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生产标准(味精生产标准是什么)

海潮机械 2023-01-13 16:25 编辑:admin 150阅读

1. 味精生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在谷氨酸钠中定量添加食用盐或增味剂复合而成的、谷氨酸钠含量不低于80%的各 类味精。

2. 味精生产标准是什么

有研究人员表示,每道菜中放入味精的量不宜超过0.5毫克。这时候,计算好这个量就是大问题了,应该怎么放味精才不会过量呢?

我们不需要用秤来量,因为已经有达人给我们计算出了,0.5毫克的味精,就相当于10粒左右味精的重量,也就是说,我们在烹饪菜肴的时候,取不超过10粒的味精即可。

当然了,如果味精粒比较大的话,就需要相应的减少味精的量,可以是7、8粒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味精的检验标准

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它的诞生至今还不到100年。  说起味精的发明,纯属一种偶然。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由于在上午完成了一个难度较高的实验,此刻他的心情特别舒展,因此当妻子端上来一盘海带黄瓜片汤时,池田一反往常的快节奏饮食习惯,竟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尝起来了。  池田这一品,竟品出点味道来了。他发现今天的汤味道恃别的鲜美,一开始他还以为是今天心情特别好的缘故,再喝上几口觉得确实是鲜。“这海带和黄瓜都是极普通的食物,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鲜味呢?”池田自言自语起来,“嗯,也许海带里有奥妙。”职业敏感使教授一离开饭桌,就又钻进了实验室里。他取来一些海带,细细研究起来。  这一研究,就是半年。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带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如把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加到汤里去,就能使味道鲜美至极。  池田在发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后,他便转向了其他的工作。  当时一位名叫铃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方法。当他一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后,灵机一动立刻改变了主意,“好哇,咱们不搞提取碘的事了,还是用海带来提取谷氨酸钠吧!”  铃木按响了池田家的门铃,一位学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携起手来,池田告诉铃木,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作为商品出售不够现实,因为每10公斤的海带中只能提出0.2克的这种物质。可是,在大豆和小麦的蛋白质里也含有这种物质,利用这些廉价的原料也许可以大量生产谷氨酸钠。  池田和铃木的合作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不久后,一种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现在东京浅草的一家店铺里,广告做得大大的——“家有味之素,白水变鸡汁”。一时间,购买“味之素”的人差一点挤破了店铺的大门。  日本人的“味之素”很快就传进了中国。这种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动了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心。他买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这种被日本人严格保密的白粉究竟是什么东西。一化验,原来就是谷氨酸钠。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独立发明出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来:在小麦麸皮(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先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一种黑色的水解物,经过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就得到白色结晶的谷氨酸。再把谷氨酸同氢氧化钠反应,加以浓缩、烘干,就得到了谷氨酸钠。  吴蕴初把他制得的“味之素”叫做味精,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来生产味精的人。1923年,吴蕴初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精厂,向市场推出了中国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精。以后,佛手牌味精不仅畅销于中国市场,还打进了美国市场。吴蕴初也获得了一个“味精大王”的称号。2003年以后,中国河南.莲花味精,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日本的“味之素”。一些权威媒体的新闻和评论资料上,看得出莲花味精和日本“味之素”的海外之战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而且成功抢占了“味之素”市场份额。据资料显示,“味之素”是此前国际上味精行业最牛的,周润发版的《上海滩》中,就有“周润发”抗日烧“味之素”仓库的片断。从股市专业评论上看“莲花味精的出口量占中国味精总出口量的80%以上”,媒体记者报道上看“莲花味精的出口量占中国味精总出口量的90%(也有说95%的)以上”。但是,莲花在取得国际市场“抗日”胜利的同时,却丢掉了大量的国内市场。我个人觉得这和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铺天盖地关于“味精有害健康”的文章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菱花、红梅、菊花等品牌都受到了和鸡精市场竞争激烈、利润降低的影响,甚至企业亏损。  用水解法生产味精很不经济,因为这种方法要耗用很多粮食,每生产1吨味精,至少要花费40吨的小麦。而且,在提取谷氨酸钠时要放出许多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污水。因此,日本的味精公司不得不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来。  在这项工作中,日本的协和发酵公司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协和公司组织的一批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发现,用糖和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制得谷氨酸,但由于不同的细菌繁殖后会有不同的产物,故必须选取其中合适的菌种担任生产谷氨酸的“小工艺师”。  1956年,协和公司宣布,他们已找到了这位“小工艺师”,这就是短杆菌。谷氨酸钠的发酵法生产就此诞生。协和的科学家们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制成培养液,再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那些杂菌统统杀死,然后把培育好的纯种短杆菌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进去,让它们繁衍后代。由于“小工艺师”们的努力,把绝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转变为谷氨酸,最后,把它中和成为钠盐。  用协和公司发明的新方法生产味精,每吨只耗用小麦3吨,不仅操作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精的纯度提高,鲜味更强。不过,协和公司的这项发明不久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1964年底,日本新闻界评选出了当年日本的10大发明,其中之一是“强力味精”。它的鲜度竟是“协和味精”的160倍!  “‘强力味精”的发明,可上溯到本世纪初。那时,日本科学家大介博士对蘑菇为何异常鲜美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和帝国大学的池田教授一样,走进了实验室,研究起蘑菇的成分来。经过分析后,发现蘑菇的鲜美.是因为含有一种叫“乌苷酸钠”的物质。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想了好多办法,也未能将它制造出来。大介只好停下这项劳而无功的研究。  直到60年代,新一代的日本科学家又重新想到大介的发现,因为这时的生物化学发展很快,生物催化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了。这样,到1964年,以乌苷酸钠为主体的强力味精终于面世了。  说来有趣,乌苷酸钠本身的鲜味其实同普通味精也差不多,只有当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钠时,它才会同谷氨酸钠发生“协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鲜度提高。所以,强力味精实际上就是用少量乌苷酸钠掺到普通味精里制得的。  其实,还在强力味精发明之前,有经验的厨师已经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提高鲜味了。他们在烧鸡、烧肉时,往往要加少许味精,因为肉类中也有乌苷酸钠,加进去的味精能与之发生鲜味上的协同作用,使鲜味大幅度提高。  人们对“鲜”的追求并未就此结束。当历史老人在迈越80年代的最后几步时,又有人发明了一种“超鲜味精”。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精要鲜上600多倍!看来,事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鲜也是无止境的啊!味精的秘密味精也叫味素,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常用面筋或大豆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而制成。味精能水解成谷氨酸(氨基酸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鲜味。不过,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温度,注意烹饪方法,不要过早的放入味精,因为谷氨酸钠在120度以上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鲜味减退,还有轻微的毒性,所以味精一般在出锅前加入。另外,忌和碱或小苏打同用,以免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变成谷氨酸二钠而失去鲜味。味精是一种调味品,供人们食用。因此,国家标准GB2720-2003《味精卫生标准》对铅、砷等有害杂质规定了限量,其中,砷(As)≤0.5mg/kg;铅(Pb)≤1mg/kg;锌(Zn)≤5mg/kg。市场上供应的味精,谷氨酸钠含量分为80%、85%、90%、95%或99%不等。低于80%的只能称之为调味品,其他成分以食用盐等作填充料。所以在选购时,要看清包装上谷氨酸钠的含量

4. 味精的产品执行标准有几种

新国标要求,味精产品必须无肉眼可见杂质,且没有异味。增鲜味精,谷氨酸钠含量不得少于97%,添加剂含量不得超过3%。标准将新增对味精产品的分类,并将增加对加盐味精和增鲜味精的理化要求。2015年9月22日GB 272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味精本标准适用于味精。本标准2016-9-22起代替GB 2720-2003 味精卫生标准。

5. 味精国家标准

每个菜味精使用量在0.5毫克。

6. 味精产品标准

Q/JSYS 0004 S-2019动物性水产品罐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性水产品罐头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冻动物性水产品为主要原料,豆豉、白芸豆、芝麻、花生、红豆、腌笋丝、泡椒、辣椒、香辛料、水、白砂糖、食用盐、 味精、食用植物油、5'-呈味核苷酸二钠、食品用香精中的几种为辅料,经原料处理、烹调(油炸、清蒸)、调味、装罐(罐、瓶、袋)密封、高温杀菌、包装等工序制成的动物性水品罐头。

7. 味精的国家标准最新

味精以玉米、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通过粮食发酵产生淀粉、葡萄糖、谷氨酸,后生成谷氨酸钠。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监测保障。味精是有鲜度的,99%纯度的无盐味精鲜度高。但味精鲜度不能用数字来表示,国家也没有颁布味精鲜度的相关标准,只能靠人的味觉来感知味精鲜度的高低。

8. 味精执行标准

味极鲜,顾名思义,就是酱油中的。而且鲜味突出,适合做凉拌菜系。不是放味精那么简单。本身味极鲜酱油所使用原油都是企业中好的酱油。你可以看一下an的含量,少的也要0.8-1.2mg/ml。国家特级酱油标准是AN大于0.8。所以本身味极鲜就是酱油中好的,再经过后期的调制。加入核苷酸,甘氨酸等一系列氨基酸成分。使酱油口感大为改善。而且富含营养。目前市面上酱油品种繁多,往往挑得人眼花缭乱,生抽、老抽、味极鲜、海鲜酱油、酿造酱油... ...各种各样的分类。那么今天就以酿造酱油来说一说该如何挑选。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黑豆、小麦或麸皮等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等一系列制作工艺酿造出来的。酿造酱油相对的分类是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加入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酿造酱油的营养价值和风味都会更佳一些。酿造酱油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生抽、老抽、味极鲜、海鲜酱油这些品类都有可能属于酿造酱油,辨别的方式主要依靠瓶身上的标识。酿造酱油的产品执行标准号以GB/T开头配置将有产品执行标准号为SB或者Q开头。

酿造酱油工艺主要分为“高盐稀态”和“低盐固态”。现在市面上多为海天酱油为代表的高盐稀态工艺的酿造酱油,这种酱油需要长时间酿造,甚至会长达180天或以上。经过这样长的一段时间,原料的鲜味成分更好地从原料中溶出发酵,令酱油形成浓郁丰富的滋味和香气。而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周期仅为15-30天,香气弱、鲜味不足。在挑选酿造酱油可以在包装上的产品标准号处查看是属于哪种工艺的。

挑选酿造酱油的时候,还要注意氨基酸态氮含量,因为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越鲜越好吃。国内现行的标准是根据酱油的鲜味高低,分为四个等级: 氨基酸态氮≥0.80g/100ml为特级 ;氨基酸态氮≥0.70g/100ml为一级;氨基酸态氮≥0.55g/100ml为二级;氨基酸态氮≥0.40g/100ml为三级。以海天味极鲜酱油为例,氨基酸态氮含量≥1.2g/100ml,便为特级酿造酱油,添加后令菜肴更为鲜美。

有了这份挑选酿造酱油的“宝典”,就能轻松挑选到品质好、味道佳的厨房助手啦。口感好、质量高,凭借这些优点成功占领亿万消费者餐桌的海天酱油就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