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实验室(镜头光学中心)

海潮机械 2023-01-14 01:44 编辑:admin 88阅读

1. 镜头光学中心

长焦微距镜头是指带微距拍摄功能的长焦距镜头,通过调整它的放大倍数,可以远距离拍摄出和微距一样高清的照片。因此从性能上看,长焦微距镜头兼具长焦镜头与微距镜头的优点,焦距大、光学中心可以远离感光元件,注重近距离下变形与色差的控制,兼顾普通摄影与微距摄影的需要。

2. 镜头的光学中心

简单的说,焦距长度就是当相机焦点对在无限远时,镜头的后侧主点到CCD平面的距离。一般数码相机的 CCD和标准35mm底片相比显然小的多,因此数码相机的实际焦长通常很小例如:Kodak DC5000 的实际焦长只有6.5 - 13mm。但为了方便购买者能够对数码相机的焦长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大多数的相机厂在制订其规格时,都会依照35mm相机的规格,对数码相机的焦距做平行运算,也就是所谓的『35mm equivalent』。当你看到这个数据时和附录的传统镜头焦长表做一比较后,你就可以对这部数码相机的镜头性能有一概念了

3. 光学影像中心

如下步骤:

1)分别获取某一地区的光学遥感数据和雷达遥感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将光学遥感数据和雷达遥感数据依据研究区进行图像裁剪和配准;

2)使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雷达遥感数据的纹理信息;

3)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雷达遥感数据和光学遥感数据进行融合;

4)在融合数据的图像上获取感兴趣区,创建基于感兴趣区的训练样本;

5)利用得到的融合数据和雷达遥感数据的纹理信息,结合训练样本的光谱特征和后向散射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法进行分类。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中,光学遥感数据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对光学遥感数据进行辐射定标、大气与几何校正、重采样、裁剪;为了防止波段丢失进行分辨率为10m的重采样,选择最近邻法为升采样方式;雷达遥感数据的预处理过程包括: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影像配准以及噪声滤波。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灰度共生矩阵,采用5×5的窗口提取10种纹理信息,包括:均值、方差、协同性、对比度、相异性、信息熵、角二阶矩、相关性、能量和最大概率。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3)中,还包含使用j-m距离对训练样本进行可分离性分析:j-m距离计算方式为:j=2(1-e-b)式中,b是指在该特征为上的巴氏距离,两种不同类别间样本对象的巴氏距离计算方式为:式中,mi表示特征的均值,表示该类特征的方差,其中,i=1,2;j-m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2],越接近2则可分离性越高,当训练样本的j-m距离大于1.8时认为该训练样本为合格样本。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4)中,选用支持向量机法进行分类:支持向量机法的决策函数为:其中,构建最优分类超平面为:fi(x)表示分类结果,i=1,2,…,m,m表示土地覆盖类别的总数。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采用混淆矩阵对两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精度评价;在确定检验样本后,建立混淆矩阵,对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进行检验,得到各类土地覆盖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对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进行比较和分析。所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合适的波段组合或等效的技术特征来代替,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4. 镜头光学中心到成像面的距离是该镜头的

      摄影镜头焦距越大视角越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乌云密布的情况下是不考虑的,这种情况是散射光。

      镜头焦距是指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点的距离,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镜头的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

5. 镜头成像中心

简单来说,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就是传统医疗机构里各类影像检查的集成体,包括超声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机构通过超声、X射线、CT、磁共振(MRI)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综合分析,出具影像诊断意见。目前国内知名的有影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6. 镜头光学中心点是什么

灯上的gr意思是焦距。焦距也称焦长,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在照相机中,焦距是从镜片光学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离。相机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像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

7. 相机的光学中心

透镜上有一点,任意方向的光线通过该点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即出射方向和入射方向相互平行,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学中心 。 这是一个大概的定义,看你问的是哪方面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