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机锋(禅宗故事100篇瞬间开悟)

海潮机械 2023-01-21 12:34 编辑:admin 78阅读

1. 打机锋

长时间没有登陆,你需要登陆再打开

2. 禅宗故事100篇瞬间开悟

“悟”这个字是一个吾一个心,也就是吾心为悟。找到自己的真心,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能表述清楚的。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他明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3. 打机锋经典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成为一种颇有影响力的文学体裁——虽然叫魏晋小说,但这和宋代开始出现的中国长篇叙事古典小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魏晋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只能说是略具短篇叙事文学的样貌,其实只能说是后代小说的源头之一,属于当时一种特色的文学现象。我觉得不能因为它叫小说,就认为有一条从魏晋开始,到隋唐传奇,再到宋明清古典小说,的那种清晰的文体发展脉络。 不过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将其称之为“小说”。魏晋两种小说,志怪和志人,其都是和当时的文化状况密切相关的。 志怪小说和从汉代一路吹下来的泛神秘主义相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神秘主义的热衷成风,佛教和道教两家出现。志怪小说有一些就是服务于宗教传播的,还有一些是出自文人之手,大抵是出自娱乐意义,宗教意味略浅,但也带着浓厚的迷信色彩。 志人小说的发展则和魏晋官职有关,在魏晋那种门阀政治的运作中,品评人物成为重要的活动,名人的一两句点评就能决定着别人终身的命运,而品评人物的根据,却不过是言谈举止的琐事而已。这因此应运而生志人小说,因为士子要想混得开,必须要学习所谓名士风度,因而记录这类名士言谈举止的小说,甚至成为必读的教科书了,甚至梁武帝还敕命手下编写《小说》。 我倒觉得还应该加上一条,这种创作基本首重趣味性,可能和当时文化风气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吸收了上古神话传说,先秦两汉寓言,还有史传文学的一些优点。其篇幅短小,常常利用细节和只言片语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展现……唔,设定?反正志怪小说里不少就纯粹是模仿古代人物诉说神异设定的,姑且称之为展现设定吧。 这些小说给后世的戏曲小说提供了不少素材。 |志怪小说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数量本来很多,但是至今大多数已经散失了,唯一剩下来两本比较完整的是干宝的《搜神记》和吴均的《续齐谐记》。不过其他小说集里面的不少故事有片段存留。其他的还有,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班固所作的《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张华的《列异传》和《博物志》,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刘义庆的《幽明录》,东阳无疑的《齐谐记》,梁吴均的《续齐谐记》,颜之推的《冤魂志》——等等,怎么颜之推你个浓眉大眼也搞这出,我还以为写出《颜氏家训》的人应该和朱熹差不多同调来着……对了,祖冲之还有《述异记》,祖冲之也是熟人啊 后来了解多一点,发现颜之推贼信什么因果报应循环不爽的佛教观点,并且将历史典故加以附会,算是援佛入儒的一位人物。而且从董仲舒开始儒家就塞进去一堆阴阳家神秘主义,也笑话不了别人…… 这些志怪小说内容很复杂,有些是专门为了宗教宣传而作的,比如《冥祥记》,这种东西不值得一读。不过还有不少收集民间神话传说的故事,或者是编辑连缀古籍而成,因其神异怪诞,包含有超自然的成分,于是被人搜集加工写进志怪小说中。因此同一则故事可能见于多本书中,不断收集编写的过程也同样包含有加工重写,不少故事从粗糙的梗概变成比较完整曲折的短篇文言小说。 其是我国小说发展初期的产物,大多数都是短小故事,总的来说艺术上比较粗糙。里面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已经开始注意营造情节和人物,因其篇幅所限,也形成了用寥寥数语突出故事主题的精悍风格。 里面一些比较著名的故事…… 比如《搜神记》中干将莫邪的故事,其在《列异录》中只是一个简短的梗概,到了这里已经有了生动的对话和细节描写。楚王令干将莫邪为其铸剑,剑成后杀干将,其子长大后欲为父报仇,但楚王已有防备,于是其人以命相托于一侠客,以自己的头为敲门砖,为此侠客创造接近并刺杀楚王的机会,最终复仇成功。其情节离奇古怪,也没有统一的设定背景。 那啥《搜神后记》中还有《白水素女》的故事,起这名谁知道啊,实际上就是田螺姑娘嘛,只不过这一版的田螺姑娘有一个“白水素女”的设定,在天上有编制的。《幽明录》中《刘晨阮肇》的故事也很出名,这俩人共入天台山,在溪边遇到两个仙女,于是结为夫妻共渡半年时间,回到家发现已经过了七代上百年了。《述异记》有烂柯的故事,与之类似。 志怪故事写爱情的也不少,人神人鬼人人鬼鬼都有,还有经典烂俗爱情故事结尾,什么化为鸳鸯化为蝴蝶,还有什么坟上的树愿结连理枝什么的。 写鬼的也有,比如《搜神记》中宗定伯骗鬼的故事,我是不明白为啥鬼被吐唾沫以后就变山羊了,反正你也不用在这种故事里面找成体系的设定,奇奇怪怪就是风格。 写斩妖除魔的也有不少,比如《李寄斩蛇》,写少女猎户斩杀大蛇为民除害的故事,这蛇也是专门吃少女。令人惊讶的是,周处除害的故事居然是记载在《世说新语》里当正经事记录的,可能真的有周处这么个人吧。 |志人小说也有不少,但是大都散失了,留下来的是《西京杂记》和《世说新语》。 其中三国魏国的邯郸淳有《笑林》,是笑话集,有点类似于《笑林广记》,开后世诽谐文字之端。后来还有《解颐》两卷,不过这本更惨,《笑林》多多少少还留下一些残篇,这本一个字都不剩,只留下名字。 《西京杂记》根据葛洪所说(吹),他家里有一本刘歆的《汉书》一百卷,班固就是抄这本的,只抄出来两万字就能有此成就,今天他再摘出来一些,命名为《西京杂记》,写给大家看——一看就是满嘴胡咧咧,说的人煞有介事,听的人也只是表面上附和一下,其实都知道这是扯淡。所以这本书摆明了就是葛洪自己写的,记录西汉人物奇闻异事,比如王昭君出塞,比如临沂沽酒,都是出自本书。其写作文笔可观,情节生动有趣,趣味性很强,当乐子看够了。 《世说新语》是之前《郭子》《语林》一类小说的集大成者,作者是刘义庆。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在宋代是宗室子弟,被封为临川王。其崇尚儒学,晚年信佛,一直喜爱文学。世说新语分为三卷,依照内容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篇,记录东汉末到魏晋时期名士们的轶事。其大部分是表现名士所谓“风流”的,其标榜“雅量”“豪爽”,讲究“容止”,就连“任诞”“简傲”也能成为清高的表现。这些内容的篇章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不过有时因为过于夸张,甚至自己也要揶揄一下,在《任诞》里王恭就说,名士不需要才能,会喝酒就行。 其能在极为短小的篇幅中,通过人物的只言片语或者一二行为,生动地表现当事人的性格特征,比如写王戎吝啬,卖给别人李子怕人种出来,就挨个钻核。另一个特点则是漫画式的夸张,《忿狷》写王述的性急就很有特色。有时候也用多人对比的手法写传主的性格,比如《雅量》里写孙绰谢安等人一起坐船,遇到风浪,其他人皆色变,只有谢安一人镇静自若。 除此之外,《世说新语》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反映社会豪奢风气的,著名的石崇王恺斗富,还有石崇命美人劝酒,客人喝不干净就杀美人,王敦不胜酒力,三次谢绝,于是石崇真的连杀三人,王敦面不改色,但心中已经有不忍,于是劝石崇,石崇表示我杀我自家的人关你屁事……以杀人劝酒为阔,以冷眼旁观为豪,其行野蛮至极。 还有记录空谈玄理互打机锋的,其实我觉得就是互相扔俏皮话,后来宋代有禅宗大概就是这些例子,苏东坡类似的业绩特别多。 后世有特别多模仿《世说新语》的,但是“纂旧闻则别无颖异,述时事则伤于矫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没什么价值。

4. 打机锋百科

书名:摘仙令

主角:陆灵蹊

介绍:主角有勇有谋有温暖,遇难呈祥!她在一次次危机中,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运气与财气,危与机并存,是血与泪铸就的!人心即天道,温情胜无情!

主角不是个软弱的人,她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十倍奉还!同时她对朋友有情有义,纵使背负巨大压力,也是努力积极的心态不断前进!

主角通过先祖手札懵懵懂懂走上修仙道路,一开始是个只会找长辈告状的告状精,后来成了10个徒弟的师傅。主角有温馨的家人,护短的长辈,包容的宗门,这些让我看了不由舒心。看着她一点点长大,一个个闯关,语带机锋,聪明的把敌人气个半死,再大卸八块,超级过瘾!

5. 打机锋是什么意思

【绀蓝暗域之矛】:能量充满后使用V键可手持长矛向前冲刺一段距离。

  【绀蓝暗域机锋巨锤】:能量充满后使用右键攻击,会将巨锤猛力砸向地面,造成范围伤害并击退敌人。

  【绀蓝暗域阔刃】:能量充满后使用右键攻击,可发出次元撕裂之刃,向前飞行一段距离,对途径的所有敌人造成伤害。

  收集建议:首先,神武宝库不是必需的,如果真的有需求的话,个人首推绀蓝暗域之矛,它是你刷不出灭世骨刃,赛季宝石匕首也懒得打时候的最佳跑图替代品。依旧是比较远的冲刺距离,可以通过跳起来冲得更远;并且CD时间也很短,接近于灭世骨刃。

6. 打机锋经典对白

还施彼身

苏东坡以诗文著称,与人谈话常藏机锋。一次他和老友佛印对坐闲聊,苏东坡忽然有意要戏弄一下对方, 便說:“古人常常以僧对鸟。”佛印不高兴了,便问:“何以见得? ”苏东坡笑答:“比如‘鸟宿池边村,僧敲月下门’;还有‘时闻啄木鸟, 疑是敲门僧’,是不是這样? ”

佛印听了略一思索, 冷不丁說:“今日老僧却与相公相对。”

苏东坡本想把佛印和鸟归在一类,嘲讽一番,不想佛印机敏过人,一句话便把苏东坡当成了“鸟”。苏东坡一时竟无言可对。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山门。

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

小沙弥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酷似佛祖

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

苏东坡心中欢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逶迤在地,就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

佛印和尚听罢,只是微微一笑而已。

苏东坡心想这回让佛印和尚吃了一记闷亏,暗暗得意,回家禁不住悄悄告诉苏小妹。

想不到苏小妹却说:“哥,你又输了!试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佛印呢?”

对哑联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心照不宣,对视大笑。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7. 打机锋是禅宗的一种锻炼口才的形式

人微言轻,是一句流传很久的老话了。其中既有自轻自贱的托词之意,也有拙口笨舌的无奈感慨。细细推敲便容易发现,即使是世间的小人物,也并非都是出口没有分量的。要想使自己的言语有一定的分量,能够打动那些尊贵者,自然牵扯到他们说话的态度、方式、时机和技巧。很多“小人物”都以自己卓尔不群的口才,曾说出过动听耐听的锦言妙语,如果细细剖析一下他们“言重”的取胜方法,于我辈“人微”者也不无启迪意义吧!

1.口出惊世骇俗言有不少小人物,总是爱将“大言”和狂言看作是同义语,因此在长辈或领导面前显得唯唯诺诺,毫无生机可言。其实,唯其人微,才不能唯尊者马首是瞻,更需要独特的惊世骇俗之言,才能引起人的注意,令人洗耳恭听,最终使自己伴随一连串的妙语脱颖而出。以磅礴气势给了对方强烈的刺激,其才华才最终得到大人物的认可。

2.傲语述志非凡响大凡向对方表述心迹的,总少不了几句豪言壮语。如果只是很平常地去转述现成的豪语,小人之言更令人小觑。真正振聋发聩之语言,它总是一种心底激情之宣泄,一种颇有个性色彩的挥洒。如某抗日英雄,年轻时和几个长辈一道赴宴。席间一长者谈及他将来的打算,他率直地说:“各位尊敬的长辈,不瞒你们说,晚辈我立志与别人不同。别人都愿意当大官、享清福,而我此生不愿意做大官,只愿做一番大事!”一语既出,令长辈们惊奇不已,倒吸冷气,从此更加看重关心他了。按照中国人的习俗,晚辈之言总该谦虚些吧,可这位年轻人偏偏豪情傲语,以“大官”与“大事”对比,表明自己的理想,让长辈们对这小字辈刮目相看。一个卑微者,要赢得尊者的重视,如若没有如此傲然之言,又怎么能谈得上脱颖而出呢?

3.峻言交锋卫自尊即使是尊卑上下之间,出现意见相左甚至唇舌交锋的时候也是在所难免的。而作为卑微者,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话语掷地有声震慑对方呢?很多时候,低声下气委婉曲折是没有用的;而相反,利用一些严词峻语却常能使尊者怦然心动,心悦诚服,特别是在需要守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时候,此法更为有效。曹操曾有的一个故交宗世朴看不起曹操的品性。后来曹操官至司空,总揽朝政,一次他故意对自己手下的小人物宗世朴挑衅道:“你现在总可以答应和我相交了吧?”宗却不为所动,出语傲然道:“松柏之志犹存。既然得罪了你而不受重用,我就更没想过高攀与升迁了!”这毫无媚气的铮铮之语一出,既令曹操惊讶,又令他折服。事后,曹操竟叫自己的儿子向宗登门求教,其子恭敬地静伏于宗的床下,令人万分慨叹。宗世朴虽然在对手前是卑微者,但他却以毫无委曲求全的凌厉之言,最终赢得了对方的折服,护卫了自己人格的尊严。由此可见,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般的言辞在特定场合的分量与震慑力有多大。

4.套语径点要害人微者总是谋求言重,当然不只有“大江东去”的言语风格一种途径。有时候,“小桥流水”般的谑语戏言也能把对方征服。我国援建B国一大型运动场突然遇到了停电的困扰,难以按期完工。工程队负责外事的黎晓女士便找到该国电力委员会经理高先生,谁知对方却百般推诿。碰钉子后黎晓决定运用智取,她先设宴款待高先生,不断用外交辞令夸赞他“颇有才干”,感谢他对双方的“支持与合作卓有成效”。正当对方喜不自禁之时,她话锋突转,以调侃的语调说:“高先生,您是这个项目总的负责人。如果我们不能按期完工,虽然经济上受损失,可是对你的影响可能更大了。贵国运动会不能如期召开,那么,你头上的乌纱帽说不准也会被拿掉呢!”此言在软硬夹攻当中点明了要害,一语既出立即引起对方的重视。高迪卡只能笑道:“不会误期的,不会。”工地上很快就会恢复供电。黎晓以区区小人物打动对方的,正是那先赞美后将军的技巧,从而显示出话语的分量,对方能不予以重视么?

5.蘑菇游说自从容饶舌,是平常谈话时的大忌;然而,位卑者既要用自己的言谈打动贵尊者,免不了要绕点弯子,打持久战,以激起对方的恻隐之心。巴普自办了一个戏剧场,却总无戏剧评论家前来光临,他自知没人宣传就不会有观众,于是大胆闯入了《纽约时报》搬尊神了。巴普点名要见著名评论家艾金森,正巧艾在伦敦访问,巴普干脆呆在报社不愿离去:“我就是要等到艾金森先生回来!”艾的助手吉尔布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询问他原因。巴普就大施游说之术,说他的演员是多么的优秀,观众是多么的有热情,最后出牌:“我的观众大多都是从未看过真正舞台剧的移民,如果得不到贵报的剧评介绍,那我就没更经费继续演下去了!”吉尔布见他态度如此坚决,不由得感动了,答应当晚就去他的戏院看戏。谁知,露天剧场的演出到中场休息时,便下起了滂沱大雨。巴普一见吉尔布躲雨要离开,立即又跟上他说:“我知道,你们剧评家通常是不会评论半场戏就走的。不过,我请求你了,无论如何破这一回例!”巴普一次次地不断地说,真诚也有,“无赖”也有,斯人斯言最终感动了上苍,几天后一篇半拉子戏的简评见报,巴普剧场也日渐因此而红火起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剧场主,他的言行是何以搬动了《纽约时报》这大尊神?那不正是巧舌游说、步步紧逼的结果吗?人微者语言的力量,正是在那步步紧逼软缠硬磨中展示出来的。当然,蘑菇游说必须有分寸,只宜抽丝剥茧般地慢慢逼近主题,否则也是徒劳无用的。

6.巧言诡辩寓机锋理直辞正,固然有它的光辉,然而,特殊环境下利用矛盾的巧言诡辩,有时却更有醍醐灌顶的力量。这对于人微者来说,更能显示出巧藏机锋的巧妙之处。春秋时,一个叫直躬的人,告发自己父亲私下扣留了别人家的一只羊,按当时法律他的父该判死刑。当判决下后,直躬这才省悟,忙跑到官府去哭诉说:“作为臣民的我,不得已而检举自己的父亲,是因为臣民必须要维护法律,以示向国君尽忠。可是我又作为人子,我不忍心家父被诛,因此请求我代父受戮,以尽我人子的孝道。”官吏看他说得很在理,于是允许他替父从死刑。可到了刑场上,直躬又对天长叹大叫:“我真是太不幸运了。我举奸不避亲,可以说是至忠了;而我甘愿代父受戮,可以说是至孝了。可是,连我这样至忠至孝的人都要被诛杀,那么,楚国的人又有谁是不该被杀掉的呢?”刑场上的官吏听了后,觉得很在理,于是上报给楚王。楚王听后颇为感动,不仅免去直躬一死,还对其奖掖有加,从此以后直躬便声名大振了。直躬抓住事物矛盾的双面,左右开弓,其言之重,竟撕开了法律的一个窟窿,可见巧言悖论中所蕴藏的力量有多大了。说到底,所谓的机锋,不正是临场时的应变和妙语言重所激发的奇光异彩么?

7.借机进言巧妙说服人微者之言的说服力量,还与把握说话的时机有关。火候一旦到了,说出的话自然就贴切,引起别人重视。别以为只有趁对方高兴时出言才有分量,不是这样,要抓住对方隐忍难发之机,坦诚直言,则是人微言重的另一番风光。中国第一位现代舞拓荒者裕容龄,年轻时随外交官父母迁居到巴黎。由于旧礼俗,她一直不敢诉说学舞的愿望。一次日本公使夫人来她家做客,顺便问她的母亲:“你家小姐怎不去学习跳舞呢?我们日本女孩都要学的。”裕母不便拒绝对方,顺水推舟道:“以后再让学吧!”裕容龄趁机说话了:“好母亲,我今后就学日本舞跳给你看,好吗?”说罢便换上舞装跳起《鹤龟舞》,公使夫人连连称赞,她的母亲也只好认可。这里,裕容龄的进言成功,全在于她那抓住时机的“将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