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电压表测的是什么(光电效应电压表示数)

海潮机械 2023-01-04 23:45 编辑:admin 136阅读

1. 光电效应电压表示数

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可以得到被测电路中电流的值是多少; 观察电压表的读数:可以得到被测电路的电压的值是多少。

然后运用欧姆定律等得到电路中被测对象的电阻、功率等等。

2. 光电效应的电压

光电效应发生后金属板失去电子电势升高,所以电路中有电压,光电子有速度在定向移动所以形成电流

3. 光电效应波长与电压的关系

波长和频率 其实没有严格上的联系,但是通常波都会有一个固定的速度范围,比如声波、光波等

速度一旦成为定值后,波长和频率就成了反比的关系,因为频率和周期是成反比的,周期越大频率越小,速度既定,周期和波长是正比关系,从波线图可以看出来,周期越长波长越长,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视作波长和频率是反比关系,所以才有

v=fλ这个公式(v——波速,f——频率,λ——波长)

4. 光电效应电流转变点所对应的电压是什么

这个实验主要是根据爱因斯坦的这个方程来做的eU=1/2mv^2=hv-hv0

当用频率为v的光照射时,会有光电子出来,然后加上电压,电子会减速,当观察不到光电流时说明eU=1/2mv^2,此时的U就是截止电压。

用不同的频率的光激发金属材料,得到对应的截止电压U,根据这些点会得到一条直线。

即:U=hv/e-hv0/e.直线斜率是h/e,截距是hv0/e,e是电子的电量,能求出h和v0

v0是截止频率。

5. 光电效应电流与电压关系图

虽然光照强度和频率不变时,阴极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数是一定的。

但是,光电子逸出的方向不都是垂直金属表面的,另外,金属内部对电子的束缚(库仑力,电子出来与其他原子碰撞等)也是不同的。

第一条可能造成有些电子到不了阳极(方向),第二条造成光电子出来的初速度不同,所以单位时间内(1s)到达阳极的只有一部分逸出的光电子。

当加了电压后,由于电场力的作用,会使方向不对的光电子到达阳极,也会加速光电子,使单位时间内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变多。而且,开始时,电压越大,光电子加速越快,(1S)单位时间到达阳极的光电子越多,电流也就越大。

当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的时候,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在单位时间(1s)内到达阳极,电流达到饱和,不再增大。

6. 光电效应频率和电压

每一种金属在产生光电效应时都存在一极限频率(或称截止频率),即照射光的频率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相应的波长被称做极限波长(或称红限波长)。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多强的光都无法使电子逸出。

2、光电效应中产生的光电子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3、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实验发现,即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响应时间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1ns)。

4、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光电流的强弱,即只影响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在光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即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一定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目越多。

光电效应只能分为两类,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1、内光电效应是被光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自由电子或空穴)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使物质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伏特的现象。

2、外光电效应是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形成真空中的电子的现象。

(1)光电导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度到自由状态,而引起材料电导率的变化。

当光照射到光电导体上时,若这个光电导体为本征半导体材料,且光辐射能量又足够强,光电材料价带上的电子将被激发到导带上去,使光导体的电导率变大。

(2)光生伏特效应

“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的过程;其次,是形成电压过程。有了电压,就像筑高了大坝,如果两者之间连通,就会形成电流的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