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手工揉捻(茶叶手工揉捻技巧)

海潮机械 2023-01-14 10:11 编辑:admin 89阅读

1. 茶叶手工揉捻技巧

揉捻:从轻揉到重揉,再轻揉,中间解块2~3次。要揉得均匀,使条索紧结,叶细胞破碎在40%~50%之间为适度标准。

揉捻的作用:揉捻是在炒青时破坏了局部叶细胞组织及酶的活性之基础上,又一次对叶细胞组织的更大破坏过程,从而促成叶细胞内含物进一步渗出混合,并粘附于叶表,使茶叶色泽油润,外形美观,味香耐泡。揉捻后要及时摊开,及时烘干。解块:将茶条分散,使之不成团结块,便于茶条散去热量,散走水份停止发酵。

2. 茶叶揉捻机的作用

揉捻的目的,一是初步做形,二是使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在绿茶加工中,除少数名优绿茶外,揉捻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揉捻的技术要点是:①“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叶质差,在叶温较高的情况,可塑性好,热揉有利于成条。嫩叶叶质好,杀青叶冷却后揉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②加压掌握“轻、重、轻”。为防止茶条松散和扁条碎末茶产生,加压要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一般加压与松压的时间比例是2∶1或3∶1,如加压10分钟,松压5分钟,或加压15分钟,松压5分钟。③揉捻时间和投叶量要适宜。揉捻时间嫩叶可相对短一些,老叶要长一些;投叶量与揉筒容积密切相关,由于嫩叶容重大,老叶容重小,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以炒青绿茶为例,采用55型揉捻机,一、二级鲜叶,一般投叶量在30~35千克,揉捻40~45分钟。揉捻程度要求成条率在80%以上,叶细胞组织破坏率为45%~55%。

3. 手工茶叶制作过程要几揉捻几次

把经过杀青或萎凋变软的鲜叶用手工或机器揉成条形、针形、颗粒、片等要求的形状就叫揉捻。揉捻的功用除了做形,主要是造成细胞破碎、茶汁溢出,溢出的茶汁附着在已成形的叶表面,干燥后冲泡才能泡出颜色和滋味。所以揉捻是做各种茶都必有的一道加工工序(白茶除外)

揉捻作业,常见的有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方法。目前除一些名优茶加工尚少量保留手工揉捻外,绝大多数已实现机械化作业。

4. 红茶机器揉捻技巧

1、将茶树鲜叶置于室内常温低湿环境中萎凋。

2、萎凋至萎凋叶减重35%-40%左右进行揉捻。

3、将萎凋叶揉捻至初步成条时停止揉捻,均匀喷施浓度为1%的纤维素酶液于揉捻叶上,喷施的液/叶质量比为1:8-1 10,喷施结束后继续进行揉捻,揉捻至茶条紧卷、茶 汁溢除、茶条泛黄时停止揉捻。

4、将揉捻叶移至发酵室发酵,发酵时间1. 5-3h,发酵结束后进行干燥制成成品茶。注意事项:1、一种降低红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红茶揉捻过程中,均匀喷施纤维 素酶液,其他工艺按常规红茶加工方法进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萎凋后的红茶进行揉捻,揉捻至萎凋 叶初步成条时停止揉捻,进行喷施纤维素酶液的处理,喷施结束后继续揉捻。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施的纤维素酶液的浓度为1%(重 量比),喷施的酶液/叶质量比为1:8-1:10一般加工厂是可以的,找专业经验久一点的,先可以参观一下!

5. 茶叶揉制工序

搓茶是制茶时候的一种工艺,也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一个制茶流程。

比如普洱茶制茶时候,待普洱春茶杀青结束,下一步就要进行搓揉。搓揉的作用将茶叶揉成条索形,同时也将茶汁挤出附在茶叶表面上,释放茶叶果胶,增加黏性,容易成条索状。

搓茶揉制的最大作用是将茶叶中的细胞壁揉破,促使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等多种内含物质融合一起,为后期茶叶转换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