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的不确定度是多少(千分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海潮机械 2023-01-03 20:51 编辑:admin 263阅读

1. 千分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首先先了解一下千分尺的构成,是由小砧、测微螺杆、框架、固定刻度、可动刻度、旋钮、微调旋钮等组成,小砧和测微螺杆这间是用来夹被测物体的,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千分尺本身是否存在误差,检查的方法是小砧和测微螺杆之间不夹被测物体时,

可动尺的零度刻线是否与套筒上的相一致,不同则代表千分尺本身就有误差,需要调整,待调整好后,把被测物体放在小砧和测微螺杆之间,固定好之后,先读千分尺的固定刻度即下面的数值 A,与固定刻度相对应的上方就是半刻度B,确定好固定刻度的数值后,若半刻度线已经露出,数值则记为0.5MM,如果半刻度的线还没有露出,则代表数值没有达到0.5MM,数值即为0MM,读完固定刻度和半刻度之后,再看右侧的可旋转的可动刻度的数值,

从下往上依次增加,固定刻度与半刻度之间的横线所对应的可动刻度的数值即为可动刻度数值C*0.01MM,最后的准确数值就是它们之间的各即固定刻度值A +半刻度值B+可动刻度值C*0.01。千分位的数值则需要估读,即使为零也应该有。因为千分尺在生活中不常用,所以读数的错误也是层次不齐,但按照这种方法以来读,细心仔细一点,基本上不会有错。

千分尺的读数的准确性跟平时的保养、使用方法的得当有很大的关系。在使用千分尺之前必须先检查零基线是否准备,在使用千分尺测量物体时要保持被测物体的干净,如果被测物体很大时,可以放在平台上操作,测完之后需要先用棉布把千分尺各个部位擦拭干净,然后用润滑油保养,,放入盒内干燥的地方,如果不经常用到千分尺,则还需要抹上防锈油以免千分尺生锈影响测量的精确度。

2. 千分尺B类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先说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比如测量半径,测量质量等 先算最佳估计值 其实就是把所有该类测量结果做一个平均值 然后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A类 公式太难打了 直接说 每个测量值与平均值做差然后平方,然后和加起来,然后把和除以[n*(n-1)] n就是数据的个数 最后求出商的平方根 B类 一般只考虑仪器误差的影响,这个一般会给出来,德尔塔仪 除以根号3就行` 最后把a类、b类不确定度分别平方 ,再相加,再开根号就得出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了 结果x=最佳估计值+不确定度 举个例子 0~25mm千分尺测钢球的直径6次,分别为 D(mm) 3.115,3.122,3.119,3.117,3.120,,3.118 不存在粗大误差(就是不考虑其他误差) (1)则最佳估计值D=3.1245(求数据的平均值) (2)A类 按上面方法 比如第一组 D1-D=3.115-3.1245=-0.0095,类推 得到0.00099mm,这里n为6 n-1=5 (3)B类 题目一般会给 照着算 比如千分尺0~25mm误差0.004mm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A类 B类都知道了 按上面方法算 为0.003mm 则 D=(3.124加减0.003) 然后是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 所谓间接 就是需要用公式求的量,比如用千分尺测直径和高计算体积 间接测量量y与k个直接测量量有关,则其不确定度则由各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决定,所以先算直接测量量的,方法如上。

算法:有两种 如果加减运算 比如Y=X+Z 则以Y为因变量,对X先求偏导,求完把X的平均值代入,结果乘x的不确定度,然后平方,然后对Z也是一样,最后的最后,求和,开方 得出Y的不确定度。。第二种 比如Y=X*Z,先把两边取对数 然后以lnY为自变量,对X求偏导,把X平均值代入,然后乘以X的不确定度,平方。然后对Z也是一样。最后的最后 加起来 然后开根号 没完 结果还要乘以Y的平均值(这个是用x和z的平均值算的)这样就完整了 举个例子 用0~25mm千分尺测V V=0.25*D*D*h D:6.075 6.087 6.091 6.060 6.085 6.080 h:10.105 10.107 10.103 10.110 10.100 10.108 先计算直径d 最佳值 D=6.0797(平均值) A类 结果是0.0045 方法见直接测量量的求法 B类 误差 德尔塔仪 依然是0.004 除以根号3 结果 0.0023 合成 得到0.0051mm 再算 高度h滴 最佳值:10.1055mm A类 0.0015mm B类 0.0023mm 合成 0.0027mm 最后的最后 V的 最佳值 0.25*d*d*h=293.367mm 合成 先对h吧 lnv=ln0.25+lnh+2lnd; 对h求偏导 结果为 1/h;把h的最佳值代入 然后乘它的不确定度0.0027 然后平方 同理 对D也是一样滴 把以上两个结果加起来 然后开根号 结果再乘以V的最佳估计值 V的不确定度就这么算出来啦 结果是0.5立方毫米 V=(293.4加减0.5)(立方毫米)

3. 外径千分尺不确定度

可以达到0.001.不过这个是在实验室中的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很大程度上误差由于旋紧力度而产生偏差,其他的误差由于温度气压以及湿度的原因而产生,故使用内径千分尺可以认为数据精确在0.005,而实际确认的数值常在0.01内。如果要精确到0.001最好是在三坐标检测。

4. 内径千分尺不确定度评定

清洁缸筒,然后把百分表调整到缸筒的名义尺寸,分别测量纵向和横向的上、中、下共6个缸径尺寸,其中与名义尺寸偏差最大的尺寸,认定是这个缸筒的磨损后的缸径,最大的磨损尺寸与缸径的最大公差相比较的数值就是磨损量。

要用内径千分表和外径千分尺两样工具来测量。先用千分尺来校正千分表的尺寸,尺寸的大小要看你测量的汽缸的大小。再放3--4毫米的余量,校正好后拿到汽缸测量,在汽缸的上中下3个点,和左右前后2个点,就是上前后,上左右,中前后,中左右,下前后,下左右总共6点。用前后左右的数据算圆度,那一组数据相差最大就算哪一组再除以2那就是圆度。用上中下的数据算圆柱度,那一组的数据最大减去最小的数据再除以2就是圆柱度了。(这六个数据一般是上中下截面各两个数据1.圆度计算:上截面两个数据相减除以二,就是上截面的圆度,中截面两数据相减除以二就是中截面的圆度,下截面圆度同样计算。这三个圆度取最大值作为该气缸的圆度。2.圆柱度:这六个值中最大的数减最小的数,再除以二,为该气缸的圆柱度值。3.磨损量:这六个值中最大的数减去气缸原尺寸(缸肩处尺寸),就是最大磨损量。)

5. 千分尺的标准偏差怎么计算

首先要看千分尺是上面原因而导致出现偏差的,如果是测量面有杂物,要先清理测量面。

如果是千分尺测量面磨损,要先对测量面进行研磨,合格后在校正。如果螺纹杆磨损建议直接换新。如果以上原因都没有只是千分尺零位出现偏差可以用小螺丝刀松开固定套筒上的紧固螺钉,在进行校正,对好零位在用量块验证下。如果是检验千分尺的可以看下2008版的最新千分尺检定规程。

6. 千分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①将工件被测表面擦拭干净,并置于千分尺两测砧之间,

使千分尺测微螺杆轴线与工件中心线垂直或平行,若歪斜

着测量,则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②旋转旋钮,使测砧与工件测量表面接近,这时改用旋转

棘轮盘,直到棘轮发出“咔咔”声响为止,此时的指示数值

就是所测量的工件尺寸

③测量完毕,放倒微分筒后,取下千分尺

④使用完毕,应将千分尺擦拭干净,保持清洁,并涂抹一

薄层工业凡士林,然后放入盒内保存。

禁止重压、弯曲千

分尺,且两测砧不得接触,以免影响千分尺精度。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①从固定套筒上露出的刻线读出工件的毫米整数和半毫米

整数

②从微分筒上由固定套筒纵向线对准的刻数读出工件的小

数部分(百分之几毫米),不足一格数(千分之几毫

米),可用估算读法确定

③将两次读数相加就是工件的测量尺寸

简单来说就是

1、先读固定刻度

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 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

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

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

7. 千分尺的仪器不确定度是多少

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步”;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即首先在施工工地上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控制网为基础测设出每个建筑物、构筑物的细部位置。

施工场地上有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且分布面较广,往往又是分期分批兴建。为了保障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能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相互连成统一的整体,施工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一样也必须遵循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

另外,施工测量的检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测设出现错误,将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测设过程中要按照“步步检校”的原则,对各种测设数据和外业测设结果进行校核。

测量员的工作内容:

1、进行工程测量中勘察、控制点的选点和埋石;

2、测量、计算得到符合规定精度等级的控制点数据;

3、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放样、建筑施工测量、线型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地下工程施工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地质测量、地震测量、矿山井下测量、建筑物形变测量等专项测量中的观测、记簿,以及工程地形图的测绘;

4、进行外业观测成果资料整理、概算,或将外业地形图绘制成地形原图;

5、检验测量成果资料,提供测量数据和测量图。

测量员的能力要求:

1、熟练运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和测绘工作。

2、懂得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水准网)的布设、施测、计算。

3、熟练运用AUTOCAD、CASS、MAPGIS等软件处理测量数据内业绘图及使用南方易等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

4、需要适应野外测量工作

8. 米尺的相对不确定度怎么算

答:两条线相交,交角是否等于90度可以这样量。

在一条直线上用米尺取二个点,使这二点到交点的距离相等。在另一条直线上再取一点,该点到交点的距离最好大一点,等于刚才取的二点间距即可。再用米尺测量一下,第三点到前二点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二直线交角是直角,不等就不是。

这个原理就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其逆命题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