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抗器后电容器端电压(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后为什么电压会升高)

海潮机械 2023-02-07 02:07 编辑:admin 290阅读

1. 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后为什么电压会升高

引起电抗器烧毁的原因是因为流过电抗器的谐波电流超标,再加上本身流过的基波电流,二者叠加后大大超过了电抗器额定值,电抗器长期在过电流条件下工作,烧坏也就不足为奇。谐波电流超标只是引起电抗器烧毁的一种情形,其实情形下文做简单的总结:

下面就对这几点进行简单的说明:

(1)电抗器工作电流过大

电抗器长期工作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电抗率选择不当,导致产生放大谐波。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整数倍数的交流量,它是由负载的非线性而产生的,对电力系统有很大的危害。当高次谐波作用于电容器组时,会使电容器组电抗减小,电流增大,从而使得系统产生谐波过电压,甚至谐振。串联电抗器可以有效的减小谐波,限制合闸涌流,但若电抗率选择不当,也可能会导致谐波放大。

(2)热胀冷缩

首先要降低电抗器的电流,其次在天气剧烈变化时的调度和运行应尽量不改变无功补偿的运行方式,运行人员在巡视时应检查电抗器外绝缘的破裂情况、瓷瓶有无明显放电现象以及电抗器有无异响等。

(3)保护装置不启动

a.电压压差保护

只有当电容器有故障时,才会有电压信号出现。所以,只要电容器不发生故障,即使电抗器全部短路,电压差动保护也不会动作。

b.不平衡电压保护

在单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中,当某相电抗器发生故障时,就会引起三相回路阻抗的不平衡,从而中性点电位发生偏移,三相开口三角出现不平衡电压。一般电抗率6%及以下的电抗器故障保护不会动作,而对于电抗率为12%—13%的电抗器故障,保护即使动作时电抗器也已濒临短路,甚至处于保护死区。

c.过电压保护及低电压保护

过电压保护和低电压保护所取的电压是从系统母线上取得的,并根据母线电压的升降情况做出反应,因为电抗器烧毁对母线电压没有影响,所以这两种保护也不会动作

2. 电容器为什么要串电抗器的作用

因为现在电网系统里非线性负载较多,因此电网中谐波含量较大,为了保证电力电容器不会对谐波放大,以及满足一定的滤波功能(LC串联谐振),因此针对不同的用电系统,配套一定比例的电抗器,3次谐波较多时配12%电抗器,5、7次谐波较多时,配5%或6%电抗器。

3. 串联电容可以升高电压吗

并联电容升压采用的电路连接为自举电路。利用自举升压二极管,自举升压电容等电子元件,使电容放电电压和电源电压叠加,从而使电压升高,有的电路升高的电压能达到数倍电源电压。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从而可以达到升压的作用。

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接电源的正极,另一个极板接电源的负极,两个极板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充电后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就有了电场,充电过程把从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

4. 并联电容器为什么能升高电压

首先电容是储能器件,升压使用是并在负载上,考虑到电压是正弦规律变化,电容可以在电压高峰时吸收负载没有消耗的多余能量,谷底的时候释放能量给负载,从而达到提高电压的目的。

负载电压通常指的是电压平均值,所以电容并联越多,平均电压就越高,但永远不会超过电压最大值.

5. 串联电容后电压是升了还是降了?

两个电容串联后的总容量一般都知道,即:C=C1*C2/(C1+C2) 串联后的总耐压(直流电压)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公式计算:

首先要保证单个电容上的分压值要小于该电容的允许值,否则该电容一旦击穿,总电压就要全部加在另一个电容上,若这个电容耐压值低于总电压,则第二个电容也面临击穿的危险。

串联电容上的实际电压与其电容量成反比,即容量大的分配的电压低,容量小的分配的电压高。如果容量一样大那么电压也就一样。 两个电容串联分压的计算公式: 首先设总电压是U,C1、C2上的电压分别是U1、U2,则 U1=C2*U/(C1+C2) U2=C1*U/(C1+C2) 若设总电压为550V,则C1分的的电压为U1=C2*U/(C1+C2)= 366V,明显超过C1的允许耐压值。

而C1一旦击穿,C2耐压300V,也就危险了。 因此,电容串联后,要依据元件容量与允许耐压值进行计算和比对,才能得出串联后的最高耐压值 供参考。

6. 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后为什么电压会升高呢

电容器用于储存电能。电抗哭用于增大短路阻抗,限制短路电流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为了消除由高次谐波电压、电流所引起的电容器故障,在电容器回路中采用串联电抗器的方法改变系统参数,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