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粉碎干燥机(气流粉碎干燥机工作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1-14 04:14 编辑:admin 120阅读

1. 气流粉碎干燥机工作原理

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工作原理: 根据变压吸附、再生循环的原理,采用外部(电加热)微加热再生方式对压缩空气进行吸附干燥。

该产品综合了无热再生和有热再生干燥机的优点,利用外部微加热减少了再生气量的损耗,同时也避免了有热再生干燥机电能消耗大的缺点.。

采用先进的单片机控制技术,实现操作的自动控制.管路设计合理,安装简单,使用维护方便.采用气动薄膜切断阀(或气动蝶阀),切换平衡,动作准确,可靠.再生过程分加热再生、冷却再生两步骤,可维持稳定的低露点,切换周期60-80分钟。

采用气体扩散装置,塔内气流分布均匀,避免出现沟流现象。干空气露点-40∽-70℃。

2. 工业空气干燥机原理

喷雾干燥机工作原理:空气经过滤和加热,进入干燥器顶部空气分配器,热空气呈螺旋状均匀地进入干燥室。料液经塔体顶部的高速离心雾化器,(旋转)喷雾成极细微的雾状液珠,与热空气并流接触在极短的时间内可干燥为成品。成品连续地由干燥塔底部和旋风分离器中输出,废气由引风机排空。特点:1塔体具有冷风夹套;2塔体上装有自动振打装置;3塔体、管路配有快开清洗孔及排污孔;4自动控制恒温加料罐;5手工高压洗塔随机附件;6与物料接触的部分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全不锈钢制造)7物料收集采用两级旋风除尘装置,或一级旋风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8进风温度实现自动控制及连续装置;9配有气扫装置;

3. 气流式粉碎机原理

原理:1、由于该设备机腔内具有风叶结构,设备运转时风叶把机腔内的空气向外吹出,带出了机腔内粉碎里产生的热量,并源源不断补充外界的空气,所以该机机腔内不会产生热量,确保物料的特性不会改变。2、由于该机机腔内不会产生热量,且机腔内有一股很强的气流把物料向外排出,所以对部分热敏性物料,带有粘性的物料也可以很好的粉碎。3、该机克服了万能粉碎机机腔容易发热,对粘性物料,热敏性物料长时间粉碎容易堵塞机腔,引起设备损坏、物料报废的现象发生,可以作为替代万能粉碎机的一种新型设备。4、该机由于机腔内本身产生一股向外拉的风力。

所以粉碎过程中只要达到所需粉碎的目数的物料(粉碎目数通过筛网来获得)都被向外的风力所带出,不会长时间停留在机腔内,所以该设备的粉碎产量比普通的万能粉碎机产量要高得多,可以很好地满足客户对物料产量的要求。

4. 气流干燥机结构图

1、被压缩的空气从空压机进入干燥机,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压缩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经分离器排出,成品气从干燥机的出口排出。

2、蓄能液强化热交换,一方面调节部分负荷时的能量消耗,为了节省能源,对于处理量较大的冷干机,压缩空气先进入一个“空气---换空气”换热器。使处理后的压缩空气与进口的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便回收部分冷量。

3、气体经过分离器时,因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水滴凝聚并沉积在分离器的底部且与气流隔离,冷凝水通过电子控制式排放阀排出。

5. 气流粉碎机的工作原理

气流粉碎机是属于比较精密的机械,在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有些细节还是需要操作人员注意的,为提高气流粉碎机的粉碎效率,在进行生产前要检查原料是否符合要求,严禁原料中混有异物。

生产时,气流粉碎机的磨腔内必需保持一定数量的物料。

在粉碎气体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磨腔内物料多,分级机电流大;磨腔内物料少,分级机电流小。

并且,加料速度一定要保持均匀稳定,不能过快或过慢。加料速度过快,设备会过载。

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经常检查供气压力是否达到粉碎所需的压力,以及气流粉碎机的分级电机,设备运行3000小时后,或长期停机长期存放后又重新使用前, 请及时清理粘附在气流粉碎机的喷嘴中和磨腔内壁以及粘在分级部分上的物料,以防止影响气流粉碎机的粉碎效果。以上几点都注意到了就能保证气流粉碎机一直以很高的粉碎效率为您工作

6. 气流粉碎干燥机工作原理图

木材干燥机是专为锯屑、小木片、木皮烘干而设计制造。具有烘干产量大、节能效果显著、低维护等特点。主要工作原理是:木屑进入木屑烘干机内由喷吹管与回转筒体共同作用,物料在筒内沸腾流化,热风与物料充分接触,完成干燥。 所谓气流式锯末烘干机是指把粉粒体状湿锯末,采用螺旋输送机将其连续加入干燥管内。在高速热气流的输送和分散中,使湿物料的中的水分蒸发,得到粉状或粒状干燥产品的过程。主要由空气加热器、加料器、气流干燥管、旋风分离器、风机等组成。烘干机是洗涤机械中的一种,一般在水洗脱水之后,用来除去服装和其他纺织品中的水分。大多数的烘干机包括一个旋转的滚筒,内筒通过皮带驱动,在滚筒的周围有热空气用来蒸发水分。

烘干筒都采用滚筒正反转的原理,来达到烘干物品的效果。通过电力、柴油力、风力、易燃物力等产生动力利用环境空气加热,输送到贯通周围,进而达到适当温度进行除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