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哪里有塔(东莞有塔的地方)

海潮机械 2023-01-05 17:20 编辑:admin 270阅读

1. 东莞哪里有塔

东莞桥头镇最有名的就是榴花塔,佛香塔!

2. 东莞有塔的地方

长安广场与长安公园在一块

3. 东莞长安塔在什么地方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 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相关典故:  雁塔晨钟: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米,口径2.5米,周长7.6米,重10吨。它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河底。清康熙年间,有农妇在河畔捣衣,忽然听见石中发出金属声响。人们掘开石头,重新发现这口巨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清代每天清晨敲钟,声闻数十里,钟声嘹亮,塔影秀丽,“雁塔晨钟”遂成 “关中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就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的生动写照。   义净法师: 如同慈恩寺与玄奘关系密切一样,荐福寺则使人想起唐代另 一位高僧义净。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不过,他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h。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国,先到印尼 苏门答腊,后转抵印度,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 学印度各地,经历30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祖 国,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怫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 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况,撰 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4. 东莞有个塔叫什么名字

东莞万江金鳌洲主题公园开放时间:08:00-18:00。

金鳌洲主题公园位于东江南支流和汾溪河交汇处,地属万江区金泰村,于2001年底建成,她是以金鳌洲神话故事为文化底蕴的主题公园。

金鳌洲主题公园从金泰桥头一直延伸至“金鳌洲古塔”,全长600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公园的中心是一个面积达6000平方米、可容纳1万人的多功能文化广场,广场中央建有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大型彩色音乐旱地喷泉。

金鳌洲塔位于东莞市莞城西南1公里处,即万江桥畔。因其座落于万江金鳌洲,故名。金鳌洲古塔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合尖于天启四年(1624年),历时27年。据悉,建塔之目的为“以培风气,亦堪兴家所宜也”。原为抗御水害的镇水宝塔,8角10层,盖顶有塔刹,无塔檐,无栏杆,砖牙叠砌。后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建,塔基距水边仅三、五米之遥,此塔处于江心陆洲,三面环水,经二百五十多年,保存完整,基础稳固,巍然耸立于东江之滨。

现金鳌洲塔为平面8角9层,红石基础,腔梯阁式青砖塔。塔高50米,属楼塔刹采用生铁铸成,上竖1个铜葫芦,顶层棱角有8个响铃。近年又修葺一新,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1989年6月,金鳌洲塔被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 东莞最高塔

广州塔在广州市,又名小蛮腰,不在东莞。

6. 东莞广州塔

广东有个地区很发达,那就是珠三角地区,这里集中了整个广东最繁华的城市,其中有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深圳市等,细心的朋友都会知道一些城市的地标建筑,像广州的五羊像与广州塔都是其最具代表的地标建筑之一。特别是位于广州新城区的广州电视塔,这是一座建设于十多年前的电视塔,总高度达600米,是一座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广州地标。

说起广州塔,相信很多来广州游玩的朋友都应该很熟悉,这座塔因为塔身建造的形态很别致,上下端横截面大,中间纤细,看起来很有美感,但对于广州塔600米的高度,确实能让人印象深刻,无论位于广州中心城区的哪个方位,都能清楚见到这一栋塔,特别是在夜空下的广州塔,塔身的五彩灯光塑造出了这座巨无霸的绚丽多姿与气派无比的通天塔。

近日,位于东莞市也发现有一座形状与广州塔有些相似的塔,这就是被网友戏称为东莞版的“广州塔”,这座高度约十多层楼的东莞版的“广州塔”坐落于东莞的滨海新区,滨海新区是由长安新区板块、威远岛板块、沙角地区板块组成的新开发区,而这里又是东莞面向大湾区的经济开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是与深、港、澳地区相交汇的地方。

正是这样一处开发区,这里的很多建筑都是近两年建设的,而东莞版的“广州塔”外形要比广州塔要显得粗壮许多,这就是被很多网友所调侃到东莞版的“广州塔”像是“大蛮腰”,而广州的原塔才是真正的“小蛮腰”,这样的巨大反差也戏称为别有用心,这座仿自广州塔的东莞“大蛮腰”塔,虽然高度不及广州塔的五分之一,但是其粗壮的造型也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大家觉得呢?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的高楼不断普及,很多有影响力的城市地标也被其它的城市所复制,这种复制也只是缩小版的复制,这也就印证了城市地标在人们心目中都有着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记在里面,对于它的执迷与向往,越来越多的知名地标建筑也将被复制于各地城市的庭院当中。

7. 东莞有塔的公园

榴花塔座落于附城峡口管理区铜岭之巅,是东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莞龙公路与莞碣公路的交汇点的铜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约470年历史),塔身高三十多米,八面七层,以红石为基,用青砖灰沙砌筑(1573-1619)建成。

相传此塔为峡内支流镇守海口之物,现为纪念英雄熊飞将军于此率领义民抗击元军的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休闲游乐之中的园林生态式公园。榴花公园内有花溪银塘、弘化寺、神仙床、七娘潭、铜鼓角等丰富的传说和文物遗迹;周围有鳌峙塘的许公岩、徐景唐故居、海潮奄,余屋的余屋进士牌坊等旅游景点。此外还有建于明代的榴花塔(抗日战争时期东莞人民在此打响抗日第一仗)、榴花抗日纪念亭、熊飞古墓以及刚建成的园林胜景汇芳园(由画廊、将军祠等组成)。

8. 东莞哪里有塔吊培训

塔吊指挥证中国建设机械部门发的,一月两期,国网可查,懂技术我校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