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碳理论是什么
和“两山”理论一样,“双碳”理念也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热议词汇的首选。中国向世界宣布,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工厂”的发展中国家,领先世界实现这个“双碳”目标,既是一份大国担当,更需国人加倍努力。江苏正积极行动,争取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制造大省,江苏要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更需人人争当碳减排的先行者。
党政机关带头,公共机构给力。向着“双碳”目标努力碳减排,不仅是企业转型升级绿色生产的责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也是全社会转变生活习惯的要求。节约每一度电,节省每一升油,节流每一碗水,节用每一张纸,都是对碳减排的贡献。滴水成河,涓流汇海,积少成多,“人人献出一点爱,幸福便能充满人间”。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率先示范在工作中厉行节约,以身作则减少能耗,为全社会做好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示范的作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缺少企业运营降低成本的原动力,加强自律,通过公共管理降低能耗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应当致力减少的碳排放,是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我国已是汽车大国,保有量达到数亿辆。汽车普及是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趋势。然而由此带来的,不仅是交通堵塞欲速不达怨声载道,而且汽车尾气的排放既污染了环境,也提升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扭转这个局面,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倡导骑行和步行。常州今年从4月13日到6月13日,地铁1号线全线开展为期2个月的“绿色出行 5折乘车”活动,而且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月22日世界无车日,设为常州地铁三大免费乘车日,引导人们少开车,值得广泛借鉴。
合理制定规则,引导节能减排。引导人们向着“双碳”目标争当先行者,公共管理规则的制定需要合理、精准。譬如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收费规则的制定,颇有值得商榷之处。目前例行做法是,小轿车免收费,7人以上客车收费。这就是鼓励人们多开小轿车,少乘大客车。为什么不规定小轿车照常收费、大客车免费通行、鼓励人们乘坐大客车出行呢?城市道路的安排也不应优先满足机动车道,而应优先满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方便大众步行和骑行。城市公共交通费用应当大力降低,用公共财政来补贴公共交通运营部门,这样就能有效引流社会大众少开车,少耗能。另外水电气这些兜底保障的低价资源,要严格实行阶梯价格,超过正常消费的部分价格应当成倍上涨,激励大众节约资源。
人类过度消耗能源、过多碳排放的后果已经严重显现。可以说,目前所有人都在承担由此带来的恶果。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对生命系统已经形成威胁。努力碳减排,早日碳达峰,走向碳中和,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大家必须用实际行动,争当向着“双碳”目标的先行者。
2. 双碳分别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3060”目标开启了低碳新时代,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系统谋划,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3. 双碳的概念
是指双碳战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4. 双碳 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此基础上找到了一条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我们要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战略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完成对子孙后代和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并推动中国发展进程中,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
1992年,中国成为最早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之后,中国不仅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而且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决捍卫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利。
2002年中国政府核准了《京都议定书》。
200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要求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2007年,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共同制定和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013年11月,中国发布第一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使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制度、政策更加系统化。
2015年6月,中国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并继续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在抵御风险、预测预警、防灾减灾等领域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实现公约目标所能作出的最大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世界自然基金会等18个非政府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的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已超过其“公平份额”。
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世界各国在2015年达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中国在自主贡献、资金筹措、技术支持、透明度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争取了最大利益。
2016年,中国率先签署《巴黎协定》并积极推动落实。到2019年底,中国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树立了信守承诺的大国形象。通过积极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中国的风能、光伏和电动车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为全球提供了性价比最高的可再生能源产品,让人类看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未来已来”,从根本上提振了全球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阐明,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同时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的这一庄严承诺,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积极评价。
在此后的多个重大国际场合,习近平反复重申了中国的“双碳”目标,并强调要坚决落实。特别是在2020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习近平还强调,中国历来重信守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上述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展示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体现了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为国际社会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注入强大动力,重振全球气候行动的信心与希望,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这向全世界展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雄心和大国担当,使我国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努力贡献者,逐步成为关键引领者。
5. 双碳 百科
糖分几种。
主要是单糖(比如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比如淀粉)。通俗的说,双碳就是双糖。单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葡糖糖一般用于快速补充体力。
6. 如何理解双碳
双碳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简称“双碳”战略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这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大科技人员要乘势而上、选准目标、奋力攻关。
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7. 双碳指的什么
双碳指的是“双重碳化脱色”工艺。
8. 双碳的意思
双碳实施方案研究的方法A计量经济法以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导向,以绿色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先进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产业低碳化转型与低碳产业化发展为主要内涵,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是在低碳经济概念基础上的延展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