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倍显微镜能看见什么(6000倍显微镜能看见什么细菌)

海潮机械 2023-01-04 11:25 编辑:admin 249阅读

1. 6000倍显微镜能看见什么细菌

显微镜下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的,目前对病毒的研究,通常使用的是电子显微镜。这主要是由于电子显微镜能够更好地成像和对病毒形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毒的形态,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的了解病毒,做出相应的数据。

2. 600倍显微镜能看到细菌吗

用600倍或更高倍数的显微镜观察

主要方法

一、牙垢中的细菌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牙齿缝里挑下一些碎屑,放在洁净载玻片上的水滴中,调匀,制成涂片。待涂片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徐徐来回掠过3~4次,细菌外面的一些胶质粘着在载玻片上,使细菌固定、稍冷,加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染色1~2分钟后,用清水冲洗,然后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可观察到杆菌、弧菌、球菌等。若使用油镜观察,效果更清楚明显。

二、粪池里的细菌

在粪池用吸管吸取一滴沤过的粪混合液上层液体,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可见到活的螺旋菌及杆菌。注意在观察时光线应暗些,效果好。

三、酸莱、酸奶中的细菌

取酸菜液上部的白色薄膜或酸奶澄清液,制成临时装片,放在高倍镜下观察,可看到乳酸杆菌。

四、根瘤菌的观察

取豆科植物[大豆、蚕豆、花生]的根瘤用刀片切开,用针挑取一小块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制成涂片,晾干后,用酒精灯火焰烘烤固定,然后滴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染色2~3分钟,清水冲洗,盖上盖玻片,吸干后,用500倍高倍镜观察,可见到短杆状根瘤菌。

五、枯草杆菌的培养和观察

把25克新鲜干草切成小段,放在盛200毫升清水烧杯中,加热煮沸15分钟,待溶液呈暗褐色时,倒入烧瓶,放在黑暗、20~30℃的温暖环境中。2~3天后,液体混浊,表面形成薄膜。用吸管吸取浮在上层的液体,制成临时涂片,放在高倍镜下观察,可看到连成线的。若将培养液放在低温处1~2天,再取出制成临时涂片,用600倍或更高倍数的显微镜观察还能看到的芽孢。

3. 显微镜10000倍看细菌

一般来说,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普通光学显微镜有三种,10倍,40倍和100倍.根据微生物大小的不同选择放大的倍数.如果要观察真菌例如霉菌酵母菌等10倍就足以看的很清楚.如果要观察细菌的话至少要用到40倍的,自己活菌固定切片的一般都是用100倍到1000倍的油镜来看.比如大肠杆菌,放线菌等等.如果是病毒就不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来看,一定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的清楚.电镜放大倍数很大了,病毒的话一般放大到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才能看清楚.

4. 6000倍显微镜能看见什么细菌感染

放大300倍看不到细菌,要放大400倍(10x、40x)才可以勉强看见细菌,不过只有针尖大小,就像是一个个小点。一般我们还是放大到1000倍(10x、100x)观察,这个时候细菌的外型还是看得挺清楚的,经过特殊染色鞭毛也能看清楚。放大1000倍就要用油镜了。所谓油镜,就是在物镜镜头和盖玻片中间滴一滴香柏油,香柏油的光线折射率比空气要高,这样才可以使用更大的放大倍数。

10x、40x表明这个镜头放大10倍、4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相乘就得出这个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中学用的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都是可以换的,目镜一般是5x、10x。高级一点的显微镜的目镜一般都只有10x。我们现在用的是奥林巴斯和莱卡的显微镜,看过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用来看芽胞的)。

5. 1200倍显微镜能看到细菌

对,必须染色,基本的染色很简单,第一步:先在干燥载玻片上第一滴生理盐水,将一滴细菌菌液与生理盐水均匀混合。

第二部等水滴干燥,可以用酒精灯低温烘干,干燥后可见菌膜。

第三部在烘干的菌膜处滴加一滴结晶紫染色1分钟。

第四部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掉染液。

低温烘干。

第五部镜检,没必要用1600倍,640倍以上都可以,用1000倍的就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