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氢脆现象(氢脆处理是什么)

海潮机械 2023-01-07 08:22 编辑:admin 202阅读

1. 氢脆处理是什么

驱氢处理就是为了消除材料的氢脆,和零件电镀后除氢一样的目的。

驱氢是将电镀过程中在阴极渗人工件的氢气驱赶出来,以消除氢脆。抗变色和防锈处理是使镀层在以后的长期使用和储存过程中不变色或不生锈。电镀后处理主要包括水洗、出光、钝化、驱氢、抗变色处理、防锈处理、干燥等。

2. 氢脆产生的条件

主要是将酸洗控制好。首先,尽量缩短酸洗时间;其次加缓蚀剂,减少产氢量。

压力容器的氢脆(或称氢损伤)是指它的器壁受到氢的侵蚀,造成材料塑性和强度降低,并因此而导致的开裂或延迟性的脆性破坏。

高温高压的氢对钢的损伤主要是因为氢以原子状态渗入金属内,并在金属内部再结合成分子,产生很高的压力,严重时会导致表面鼓包或皱折;氢与钢中的碳结合,使钢脱碳,或使钢中的硫化物与氧化物还原。

造成压力容器氢脆破坏的氢,可以是设备中原来就存在的,例如,炼钢、焊接过程中的湿气在高温下被还原而生成氢,并溶解在液体金属中。

或设备在电镀或酸洗时,钢表面被吸附的氢原子过饱和,使氢渗入钢中;也可以是使用后由介质中吸收进入的,例如在石油、化工容器中,就有许多介质中含氢或含混有硫化氢的杂质。钢发生氢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微观组织上。

它的腐蚀面常可见到钢的脱碳铁素体,氢脆层有沿着晶界扩展的腐蚀裂纹。

腐蚀特别严重的容器,宏观上可以发现氢脆所产生的鼓包。

介质中含氢(或硫化氢)的容器是否会发生氢脆,主要决定于操作温度、氢的分压、作用时间和钢的化学成分。

温度越高、氢分压越突,碳钢的氢脆层就越深,发生氢脆破裂的时间也越短,其中温度尤其是重要因素。

钢的含碳量越高,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氢脆的倾向越严重。

钢中添有铬、钛、钒等元素,可以阻止氢脆的产生。

出现氢脆的工件通过除氢处理(如加热等)也能消除氢脆,采用真空、低氢气氛或惰性气氛加热可避免氢脆。

如电镀件的去氢都在200~240度的温度下,加热2~4小时可将绝大部分氢去除。

氢在常温常压下不会对钢产生明显的腐蚀,但当温度超过300℃和压力高于30MPa时,会产生氢脆这种腐蚀缺陷,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

如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脱硫塔、变换塔、氨合成塔;炼油过程中的一些加氢反应装置;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甲醇合成塔等。

3. 什么叫氢脆

氢脆是溶于钢中的氢,聚合为氢分子,造成应力集中,超过钢的强度极限,在钢内部形成细小的裂纹,又称白点。氢脆只可防,不可治。氢脆一经产生,就消除不了。在材料的冶炼过程和零件的制造与装配过程(如电镀、焊接)中进入钢材内部的微量氢(10的负6次方量级)在内部残余的或外加的应力作用下导致材料脆化甚至开裂。

4. 氢脆怎么去除

目前钛合金表面氧化层去除方法在不断进行改进,目前新型去除钛合金材料表面氧化物方法包括:将磨料与水混合,配制得到砂浆,将砂浆经抛丸器抛射至钛或钛合金表面,抛射去除氧化层。

去除氧化层的同时,也可以去除表面的其他异物。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干式抛丸过程存在的粉尘易着火爆炸和碱熔融处理过程易着火等安全隐患,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并可以避免吸氢引起的氢脆,是一种环保高效的钛或钛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5. 氢脆产生的温度

厚度是4.0毫米,而重量是11.53公斤/米。按照重量的计算公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1.06,从而可以得知其重量是:0.02466×4×(114.3—4)×1.06=11.53公斤/米。

镀锌钢管应该怎么采购

1、规格尺寸

首先,规格尺寸是我们选择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若是买错了,那么损失就很大。当然,我们可以经过其规格表来断定是否合适,特别是在选择特殊规格产品时,需要跟生产企业进一步确认好,从而确保可以获得所需的产品。此外,产品的规格尺寸必须写入合同中,这样大家都有迹可循,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检测质量

(1)镀锌管外表必须平滑,没有明显的锌瘤、毛刺等质量缺陷,并且呈现银白色。

(2)它无氢脆,更没有温度危害,可以确保材料力学性稳定。

(3)抗腐蚀性能强,即便是进行中性盐雾试验10天,都不会对性能产生影响,可以取代一些需热镀锌的工艺。

6. 氢脆产生的原理及危害

电缆的化学腐蚀,电化腐蚀,晶间腐蚀的区别如下: 化学腐蚀指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氧化损耗的过程。

这类腐蚀不普遍、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发生,例如,化工厂里的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3Cl2+2Fe=2FeCl3。

它通常分为铁的高温氧化、钢的脱碳与氢脆等化学腐蚀原理比较简单,属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腐蚀就是金属和电解质组成两个电极,组成腐蚀原电池。例如铁和氧气,因为铁的电极电位总比氧的电极电位低,所以铁是负极,遭到腐蚀。特征是在发生氧腐蚀的表面会形成许多直径不等的小鼓包,次层是黑色粉末状溃疡腐蚀坑陷。

晶间腐蚀主要由于晶粒表面和内部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晶界杂质或内应力的存在。

晶间腐蚀破坏晶粒间的结合,大大降低金属的机械强度。

而且腐蚀发生后金属和合金的表面仍保持一定的金属光泽,看不出被破坏的迹象,但晶粒间结合力显著减弱,力学性能恶化, 不能经受敲击,所以是一种很危险的腐蚀。

通常出现于黄铜、硬铝合金和一些不锈钢、镍基合金中。

不锈钢焊缝的晶间腐蚀是化学工业的一个重大问题。

7. 去氢脆处理

零件在酸洗、阴极电解除油及电镀过程中都可能在镀层和基体金属的晶格中渗氢,造成晶格扭歪,内应力增大,产生脆性(称为氢脆)。为消除氢脆,一般采用镀后加热处理,使氢逸出。去氢的效果与处理的温度和时间有关。 去氢通常在烘箱内进行。温度为200~250℃,时间2h。温度的高低应由基体材料决定。锡焊件不能加温过高。去氢处理工序对弹性材料、0.5mm以下的薄壁件及机械强度要求较高的钢铁件是必不可少的。 去氢前镀件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去氢时可把零件埋在石英砂里。去氢后钝化若有困难,可在钝化前先活化一下,如可用10%硫酸活化。