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价格(超微量分光度计使用方法)

海潮机械 2023-01-03 17:12 编辑:admin 165阅读

1. 超微量分光度计使用方法

钨灯是在白炽灯里充填的惰性气体中,加入微量卤素或卤化物而制成的电光源。具有体积小、发光效率高、色温稳定、几乎无光衰、寿命长等优点。其表面温度可达200℃~300℃,使用寿命一般在(2000~3000)h。按照这一时间推断,一台分光光度计每天正常开机使用8h,其卤钨灯能使用1年多。

2. 超微量分光度计使用方法视频

视频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

视频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

视频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3. 超微量分光度计使用方法图解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需要能够连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电源线,使用的电源需要是具有接地功能的电源。

  第二步:以上步骤完成后,需要按下设备电源开关,然后让仪器预热至少20分钟。自检结束后,即可开始测试。

  第三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从测量结果中选择透光率、吸光度和浓度。

  第四 步:需要进行波长分析。选择按钮6,根据提示依次进行。

  第五步:将相对样品溶液和待测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然后打开样品盖,将装有溶液的比色皿插入另一个比色皿中。

  第 六步:您需要能够将参考溶液拉入光路并按住 OABS/100%T 键。然后显示屏将显示“BLANKING”,直到最终显示 100%T 或 0.000A。

  第七步:测试结束,仪器显示100%T或0.000A,即可直接读取透光率和吸光度等参数。

  第八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源,取出比色皿清洗干净,用软布和软纸擦拭样品。

4. 微量分光光度计操作方法

特点: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样品的光谱与对照光谱或对照品光谱的比较,或通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或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收比值而鉴别物质。 用于定量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一定浓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一定浓度的对照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或采用吸收系数法求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 应用范围包括:

①定量分析,广泛用于各种物料中微量、超微量和常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的测定。

②定性和结构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还可用于推断空间阻碍效应、氢键的强度、互变异构、几何异构现象等。

③反应动力学研究,即研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测定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探讨反应机理。

④研究溶液平衡,如测定络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酸碱离解常数等。

5.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A=ECL C=A/EL

A为吸收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L为液层厚度,cm。

在给定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吸收池光程长b的乘积成正比。当c的单位为g/L,b的单位为cm时,则A=abc,比例系数a称为吸收系数,单位为L/g.cm-1;当c的单位为mol/L,b的单位为cm时,则A=εbc,比例系数ε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单位为L/mol.cm-1,数值上ε等于a与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的乘积。

它的物理意义是: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吸收池厚为1cm,以一定波长的光通过时,所引起的吸光度值A。ε值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吸光特性,亦受溶剂和温度的影响。显然,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基于该显色反应的光度测定法的灵敏度就愈高。

扩展资料: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nm-40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视性好。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分光光度测定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吸收系数可由光度法测量。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光吸收的特征及吸收的程度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类分析方法。根据测定时所用的光源不同,分光光度法可分为可见先分光光度法、紫外先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光谱法等。

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特别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目前对微量组分的测定已能达到1~10μg/L的数量级,若事先经分离、富集,可测定含量更少的物质。分光光度法测量的相对误差一般为2~5%,精密的仪器可减至1~2%,完全能满足测定微量组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