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液位计h和l哪个是高位(差压式液位计)

海潮机械 2023-01-03 21:06 编辑:admin 57阅读

1. 差压式液位计

1)设计和安装时应考虑油罐底部的取压开孔尽可能放低,以消除温度变化而造成的误差,必要时引入温度补偿。

  (2)在油罐的罐体水平截面不等的情况下(如上小下大),要考虑补偿措施。如二次表选用JY系列液位-容量控制仪。

  (3)为达到一定精度,如油罐顶部装有呼吸阀时,必须采用差压变送器而不能采用压力变送器。对敞口油罐或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直接采用压力变送器以方便安装。

  (4)二次表尽量采用智能表,可方便改变量程,实现温度补偿等。

  (5)安装时差压变送器的负压室要安装集水器,并要经常排污,以免积水影响准确度

2. 差压式液位计的特点是

差压式液位计通常是测量密闭容器的液位高度的,而密闭容器内部有两个压力,(内部气压+液位压力),而我们需求的是真实的液位压力,得由底部正压侧的压力 减去顶部负压侧的大气压力,所以负压室必须得与容器的气压相连。

3. 双法兰差压式液位计

1、从原理上说:都是差压变送器+法兰导压;

2、从结构上说:单法兰液位变送器是只有1个法兰膜盒联通高压侧,低压侧通大气;双法兰液位变送器是高低压侧分别通过充油毛细管和两个法兰膜盒相连(也有1根毛细管的情况,下面装单法兰变送器、从单法兰变送器低压侧引出1根毛细管到上法兰膜盒);

3、从工程应用来说:都只能测固定密度液体液位,单法兰变送器只能用于与大气想通的常压设备的液位,而双法兰变送器则可以适用密闭设备釜罐测液位;

4、从经济性来说,肯定是双法兰比单法兰贵,毕竟多了1个法兰膜盒和毛细管。

4. 差压式液位计的零点迁移问题

差压变送器(差压液位计)测量液体时,如果负压室引压管中充满液体就要进行量程迁移. 液位计迁移量计算 迁移量 = h1·ρ1·g - h2·ρ2·g   式中: h1 - 下引压口安装高度 - 变送器安装高度,(m)       h2 - 上引压口安装高度 - 变送器安装高度,(m)       ρ1 - 正引压管液体密度(kg/m3)       ρ2 - 负引压管液体密度(kg/m3)       g - 重力加速度(g)   计算结果的单位为 Pa ;  计算结果的正负,对应迁移的正负.  当正负引压管液体密度ρ1=ρ2=ρ时,有:   迁移量 =(h1- h2)·ρ·g  对于变送器安装高度与下引压口等高的情况 h1·ρ1·g 项为 0 ; 对于负压管为干管(空管)的情况 h2·ρ2·g 项为 0 ; 对于双法兰液位计,可看做是两根引压管都充满液体.

5. 差压式液位计怎么计算

差压变送器 L H 两侧分别测量出各自的压力值,经过内部运算,比较出差压数值。并输出。差压变送器就是测量两个目标差压的,具体用处要看测量目的。例如和节流装置配合,差压值是用来换算流速的。又例如和液位测量附件配合,差压值是用来换算密闭带压容器中液位高度的。

6. 差压式液位计是利用容器内的液位改变时

变送器的测量膜片和传感器之间充有液态导压介质(硅油),当变送器位置发生变化时,硅油对传感器的压力会发生变化,导致零位改变。

液位计通常在安装完成后需要调一次零位。

尤其是带毛细管的液位计。

7. 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差压电容式压力变送器蒙晖的测量部分常采用差动电容结构。中心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构成两个平面型电容H和L。H端表示正压,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形成两个感压腔室,介质压力是通过两个腔室中的填充液作用到中心可动极板。一般采用硅油等理想液体作为填充液,被测介质大多为气体或液体。

隔离膜片的作用既传递压力,又避免电容极板受损。

当正负压力(差压)由正负压导压口加到膜盒两边的隔离膜片上时,通过腔室内硅油液体传递到中心测量膜片上,中心感压膜片产生位移,使可动极板和左右两个极板之间的间距不相对,形成差动电容,若不考虑边缘电场影响,该差动电容可看作平板电容。

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与被测压力成正比,与填充液的介电常数无关,从原理上消除了介电常数的变化给测量带来的误差。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

8. 差压式液位计进行负向迁移后其量程

孔板不变,压差流量计的量程只跟差远变送器的量程设置有关。可以在现在的量程基础上进行修改。例如F²/Fm²=P/Pm,F为要设置的流量量程,Fm为原来的流量量程; P为差压变送器要设置的量程,Pm为原来量程。即可实现量程修改

9. 差压液位计

计算液位的高度(卧罐计算公式)

h(m)=P/(ρ气*g) 

P=差压变送器测到的值,单位为Kpa

ρ气=0.45~0.48(看流量计正常加气后的最大密度值,可设置,单位:g/cm2)

g=9.8 重力加速度(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