如说降水有利于冬虫夏草生长,如果采挖季开始前天气干旱,保护区内就可以进行喷灌,促进虫草生长;然而降水过多也对虫草生长不利,如果遇到这种天气,保护区内就可人工架起宽约500米的巨型薄膜,为虫草"挡雨"。

3. pda心脏介入手术注意什么

  技术系统有八大进化法则,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这八大法则是:   

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2)提高理想度法则;   

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5)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7)向微观级和增加场应用的进化法则;   

8)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 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键盘进化的实例:   作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的重要组成之一,键盘已经是随处可见。目前常用的键盘是一个刚性整体,面积也比较大,不方便携带。在美国海军陆战队配备一种可以折叠的键盘,便于行军中携带。再有就是一些PDA产品,将键盘输入功能设置在其柔性的外包装套上,后就是一个键盘。而现在液晶触摸屏也可以作为输入设备代替键盘。最近,以色列一家公司推出一种虚拟激光键盘,它通过将全尺寸键盘的影像投影到桌子平面上,拥护在上面就可以像使用物理键盘一样直接输入文本。   上面提到的这几种输入设备基本上代表了过去几十年来键盘的主要发展历程。简单分析一下,可以发现键盘的演变规律,即从一体化的刚性键盘到折叠式键盘、到柔性的键盘、到液晶键盘、再到激光键盘。我们将键盘核心技术的这种演变过程抽象出来,会发现它是按照从刚性、到铰链式、到柔性、到气体、到液体、一直到场的发展路线。   其实很多产品的发展也是沿着这条路线不断进化。比如轴承,它从开始的单排球轴承,到多排球轴承,到微球轴承,到气体、液体支撑轴承,到磁悬浮轴承。又如切割技术,从原始的锯条,到砂轮片,到高压水射流,到激光切割等。它们在本质上基本都是沿着和键盘相似的演变路线不断发展的。   显然,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确认目前产品所处的发展状态,发现产品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产品开发战略和规划。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预测。   技术预测包含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产品进化曲线——S曲线,用于表示产品从诞生到退出市场这样一个生命周期的基本发展过程。在TRIZ理论中将进化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退出期。婴儿期和成长期一般代表该产品处于原理实现、性能优化和商品化开发阶段,到了成熟期和退出期,则说明该产品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盈利逐渐达到最高并开始下降,需要开发新的替代产品。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形成了该类产品的进化曲线族。对此TRIZ理论提供了一种识别和确认产品所处状态的技术,即首先总结出特定时间内与产品相关的专利数量,专利级别,市场利润和产品性能的基本变化规律,那么通过对当前产品的相关参数变化情况,我们就可以确定该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从而为制定产品开发策略提供参考。   2 提高理想度法则   技术系统的理想度法则包括一下及方面含义:   A 一个系统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必然有2方面的作用: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   B 理想度是指有用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比值;   C 系统改进的一般方向是最大化理想度比值;   D 在建立和选择发明解法的同时,需要努力提升理想度水平。   也就是说,任何技术系统,在其生命周期之中,是沿着提高其理想度想最理想系统的方向进化的,提高理想度法则代表着所有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最终方向。理想化是推动系统进化的主要动力。   最理想的技术系统应该是:物理实体趋于零,功能无穷大,简单的说就是“功能俱全,结构消失”。   提高理想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考虑:   A 增加系统的功能;   B 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   C 将一些系统功能转移到超系统或外部环境中;   D 利用内部或外部已存在的可利用资源。   实例:广角眼镜的发明   通常而言,人眼只能看到180度范围内的物体,所以对于斜后方的潜在危险就无法及时作出反应。怎么能在基本上不改变眼镜传统结构的前提下,扩大人眼视线的角度范围呢。耐克公司的设计师Billy May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眼镜,这款眼镜可以帮助人们拓展视角。它在普通眼镜的两侧增加了两个菲涅耳透镜,从而使得骑车人可以将两侧的视角各扩大25度,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提高安全系数。      3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每个技术系统都是由多个实现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是指:   A 任何技术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都不是同步,均衡进化的,每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向前发展   B 这种不均衡的进化经常会导致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出现   C 整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速度取决于系统中发展最慢的子系统的进化速度   通常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是花费精力专注于系统中已经比较理想的重要子系统,而忽略了“木桶效应”中短板,结果导致系统的发展缓慢。比如,飞机设计中,曾经出现过单方面专注于发动机,而轻视了空气动力学的制约影响,导致整体性能的提升比较缓慢。   4 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应该沿着结构柔性、可移动性、可控性增加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环境状况或执行方式的变化。   掌握了“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有助于提高技术系统的高度适应性。“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包括三个子法则;   A 提高柔性法则   5 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6 子系统协调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更协调的方向发展。即系统的各个部件在保持协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这也是整个技术系统能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子系统间的协调性可以表现在:   A 结构上的协调   B 各性能参数的协调   C 工作节奏、频率上的协调      7 向微观级和增加场应用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趋向于从宏观向微观系统转化,在转化中,使用不同的能量场来获得更加的性能或控制性。   7.1 向微观级转化的路径   本路径反映了下面的技术进化阶段:   1)宏观级的系统;   2)通常形状的多系统平面圆或薄片,条或杆,球体或球;   3)来自高度分离成分的多系统如粉末,颗粒等,次分子系统(泡沫、凝胶体等)→化学相互作用下的分子系统→原子系统;   4)具有场的系统。   8 减少人工介入的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由人工操作向减少人工介入到实现自动化的方向进化的。

4. pda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为哪些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2)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8、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8)导管室与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5. pda心脏介入

1.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具有科学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航天、海洋、地震、气象、水利、建设、规划、地质调查、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需要一个以全球参考基准为背景的、全国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坐标系统,来处理国家、区域、海洋与全球化的资源、环境、社会和信息等问题,需要采用定义更加科学、原点位于地球质量中心的三维国家大地坐标系。

2.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对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有利于应用于防灾减灾、公共应急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3.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将进一步促进遥感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发挥其在资源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方面的作用。比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以国内外遥感卫星等科学手段为抗震救灾分析及救援提供了大量的基础信息,显示出科技抗震救灾的威力,而这些遥感卫星资料都是基于地心坐标系。

4.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也是保障交通运输、航海等安全的需要。车载、船载实时定位获取的精确的三维坐标,能够准确地反映其精确地理位置,配以导航地图,可以实时确定位置、选择最佳路径、避让障碍,保障交通安全。随着我国航空运营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港口吞吐量的迅速增加,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保障航空和航海的安全。

5.卫星导航技术与通信、遥感和电子消费产品不断融合,将会创造出更多新产品和新服务,市场前景更为看好。现已有相当一批企业介入到相关制造及运营服务业,并可望在形成较大规模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卫星导航系统与GIS的结合使得计算机信息为基础的智能导航技术,如车载GPS导航系统和移动目标定位系统应运而生。移动手持设备如移动电话和PDA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