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的特性(镜头光学特性三因素)

海潮机械 2023-01-05 02:22 编辑:admin 292阅读

1. 镜头光学特性三因素

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2. 镜头的三个光学特性是什么

光圈的分类

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像产品,从摄像头、监视器,到我们常见的数码旁轴相机、数码单反相机、数码摄像机,但是根据不同的内部结构以及不同的市场定位,常见的镜头光圈分为三类:固定式光圈、猫眼式光圈和虹膜式光圈。

固定光圈

采用固定式光圈的镜头,不能对其光圈的大小进行调整。这种光圈通常在低端设备,比如手机镜头,摄像头以及监视器等一些对光学性能要求不高的产品上使用。

猫眼式光圈

猫眼式光圈由一片中心有椭圆形或菱形孔的金属薄片平分为二组成,将两片有半椭圆形或半菱形孔的金属薄片对排,相对移动便可形成猫眼式光圈。

“虹膜”类型的光圈

是由多个相互重叠的弧形薄金属叶片组成的,叶片的离合能够改变中心圆形孔径的大小。有些照相机可以借助转动镜头筒上的圆环改变光圈孔径的大小,而有些照相机则是利用微处理器芯片控制微电机自动地改变光圈的孔径。弧形薄金属叶片可多达18片。弧形薄金属叶片越多,孔形越接近圆形。通过电子计算机设计薄金属片的形状,可以只用6片薄金属叶,得到近圆形孔径。

瞬时光圈

单反相机的光圈是瞬时光圈,只在快门开启的瞬间,光圈缩小到预定大小。平时光圈在最大位置。

兼快门光圈

有的简便照相机的光圈兼有快门的功能,这类兼快门光圈大多是双叶片的猫眼式光圈,与单纯猫眼式光圈不同的是:于兼快门光圈平时是完全关闭的。

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双叶片光圈开启到预定的孔径后,保持这孔径到一段预定快门开启时间之后,立刻闭合:如此一来,光圈便又兼快门的功能。

3. 不属于镜头主要光学特征的三个参数

主要性能

光学参数

其它参数

镜头附件

保修信息

主要性能

镜头定位APS画幅镜头

镜头分类单反镜头

镜头用途标准镜头

镜头类型变焦

镜头结构12组17片

镜头卡口佳能EF-S卡口

变焦方式伸缩式镜头

滤镜尺寸67mm

驱动马达USM

遮光罩EW-73B

光学参数

最大光圈F4.0

最小光圈F22-F32

光圈叶片数6片

焦距范围17-85mm

等效焦距27.2-136mm

最近对焦距离0.35m

最大放大倍率0.2倍

视角范围水平:68度40分-15度

垂直:25度48分-10度25分

对角线:78度30分-18度25分

其它参数

镜头直径78.5mm

镜头长度92mm

镜头重量475g

4. 镜头的光学特性三要素

光性:一轴晶正光性。正交偏光下所看到的一轴晶干涉图是独特的,其黑十字臂未达中心,形成中空的图案,俗称牛眼干涉图。中心部分通常为淡绿色或淡粉色。

折射率及双折射率:折射率 1.544-1.553,双折射率0.009。色散0.013(5)

多色性:无色水晶没有多色性。有色水晶有弱到强的多色性.表现为体色的不同深浅。

光泽及透明度:玻璃光泽,断口可具油脂光泽。透明,随内含物的增多或有色水晶颜色的加深,透明度降低。

5. 光学镜头的光学特性与哪些参数有关

shading分为两种:

Lens Shading:由于Lens的光学特性,Sensor影像区的边缘区域接收的光强比中心小,所造成的中心和四角亮度不一致的现象。就是暗角

color shading:由于LENS在周边入射角度不足,导致颜色偏差的偏差的现象,一般表现中心和四周偏角不一致。颜色不一致

我在 天翔启航数码买的 MARSPACE 手机外置镜头就很不错,广角和微距效果都很好

6. 镜头的光学分辨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如果不考虑探测器,光学仪器的分辨率取决于艾里斑直径,也就是理想光学系统的一个点像能够成的最完善像。因为即使不存在几何像差,衍射效应也是必然存在的。艾里斑的计算公式= 1.22*波长/光瞳直径,也就是攸兴杰提到的增加透镜直径和减小波长的办法,其实是使艾里斑的直径减小。

如果考虑探测器,光学仪器能够达到的分辨率应该是2倍的探测器像元尺寸,这个具体可以参见采样定理。采样的频率应该大于2倍的信号最大频率才可以分辨出来,也就是采样的空间间隔应该小于1/2倍的可分辨最小间隔,所以光学仪器能够达到的分辨率是探测器尺寸的2倍。

7. 镜头光学特性三因素是指

1、透光率(Transmittance):

透射光适量与入射光适量之比。

2、发光密度:

透光率倒数以10为底的对数。

3、紫外 亚克力镜片线:

指太阳光辐射频率波长在280nm-380nm间。

UVA:315nm-380nm

UVB:280nm-315nm

4、红外线:

指太阳光辐射频率波长在780nm-2000nm间。

5、信号灯识别(因子系数):

指目镜对色系灯号的相对视觉衰减系数。

6、UV400:

指目镜能隔离太阳光辐射波长400nm以下达 99.5% 以上,可称UV400镜片。

8. 照相机镜头的三个光学特性参数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这是其中的一个特性由于晶体受到应力或者构成晶体材料密度不同,引起光在晶体内传播时折射率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应力双折射在机械应力的做法也能够看到折射率比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如此大的以至于造成晶体材料的损伤甚至于局部折射率的微小变化,也会对光学元件的成像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初而影响其功能

9. 镜头的光学特性

镜头的光学特性是指由其光学结构所形成的物理性能,由焦距、视场角和相对孔径三个因素组成。任何一种光学镜头,都可以由这三种光学特性的技术参数来表示和区分。

(1)焦距 摄像机的镜头都可被看成为一块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光线穿过透镜会聚成焦点,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镜头的焦距,焦距的单位是毫米(mm)。 镜头焦距的长短与被摄对象在摄像管光电靶面上的成像面积成正比。

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愈长,那么成像面积越大,放大倍率越高;反之,镜头焦距愈短,则成像面积越小,放大倍率越低。

通常,我们把焦距与像平面对角线接近或相等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一般的摄像机光电靶面成像面积约等于16毫米电影摄影机的画幅像平面,标准镜头焦距通常为25毫米。焦距大于像平面对角线的镜头,称为长焦距镜头。焦距小于像平面对角线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焦距可发生变化的镜头,称为变焦距镜头。

(2)视场角 镜头的视场角,是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

从造型角度上讲,镜头视场角反映了摄像机记录景物范围的开阔程度(镜头视场角分为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本章所用视场角均指水平视场角)。镜头视场角与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成像效果成反比。视场角愈大,被摄主体成像越小,画面景物越开阔;反之,视场角愈小,被摄主体成像越大,画面景物的视野越狭窄。

视场角主要受镜头成像尺寸和镜头焦距这两个因素制约。由于摄像管成像靶面在实际拍摄中是不变的固定因素,所以直接影响视场角的就是镜头焦距了。我们拍摄时一般只能通过变换不同焦距的镜头来改变视场角。

摄像机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时,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会改变该对象在画面中的成像面积和背景范围。

这实质上是由于视场角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比如,一个视场角为50°的镜头所拍得的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只有视场角为5°的镜头拍得的图像面积的1/10。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标准镜头(25mm镜头)所呈现的视场角大约在45°左右。广角镜头(焦距小于25mm)的水平视场角均大于60°,一般处在60°-130°之间。130°以上到180°之间的镜头被称为超广角镜头,又称为鱼眼镜头。

长焦距镜头(焦距大于25mm)的水平视场角小于40°。

(3)镜头的相对孔径是指镜头的入射光孔直径(D)与焦距(f)之比,其大小说明镜头接纳光线的多少。

相对孔径是决定镜头透光能力和鉴别力的重要因素。

相对孔径(D/f)的倒数(f/D)被称为光圈系数(F),被标刻在镜头的光圈环上。摄像机的镜头光圈系数分为若干档,常见的有1.4、2、2.8、4、5.6、8、11、12、16、22等,相邻两档光圈F值的比值均为,曝光量相差一级。

由于像平面照度和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所以F值变化一档,相当于摄像机镜头的光通量变化一倍。

在摄像时我们说开大光圈,实际上是从光圈调节环上大F值向小F值的一端运动,即减小了光圈系数值;而缩小光圈,则是从小F值向大F值一端运动,光圈系数值加大。

比如,从光圈8调到光圈5.6,就是开大了光圈,光通量增大一倍,曝光值增加一级。

反之亦然。

对相对孔径和光圈系数的调节,决定了镜头的光通量和镜头景深。对摄像机的镜头进行光圈选择,实质是一个曝光控制的问题。现在的摄像机通常都有手动光圈和自动光圈两种控制方式。自动光圈只能对被摄场景的曝光控制作出技术性处理,而有意识、有目的的动态用光和艺术处理只能由手动光圈才能更好的表现。在拍摄同一照度下的同一场景时,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范围越大。镜头曝光的有意图控制和不同景深的选择性运用,是摄像人员实现创作意图取得最佳画面效果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