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备自动化的(工业设备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2-04 11:49 编辑:admin 99阅读

1. 工业设备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开环和闭环,具体为: 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原理:闭环控制也就是(负)反馈控制,原理与人和动物的目的性行为相似,系统组成包括传感器(相当于感官),控制装置(相当于脑和神经),执行机构(相当于手腿和肌肉)。

传感器检测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输出量),并将其转变成物理(电)信号传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比较被控对象当前状态(输出量)对希望状态(给定量)的偏差,产生一个控制信号,通过执行机构驱动被控对象运动,使其运动状态接近希望状态。

开环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按照事先确定好的程序,依次发出信号去控制对象。

按信号产生的条件,开环控制有时限控制,次序控制,条件控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微电子技术生产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控制(电梯,多工步机床,自来水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当然,一些复杂系统或过程常常综合运用多种控制类型和多类控制程序。

2. 自动化设备及其原理

自动化设备作为一个系统,其实现的功能首先稳定性要好,响应要准确,最后再求得效率。

3. 工业自动化设备工作原理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由此,自动化的基础应该是机械化,信息化。

4. 什么是工业自动化设备

机械化和自动化有什么区别:

1、人的参与度不同

自动化的工作过程中,没有人参与或者极少有人参与;

机械化的工作过程中是需要有人参与其中的。

2、范围不同

自动化的范围更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

机械化的范围相对比较窄,更多是用于人工劳动完成生产作业中。

5. 自动化设备原理图

  自动化设备调试一般分为几个阶段,调试工作一般在现场设备安装完成后开始(即设备基本具备通电条件)。

  设备/系统检查:对已完成安装的设备或系统进行检查,主要用于检查设备安装是否正确、稳固,接线是否牢固等内容。同时检查设备接线是否存在错误,特别是是否有短接或漏接现象。所有检查按照电气原理图进行操作,防止发生漏项。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检查系统的接地是否正确;   单点测试:也称为打点。即在屏蔽PLC内部程序后,对设备进行上电,然后通过强制置位/复位等操作,对系统的输入/输出进行测试,以确保所有I/O点的功能均正常(包括所有数字量和模拟量点);   功能测试:逐步解开对PLC程序的屏蔽,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逐项测试,通过仿真现场的操作环境和条件,验证每个自动化程序功能块的逻辑是否正确。例如测试启动电机的启动、停止和紧急停止的条件;   仿真联调:在不对自动化系统加载真实载荷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联调(例如钢材酸洗线的酸洗槽中不注入酸液,而采用水替代)。着重测试系统的自动化联动、手动功能操作、报警及紧急停止功能;   轻负载联调:自动化系统控制的生产线进行低负荷调试,验证系统在真实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全负载调试及验收:使系统工作在设计的满负荷之下,以测试系统的生产能力。同时开始对系统进行验收,并对业主方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